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我國教育學者賈馥茗論述「教育的不變性」時,所提出的教育目的,不包括下列何者?(A)發展人性 (B)順應人情 (C)培養人格 (D)改善人生

【評論內容】(B)我國教育學者賈馥茗主張教育者必須把握教育的「適應性」與「不變性」,但她也認為教育萬變仍然不能離其宗,這便是教育的主體。下列何者為賈先生所說的教育主體: (A)教師(B)人(C)天道(D)知識教甄►教育原理與制度- 臺北縣 97 學年度國民中學教師聯合甄選

【評論主題】我國教育學者賈馥茗論述「教育的不變性」時,所提出的教育目的,不包括下列何者?(A)發展人性 (B)順應人情 (C)培養人格 (D)改善人生

【評論內容】(B)我國教育學者賈馥茗主張教育者必須把握教育的「適應性」與「不變性」,但她也認為教育萬變仍然不能離其宗,這便是教育的主體。下列何者為賈先生所說的教育主體: (A)教師(B)人(C)天道(D)知識教甄►教育原理與制度- 臺北縣 97 學年度國民中學教師聯合甄選

【評論主題】宋儒張載所說的「德性所知,不萌於見聞。」其所謂「德性所知」之主張較偏向知識論的哪種立場?(A)經驗主義 (B)理性主義 (C)批評主義 (D)試驗主義

【評論內容】三、張載的認識論張載認為,知識有兩種,一是「見聞之知」,即感性認識;一是「德行所知」,即以理性為基礎的超經驗的知識。他說:「見聞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行所知。德行所知,不萌於見聞。」這「德行所知」是不依靠感性認識的。

【評論主題】我國教育學者賈馥茗論述「教育的不變性」時,所提出的教育目的,不包括下列何者?(A)發展人性 (B)順應人情 (C)培養人格 (D)改善人生

【評論內容】(B)我國教育學者賈馥茗主張教育者必須把握教育的「適應性」與「不變性」,但她也認為教育萬變仍然不能離其宗,這便是教育的主體。下列何者為賈先生所說的教育主體: (A)教師(B)人(C)天道(D)知識教甄►教育原理與制度- 臺北縣 97 學年度國民中學教師聯合甄選

【評論主題】下列有關捷克教育家康門紐斯(J. A. Comenius)的敘述,何者不正確?(A)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論述到遺傳對教育之重要影響的學者(B)其教育思想屬於感官唯實論(C)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將圖書與

【評論內容】(D)終身教育一九一九年,英國重建部成人教育委員會(The Adult Education Committee of the Ministry of Reconstruction)報告書,特別指出教育是終生的過程,是國家的重要工作(Dave, 1976)。這份報告書,可代表終身教育學說的興起,也可說是:「終身教育學說的權威性宣示」。其後,終身教育名詞,在各種文獻和論著中廣泛出現,其所代表的意義並不十分一致。一九二九年英國成人教育學者耶克斯里(B. Yearxlee)出版「終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一書,指出教育是終生的歷程,是所有個體普遍的需求。一九二六年美國學者林德曼(E. Linderman)出版「成人教育的意義」(The Meaning ofAdult Education)對終身教育的理念大加闡揚。他受杜威的影響甚大...

【評論主題】下列有關皮亞傑(J. Piaget)道德認知發展理論的敘述,何者不正確?(A)在兒童道德發展的過程中,「無律」是第一個階段,而所謂「無律」就是「零規範」,代表著兒童在價值觀上的混亂及負面性(B)一般兒

【評論內容】

一、無律期:出生~4歲。

(一)此時幼兒的認知處於準備運思期,自我中心強,對任何規範均似懂非懂,故無法從道德觀點來評價幼兒行為。

(二)物權觀念尚未發展,屬「非道德行為」。

二、他律期:4歲~8歲。

(一)幼兒認為規則是萬能的,不變的,無法理解規則是由人創造的。

(二)幼兒總是以極端態度來評定行為的好壞,亦即不是好的,便是壞的。

(三)行為是根據行為後果的大小來決定,而非取決於主觀動機,如幫忙洗碗而打破碗和偷吃糖而打破碗的行為是「一樣壞」。

三、自律階段:8歲~12歲。

(一)兒童已能意識規則是人們所創造,可加以改變。

(二)對行為的判斷建立在行為的意圖和行為的後果上,如偷吃糖打破碗和幫忙洗碗而打破的行為是不一樣的。

(三)提出的懲罰意...

【評論主題】88.關於「建構主義的教學」,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適合學習問題解決及認知策略等進階知識(B)學習者主動參與學習(C)以學習目標為評量標準(D)呈現現實世界的真實面貌

【評論內容】五 、採用多元評量

   傳統學校教育所使用的評量,皆以評量學生記多少知識,理解多少原理,是否能夠有效應用理論等學習結果為主,而且以紙筆測驗為主,教師是評量者,學生則是被評量者。建構主義教學重視學習的過程,故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如何接觸問題情境,如何對認知產生意義,是否引起解答的動機,如何建構知識等都是評量的方向,因此,除了紙筆測驗外,學生日誌、檔案、晤談、觀察,討論記錄、實作等都是評量可採行的方式。

http://study.naer.edu.tw/UploadFilePath//dissertation/l017_03_0543.htm

(C)以學習過程為評量標準

【評論主題】16. 王家雄跟輔導老師抱怨說:「班導師總是找我的麻煩,今天他又當同學的面說我是低收入戶的孩子,脾氣才會那麼差,……」 輔導老師回應說:「導師曾經稱讚過你嗎?是什麼時候?」這位輔導老師正在使用什麼技巧

【評論內容】(D)44.輔導老師:「你之前曾有物理考得不錯的時候嗎?當時你是怎麼做到的?」這是屬於焦點解決短期 諮商的哪一種技術? (A)奇蹟問話 (B)例外事件 (C)尺問題 (D)因應問題教甄►諮商輔導專業- 102 學年度南臺灣國民中學教師甄選

【評論主題】柔弱生之徒,老氏誡剛強。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難量。

【評論內容】

D教師若要提升學生閱讀教科書能力,增進理解,並且提供學生檢視自己進步的機會,則採用何種教學方法最佳?

