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1. 「群龍無首」一詞在《易經》中的原意,與下列何者意義最相近:
(A)一盤散沙
(B)群雄割據
(C)人才濟濟
(D)蛇無頭不行。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17802
統計:A(362),B(126),C(669),D(135),E(0)

用户評論

【用戶】Joy Wang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這是一句出自於《易經》的成語。易卦的道理是藉由陰爻、陽爻的排列組合來表現。陽爻象徵了陽剛,陰爻象徵了陰柔,陰陽二氣如果中和諧調就表示理想,否則就是過或不及。《易經.乾卦》由六個陽爻組成,第一爻初九,表示陽氣潛伏,到最上一爻上九,表示陽氣過盛,過盛則不佳,所以爻辭才會說:「亢龍有悔。」亢,就是最高的。居於最高位,不知收斂,一味強出頭,就會有悔。所以〈乾卦〉又說:「用九,見群龍無首,吉。」也就是指擁有陽氣本佳,但如果過於強勢,物極必反,反而不美。所以最好是位居於群龍中,知所謙虛,不為龍頭,才是吉兆。這是《易經》的人事道理,也是「群龍無首」的原義,後來這句成語轉用來比喻一群人中缺乏領導者。

【用戶】Trista Chao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很意外@@

【用戶】崔蒂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是阿~沒錯喔~本來是說大家能力都很強無法分出高下現在才變負面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