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下列文字後,回答14-15題。順治間,滕、嶧之區,十人而七盜,官不敢捕。後受撫,邑宰別之為「盜戶」。凡值與良民爭,則曲意左袒之,蓋恐其復叛也。後訟者輒冒稱盜戶,而怨家則力攻其偽,每兩造具陳,曲直且置不辨,而先以盜之真偽,反復相訐,煩有司稽籍焉。適官署多狐,宰有女為所惑,聘術士來,符捉入瓶,將熾以火。狐在瓶內大呼曰:「我盜戶也!」聞者無不匿笑。(《聊齋志異‧盜戶》)14.下列敘述,符合文中內涵與旨意的選項是:
(A)對盜戶的招安優撫,實即反映出官府的腐敗昏聵
(B)官府對爭訟的雙方,一定問明是非曲直,以示公正無私
(C)文中以盜戶形容狐為虎作倀,脅迫官府,魅惑良民的景況
(D)盜戶因為想取得訴訟勝算,因此在訴訟時,多先陳上戶籍證明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375
統計:A(459),B(28),C(147),D(24),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強的音義、聊齋誌異、《聊齋誌異》簡介

用户評論

【用戶】Neuneu Chen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清初時期,山東淄川、郯城一帶盜賊橫行,四處掠奪,官軍為了要招撫這些盜賊,便把他們歸為「盜戶」,以為拉攏。每每盜賊與百姓起衝突時,官員擔心盜賊再度叛變,總是偏袒盜賊這方;這結果造成兩造對簿公堂時,雙方總稱自己是「盜戶」的身分,使得官員審判案子最費力的事,並不在案子本身,而是調查當事人是否真為「盜戶」!碰巧知縣衙門中有許多狐仙,因為知縣的女兒被狐仙迷住,他就請了一位術士。這位術士用咒語把狐仙捉到瓶子裡,然後把瓶子丟到火裡。瓶中一隻狐仙大叫:「但我是盜戶啊!」聽到的人無不暗中竊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