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3.危機樹理論是以較全面的觀點,包含微觀及鉅觀的角度解釋學生中途輟學的原因, 並以土壤、樹根、樹幹、樹枝、花果樹葉來比喻不同的個人、社會環境因素與危機 少年。危機樹理論所指的「樹根」部分是比喻哪一影響因素?
(A)家庭與學校
(B)社會環境
(C)個人特質
(D)社區環境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796947
統計:A(2245),B(172),C(372),D(27),E(1)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危機樹理論

用户評論

【用戶】Ren Wei Wu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麥霍特(McWhirter)提出的「危機樹」(at-risktree)理論架構,以土壤、樹根、樹幹、樹枝及果實的各個樹木部分,比喻青少年的不同成長環境和狀況。土壤: 比喻社會環境因素樹根:將家庭功能不良及學校環境限制比喻為「危機樹」的兩大主根。樹幹:比喻青少年個人特質上的缺陷,包括個人行為、態度、技能、喜好等方面,出現憂鬱、焦慮、自卑等情況,通常經由家庭和學校兩大主根傳送而來。樹枝:形容青少年結交不良同儕,沾染陋習,以致產生危機行為。危機行為分為5個類型,分別是輟學、濫藥、不安全的性行為、犯罪及自殺。樹葉、花朵與果實:指有危機行為的青少年在貧瘠的「土壤」下,無法吸收養分,以致其「樹幹」和「樹枝」不健康,最終產生受傷、異狀與容易掉落的「樹葉」、「花朵」和「果實」(比喻產生危機行為)。

【用戶】吳仁宏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一)樹的「土壤」:社會環境因素。 (二)樹的「樹根」:家庭功能不良及學校環境限制是危機樹的兩大主根。 (三)樹的「樹幹」:個人特質缺陷(缺乏復原力)。 (四)樹的「樹枝」:結交不良同儕和社會適應不良進而產生的危機行為。 (五)樹的「樹葉、花朵與果實」:指青少年或特定的某些人,如危機青少年。

【用戶】jennifer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A)家庭與學校--樹根 (B)社會環境 --土壤(C)個人特質--樹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