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5 「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欲湯之滄,一人炊之,百人揚之,無益也,不如絕薪止火而已。」(枚乘〈上書諫吳王〉)下列那一句成語與此段文意最不適切?
(A)揚湯止沸
(B)釜底抽薪
(C)刈草除根
(D)拔本塞源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79509
統計:A(1217),B(177),C(123),D(112),E(0)

用户評論

【用戶】玉巧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人性有畏其景而惡其迹者,卻背而走,逾多,景逾疾。不如就陰而止,景滅絕。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欲湯之滄,一人炊之,百人揚之,無益也,不如絕薪止火而已。不絕之於彼,而救之於此,譬猶抱薪而救火也。福生有基,禍生有胎,納其基,絕其胎,禍何自來?(節錄自枚乘〈上書諫吳王〉) 【語譯】有一種人生性 害怕自己的影子、討厭自己的足跡,卻轉身而快跑,反而足跡越多,影子跟著更快。倒不如到陰暗的地方停下來,影子自然消失,足跡自然絕滅。想要別人聽不到你 的話,不如自己不說。想要別人不知道(你做的事),不如自己不做。想要使滾湯冷下來,一個人在燒火,一百個人在揮搧它,是無濟於事的,不如斷絕木柴把火撲 滅來得有用。那邊不把柴火停掉,而這邊卻拚命揮搧要湯冷下來,就好像抱著木柴去救火。福善的發生必定有其起始,災禍的發生也必定有其根源,受納福善的起 始,斷絕災禍的根源,那麼災禍從何處而來?

【用戶】陳碧玲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拔本塞源:比喻防患除害,要從根本解決。

【用戶】Pei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釜底抽薪【釋義】:釜:古代的一種鍋;薪:柴。把柴火從鍋底抽掉。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用戶】王云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刈草除根:除去禍根,不留後患。

【用戶】玉巧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人性有畏其景而惡其迹者,卻背而走,逾多,景逾疾。不如就陰而止,景滅絕。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欲湯之滄,一人炊之,百人揚之,無益也,不如絕薪止火而已。不絕之於彼,而救之於此,譬猶抱薪而救火也。福生有基,禍生有胎,納其基,絕其胎,禍何自來?(節錄自枚乘〈上書諫吳王〉)   【語譯】有一種人生性 害怕自己的影子、討厭自己的足跡,卻轉身而快跑,反而足跡越多,影子跟著更快。倒不如.....看完整詳解

【用戶】Pei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釜底抽薪【釋義】:釜:古代的一種鍋;薪:柴。把柴火從鍋底抽掉。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用戶】王云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刈草除根:除去禍根,不留後患。

【用戶】ALan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 刈草除根. 注音, ㄧˋ ㄘㄠˇ ㄔㄨˊ ㄍㄣ「斬草除根」

【用戶】玉巧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人性有畏其景而惡其迹者,卻背而走,逾多,景逾疾。不如就陰而止,景滅絕。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欲湯之滄,一人炊之,百人揚之,無益也,不如絕薪止火而已。不絕之於彼,而救之於此,譬猶抱薪而救火也。福生有基,禍生有胎,納其基,絕其胎,禍何自來?(節錄自枚乘〈上書諫吳王〉)   【語譯】有一種人生性 害怕自己的影子、討厭自己的足跡,卻轉身而快跑,反而足跡越多,影子跟著更快。倒不如.....看完整詳解

【用戶】Pei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釜底抽薪【釋義】:釜:古代的一種鍋;薪:柴。把柴火從鍋底抽掉。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用戶】ALan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 刈草除根. 注音, ㄧˋ ㄘㄠˇ ㄔㄨˊ ㄍㄣ「斬草除根」

【用戶】王云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刈草除根:除去禍根,不留後患。

【用戶】Pei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釜底抽薪【釋義】:釜:古代的一種鍋;薪:柴。把柴火從鍋底抽掉。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用戶】王云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刈草除根:除去禍根,不留後患。

【用戶】ALan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 刈草除根. 注音, ㄧˋ ㄘㄠˇ ㄔㄨˊ ㄍㄣ「斬草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