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1. 教育目標分類中,屬於情意領域最低層次者為何?
(A)接納
(B)反應
(C)評價
(D)組織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46986
統計:A(1096),B(113),C(15),D(14),E(0)

用户評論

【用戶】Jungo Liou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Krathwohl提出五個層次:1. 接受(receiving):對特定事物或活動表示關心2.反應(responding):經由某種參與的形式表示出對事物的反應3.鑑賞(valuing): 對特定事物透過正反面的態度表示贊成或反對4.組織(organizing):遇到多種價值需要判斷的情況時可以組織並決定孰重孰輕5.整合(characterizing):學習者持續的依據所接受的價值行事,並將這種行為融入自己的人格之中

【用戶】小品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接受,反應,價值,組織,內化

【用戶】Ennis Jang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授印賞組合

【用戶】洪大婷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克拉斯渥爾(David Krathwohl, 1964)等認為情意領域的特徵可從各種教材、人類經驗領域以及自我等方面來敘述,於是提出一個分類學(taxonomy),系統地將人類情意反應的類型加以分類。他們將情意教育目標所敘述的情感、思考方式、態度、價值等,分析為代表的行為成分,學生對情意領域的反應就代表教學結果產生的學習證據。這個領域根據個人將價值內化的程度,分為五個目標層次。  1.接受:是指對某種現象和刺激的知覺,進而選擇所要注意的刺激。此層次的目標包含有:(1)知覺;(2)接受的意願;(3)選擇的注意。例如學生從學習西方文化,而能知覺到其中的服飾、家具和建築之美。  2.反應:是指主動地注意,亦即積極的參與反應,但並不致力於信守或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