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8.( ) 王老師對於下列有關「操作制約」的了解和敘述,何者錯誤?
(A)包含刺激弱化(消弱)的概念
(B)重視個體對刺激物的辨別
(C)藉由運用增強物以改變個案行為
(D)反應者的行為是一種嘗試錯誤的行為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困難0.329736
統計:A(103),B(275),C(55),D(335),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華森

用户評論

【用戶】【站僕】摩檸Morning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原本答案為A,修改為B

【用戶】Merisa Myron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B操作制 約應是指,個體的行為與刺激結果之間的接近律來產生連結(嘗試錯誤),亦即強調個體主動性及刺激物造成行為次數的改變(利用正增強、負增強、懲罰、削弱進行行為改變)。理論中並未提及刺激物的辨別。

【用戶】Hung Pei

【年級】小五下

【評論內容】重視個體對刺激物的辨別-古典制約,刺激替代歷程(S-S連結)

【用戶】【站僕】摩檸Morning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原本答案為A,修改為B

【用戶】Melody Wen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B操作制 約應是指,個體的行為與刺激結果之間的接近律來產生連結(嘗試錯誤),亦即強調個體主動性及刺激物造成行為次數的改變(利用正增強、負增強、懲罰、削弱進行行為改變)。理論中並未提及刺激物的辨別。

【用戶】Hung Pei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重視個體對刺激物的辨別-古典制約,刺激替代歷程(S-S連結)

【用戶】【站僕】摩檸Morning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原本答案為A,修改為B

【用戶】Melody Wen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B操作制 約應是指,個體的行為與刺激結果之間的接近律來產生連結(嘗試錯誤),亦即強調個體主動性及刺激物造成行為次數的改變(利用正增強、負增強、懲罰、削弱進行行為改變)。理論中並未提及刺激物的辨別。

【用戶】Hung Pei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重視個體對刺激物的辨別-古典制約,刺激替代歷程(S-S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