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 張老師發現探究教學法對不同程度學生的學習反映出「性向與處理交互作用」(aptitude treatment interaction)現象。下列何種情形較符合張老師的發現?
(A)不同程度學生的學習效果無法確定
(B)對低程度學生的學習有效果,對中、高程度的學習沒有效果
(C)高、中、低程度學生的學習出現相同的效果
(D)高、中、低程度學生的學習都沒有效果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64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備課漢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個人覺得答案可能有問題參考國家教育研究院的資料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09716/探究教學法Inquiry Method李淑慧2000年12月教育大辭書名詞解釋:  探究是指由學生主動去探尋問題,並尋求解決問題的過程,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Socrates)所採用的詰問法(產婆法),即與今日之探究法意義相近,可以說是早期的探究式教學法。探究教學法是一種有系統、有組織的教學策略,乃利用循序漸進的問題技巧,設計周密的教學歷程,以培養兒童明確的認知概念、客觀的...

【用戶】naloo866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考古題106 年 - 教師資格檢定幼兒類科/幼兒教育原理與制度李老師發現""直接教學法""對不同程度學生的學習反映出「性向與處理交互作用」(aptitude treatment interaction)現象。下列何種情形較符合李老師的發現?(A)不同程度學生的學習效果無法確定(B)高、中、低程度學生的學習都沒有效果(C)高、中、低程度學生的學習出現相同的效果(D)對低程度學生的學習有效果,對中、高程度的學習沒有效果(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