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魏文侯出遊,見路人反裘而負芻,文侯曰:「胡為反裘而負芻?」對曰:「臣愛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裏盡而毛無所恃邪?」明年,東陽上計(「上計」意為「呈交朝廷賦稅總計的冊本」),錢布十倍,大夫畢賀。文侯曰:「此非所以賀我也。譬無異夫路人反裘而負芻也,將愛其毛,不知其裏盡,毛無所恃也。今吾田地不加廣,士民不加眾,而錢十倍,必取之士大夫也。吾聞之,下不安者,上不可居也,此非所以賀我也。」(劉向《新序.雜事》)根據上文,下列所述何者錯誤?
(A)魏文侯由路人「反裘」的行為領悟到「下不安者,上不可居」的治國之理
(B)路人之所以「反裘」,是因為愛惜皮襖,深怕背著的柴草磨損了皮襖上的外毛
(C)「反裘而負芻」在本文中是用來警示人們無論思考或是做事都必須辨別本末,切勿捨本逐末
(D)魏文侯不認同路人反穿皮襖的原因是:皮襖珍貴、值錢之處正在於皮襖的「裏皮」而非「外毛」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91892
統計:A(78),B(140),C(127),D(657),E(0)

用户評論

【用戶】黃馨儀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愛毛反裘:比喻不重視根本,輕重倒置。

【用戶】Moya Moya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反裘負芻 ㄈㄢˇ ㄑ|ㄡˊ ㄈㄨˋ ㄔㄨˊ 形容貧窮勞苦。晏子春秋˙內篇˙雜上:「睹弊冠,反裘負芻,息于塗側者。」亦作「反裘負薪」。比喻愚蠢無知或本末倒置。亦作「反裘負薪」。

【用戶】黃馨儀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愛毛反裘:比喻不重視根本,輕重倒置。魏文侯外出巡遊,見到路上一個人反穿皮裘,毛向內皮朝外,背著一簍餵牲口的草。魏文侯問道:“你為什麼反穿皮裘,把皮板露在外面背餵牲口的草呢?”那人答道:“我愛惜這件皮裘的毛,怕毛被磨掉了。”魏文侯聽了,對那人說:“你難道不知道,如果皮板磨破了,毛就沒有地方依附了嗎?”     第二年,東陽官府上交的錢糧布帛是往年的十倍。滿朝廷的大臣向魏文侯祝賀.....

【用戶】Good+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反裘負芻 ㄈㄢˇ ㄑ|ㄡˊ ㄈㄨˋ ㄔㄨˊ 形容貧窮勞苦。晏子春秋˙內篇˙雜上:「睹弊冠,反裘負芻,息于塗側者。」亦作「反裘負薪」。比喻愚蠢無知或本末倒置。亦作「反裘負薪」。

【用戶】黃馨儀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愛毛反裘:比喻不重視根本,輕重倒置。魏文侯外出巡遊,見到路上一個人反穿皮裘,毛向內皮朝外,背著一簍餵牲口的草。魏文侯問道:“你為什麼反穿皮裘,把皮板露在外面背餵牲口的草呢?”那人答道:“我愛惜這件皮裘的毛,怕毛被磨掉了。”魏文侯聽了,對那人說:“你難道不知道,如果皮板磨破了,毛就沒有地方依附了嗎?”     第二年,東陽官府上交的錢糧布帛是往年的十倍。滿朝廷的大臣向魏文侯祝賀.....看完整詳解

【用戶】Good+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反裘負芻 ㄈㄢˇ ㄑ|ㄡˊ ㄈㄨˋ ㄔㄨˊ 形容貧窮勞苦。晏子春秋˙內篇˙雜上:「睹弊冠,反裘負芻,息于塗側者。」亦作「反裘負薪」。比喻愚蠢無知或本末倒置。亦作「反裘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