問題詳情

18.戴叔倫〈調笑令〉:「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萬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請根據此闋詞之表現手法,判斷以下詮釋何者最為貼切?
(A)首句三疊「邊草」,帶有柔弱繾綣之情思
(B)「雪晴」、「月明」之美景與「兵老」、「胡笳」之豪壯互相呼應
(C)「兵老」二字點出長久戍守邊疆之苦悶
(D)整闋詞具有強烈之調侃意味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33664
統計:A(406),B(1053),C(5917),D(689),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虞美人 李煜

用户評論

【用戶】Phoenix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解析:這首邊塞詞借助草、雪、月、笳等景物來寫征人的心情,抒寫了久戍邊陲的士兵冬夜對月思鄉望歸的心情。「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開頭三句以邊草起興,感嘆長期在邊關征戰的兵士的命運如同邊草。邊草就是邊地的白草,這種草在秋天開始變白,冬天枯乾。士兵征戰邊關,到老也無人來換防。眼見邊草年年枯白,回鄉的希望也隨之漸漸破滅了。在望草嘆老中也包含著這種悲凉的感觸,思鄉之切與怨悵之深交織在字裏行間。「山南山北雪晴,千里萬里月明。」白雪與明月相映,一片銀輝,愈見邊地之寥廓明淨。這不是賞景的雅興美景,而是以樂景寫哀,愈見其哀的曲折表現手法,來表露征人對景難排的無盡鄉思。「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明月」重...

【用戶】帽帽-107新北上岸

【年級】大四上

【評論內容】戴叔倫 調笑令邊草,邊塞的野草啊,邊草,邊塞的野草!邊草盡來兵老。野草枯盡時。戍邊的兵士已老。山南山北雪晴,山南山北雪後放睛,千里萬里月明。千里萬里處處月明。明月,明月啊,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遠處傳來胡笳一聲,令人腸斷欲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