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下列修辭格用法何者錯誤?
(A)煙籠寒水月籠沙:互文
(B)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回文
(C)岈然洼然,若垤若穴:錯綜
(D)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象徵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47193
統計:A(274),B(118),C(120),D(887),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無題

用户評論

【用戶】Chang-Yu Lin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D)生孩六月,慈父「見背」:婉曲

【用戶】Joanne Lee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C)岈:注音:ㄒ一ㄚ山中深邃的樣子

【用戶】Yiju Chen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1.交錯語次(語序變換)將原本正常順序的句子,故意調整先後次序的修辭。Ex:1.“陟罰臧否”,不宜異同。〈出師表〉→ 陟臧罰否2.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始得西山宴遊記〉→ 岈然若垤,洼然若穴3.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師說〉→句讀之不知,或師焉;惑之不解,或不焉。4.不然,連山絕壑,長林古木,振之以清風,照之以明月。〈黃州快哉亭記〉→連山絕壑,振之以清風,長林古木,照之以明月。

【用戶】Chang-Yu Lin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D)生孩六月,.....

【用戶】Joanne Lee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C)岈:注音:ㄒ一ㄚ山中深邃的樣子

【用戶】Yiju Chen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1.交錯語次(語序變換)將原本正常順序的句子,故意調整先後次序的修辭。Ex:1.“陟罰臧否”,不宜異同。〈出師表〉→ 陟臧罰否2.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始得西山宴遊記〉→ 岈然若垤,洼然若穴3.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師說〉→句讀之不知,或師焉;惑之不解,或不焉。4.不然,連山絕壑,長林古木,振之以清風,照之以明月。〈黃州快哉亭記〉→連山絕壑,振之以清風,長林古木,照之以明月。

【用戶】阿四

【年級】大四下

【評論內容】婉曲就是把一個聽起來可能太直接或比較刺耳...

【用戶】Joanne Lee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C)岈:注音:ㄒ一ㄚ山中深邃的樣子

【用戶】Yiju Chen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1.交錯語次(語序變換)將原本正常順序的句子,故意調整先後次序的修辭。Ex:1.“陟罰臧否”,不宜異同。〈出師表〉→ 陟臧罰否2.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始得西山宴遊記〉→ 岈然若垤,洼然若穴3.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師說〉→句讀之不知,或師焉;惑之不解,或不焉。4.不然,連山絕壑,長林古木,振之以清風,照之以明月。〈黃州快哉亭記〉→連山絕壑,振之以清風,長林古木,照之以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