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5.下列關於電腦適性測驗(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的敘述,何者正確?
(A)可應用於常模參照測驗,但不可應用於標準參照測驗
(B)可應用於標準參照測驗,但不可應用於常模參照測驗
(C)標準參照測驗及常模參照測驗均可適用
(D)常模參照測驗及標準參照測驗均不適用。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696424
統計:A(207),B(919),C(2668),D(36),E(1)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常模參照測驗與效標參照測驗比較、常模參照評量vs效標標準參照評量、速度測驗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以試題反應理論為架構下的適性測驗,有個基本目的,那就是要撮合測驗試題的難度和待測量的考生能力水準。為了達成這項目的,我們必須擁有已知每個試題特徵的龐大試題庫,以便從中挑選出適當的試題(Millman & Arter, 1984)。根據Lord(1980)的看法,我們必須設計電腦程式,以便完成下列的目的,達到適性測驗的目標:根據考生先前的反應表現,預測他在尚未接受測驗的試題上的種種可能反應。 根據上述的理解,有效地挑選試題,接著呈現給考生作答。 最後在測驗完畢時,能夠計分,以分數來表示考生能力的大小。

【用戶】黃 泰益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下列關於電腦適性測驗(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的敘述,何者正確? (C)標準參照測驗及常模參照測驗均可適用

【用戶】Hsu Jean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這不就是本身的循序測驗跟能力分析等的概念嗎?可以建立個人的標準也可以看出自己在團體中所表現的常模

【用戶】陳季妹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寫100題常常會達到一種忘我(愛睏)的境界,明明腦袋選了對的,手就按了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