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0曾子曰:「吾聞夫子之三言,未之能行也。夫子見人之一善而忘其百非,是夫子之易事也。夫子見人有善若己有之,是夫子之不爭也。聞善必躬親行之,然後道之,是夫子之能勞也。夫子之能勞也,夫子之不爭也,夫子之易事也,吾學夫子之三言而未能行。」(《說苑.雜言》)以上這段文字的意旨,下列何者錯誤?
(A)寬以待人
(B)不矜己功
(C)見賢思齊
(D)聞善躬踐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482658
統計:A(448),B(1489),C(944),D(204),E(0)

用户評論

【用戶】文文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徐弘縉師解析:曾子說:「我曾經聽老師談到三件教誨,而我自己還沒做到。老師看見到人家一個善行,肯定他這個善行,然後他以前所有的不是,都不放在心上,所以老師很容易相處。(處處都看人家的好,肯定人家的好→寬以待人)見到別人有好的德行和善行就像自己做的一樣高興,所以老師隨喜他的善。(見人之德如己之德→見賢思齊)老師聽到善的德行必定親自落實做到,所有教誨都是自己努力先去做到(自己努力先去做到的這份精神→聞善躬踐)(B)不矜己功:不誇張自己的功勞。上文無此義。

【用戶】我愛阿,阿愛我

【年級】

【評論內容】正常直接依字義來看是這樣夫子見人有善若己有之,是夫子之不爭也。夫子見到人有善行美德的名聲,就像自已有善行美德一樣。 這就是夫子的不爭(不會去爭誰他人的美德和和自已的美德德行高低)聞善必躬親行之,然後道之,是夫子之能勞也  聽到有好的德行就會親自效法,然後領悟這道理(了解為什這是好的德行或實際上不是好的德行,而傳道這個道理的為什麼)見賢思齊。以個人的觀點來看,直接是這樣如果這句子是正常閱讀的話,指的事情文脈思路要表達的事情是一致的話。夫子見人有善若己有之,是夫子之不爭也。聞善必躬親行之,然後道之,是夫子之能勞也夫子聽聞到人有善行就像自已有美德一樣,不會去比較此人的德行名聲和自已的名聲誰高誰低眼紅。就是...

【用戶】^_^(謝謝阿,已上榜,

【年級】國一上

【評論內容】見人有善若己有之+(下句)躬親行之---見賢思齊謝謝13樓的解析~

【用戶】已上榜感謝阿法院小錄事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易事曾子說到,夫子有三個優點,他沒有學習到。夫子能「見人一善而忘其百非」,見到人家有一處優點,或者做了一次善事就肯定他,忘其百非,不會因為他有各種的缺點和不足就抱著成見不放,即便他展現了善的一面仍然排斥他、不信任他,所以夫子總是只看別人好的一面。「是夫子之易事也」,易事就是很容易相處。所以夫子見人一善忘其百非,寬厚能容,溫良恭儉讓,這種態度真的人際關係當中,就會有親和力,這很重要的美德。不爭「見人有善若己有之」,看到別人的優點,看到別人的貢獻,就像自己有一樣高興,就是隨喜贊嘆,一絲一毫的嫉妒都沒有,還去宣揚。「道人善,即是善」。「是夫子之不爭也」,不會跟人家爭高下,不傲慢,都能隨時看到別人的優點,隨喜贊嘆。其實現在團體當中、人與人當中,沖突為什麽這麽多?見不得人好、毀謗,沒有欣賞別人。能勞「聞善必躬親行之,然後道之」,夫子聞到好的教誨,看到善行,他必定自己先落實、做到,體悟很深了,然後再去教導、引導他的學生。「是夫子之能勞也」,能勞就是夫子為了成就弟子,非常用心以身作則,躬身實踐,不光是嘴上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