(A)協同教學(team teaching) (B)精熟教學(mastery instruction)

(C)合作教學(cooperative teaching) (D)相互性教學(reciprocal teaching)

A林老師指導身心障礙學生閱讀時,先呈現幾張熟悉的圖片,然後用6W的方式提問題,過程中教師把學生們的表達關鍵詞寫下,帶領學生唸出這些詞彙,並藉機進行溝通訓練的教學,用圖片引導大家看圖說出一些句子。下列哪一項是林老師所用的教學法? (A)交互教學法 (B)自然環境教學法 (C)功能性閱讀教學法 (D)語言經驗取向教學法

【評論主題】教師對於學生回答問題的處理方式中,下列何者亦稱為蘇格拉底法(Socratic method)?(A)直接回饋法 (B)間接回饋法 (C)延伸策略法 (D)撞鐘術

【評論內容】產婆法V.S.撞鐘術蘇格拉底的「產婆術」是將學生心中的智與德引發出來,他問學生問題,不直接指出答案而是將答案引導出來;中國古代的「撞鐘術」則是善問答者可得較多收穫,不善問答者收穫甚少,知識獲得全憑個人做學問的技巧,以下將從各角度比較二術之優劣。 一、教學方法 (一)產婆術:教師使用詰問法,引導學生思考、回答問題,可加強學生思考能力及回答問題的技巧。 (二)鐘術:教師等待學生發問,針對個別問題給予不同程度的回答若學生甚少發問,久之形成思考僵化,不善口頭表達。 (三)結論:在教學方法上「產婆術」優於「撞鐘術」。 二、角色 (一)產婆術:教師向學生問題是「主動」的角色,學生是等待教師給予引導者。 (二)...

【評論主題】吳老師經常在教學中運用心像法、字鈎法、聯想法、關鍵字法及詩歌韻文法等學習策略幫助學生學習,是較接近何種學習理論取向?(A)行為主義理論 (B)認知主義理論 (C)組織圖教學理論 (D)多元智慧理論

【評論內容】

組織圖教學法:

將重要知識與訊息以視覺化展示;用圖像組織輔助構思與表達思想;一種視覺化的教學工具

Ex.魚骨圖、順序圖、流程圖、網狀圖、框架表

【評論主題】【題組】(4)承上題,將突變株培養在分別只添加一種分子 A、B、C 或 D 的培養基後,觀察生長情形。試問,突變株可以生長在單獨添加哪幾種分子的培養基中?以大寫字母表示。

【評論內容】我認為:即便自殺是不當的,但在討論時應著重除了自殺之外能促使個案活下去的動力和「替代性」行為。

【評論主題】37. 提出以肢體語言、獎勵制度、有效幫助等原則與程序為焦點,以幫助教師進行良好班級經營的是下列何者? (A)瓊斯(F.H.Jones) (B)基諾(H.Ginott) (C)庫寧(J.Kounin)

【評論內容】

整理~

Jones「Postive Classroom Discipline」特別是針對學生的動機與管理方面的問題,有系統地以「肢體語言」、「獎勵制度」、「有效的幫助」,構成「The Jones Model」班級經營策略的核心部分,並利用其「金字塔形」的訓練體系來推廣其方法,先訓練一批教師,再由這些教師去訓練其他更多的教師,期望能使教室成為產生最佳學習效果的場所。

(一)肢體語言

² 眼神接觸:傳達掌握全局的訊息、掃視並與每位學生眼神接觸

² 身體接近:走近並看他一眼而不叱責、半圓型的三列桌椅安排

² 身體姿勢:能表達教師的權威、良好而自信的態度

² 面部表情:傳達熱忱、認真、快樂和賞識;搖頭、皺眉、嘴唇緊閉

² 手勢:以手部信號來鼓...

【評論主題】46. 下列治療學派與技術的配對,何者錯誤?(A)人性效能取向-影響輪(wheel of influence)(B)策略取向-假裝技術(pretend technique)(C)經驗取向-重演行動(e

【評論內容】

影響輪(人性效能)

1形式:以自我為中心畫一個輪狀的表,中間一個圓寫上自我,周圍很多圓,分別寫上十八歲之前重要的人事物,並在相關的圓旁注明這些人事物給你的印象。自我這個圓兩邊各有一條線,左邊寫上形容十八歲之前的自己的形容詞,右邊寫上形容現在的我的形容詞。

 2是Satir所有工具中最正向的工具,它最適合對自己評價低、看事物比較負面的案主。影響輪的用途在於幫助人們發現自己的資源或者轉化成為資源。如果想做好這一點,就必須治療師本人能夠很好的接納和欣賞自己,並且在生活中,對所接觸到的人事物懷有很好的接納和欣賞的態度,他必須就是這樣的人。

【評論主題】12. 有關群體集中量數,下列陳述何者正確:(A)分組資料中以各組中點乘組人數再除總人數可以得到精確的算數平均數(B)算術平均數比中數更易受到極端量數的影響(C)群體連續性資料,只有一個眾數(D)調和

【評論內容】(A)解釋

算術平均數:

  (1)未分組時,直接以資料數值的總和除以資料的個數。

  (2)已分組時,先以每組之組中點數值乘以該組次數後,再求總和,最後再

除以資料的個數。

【評論主題】27. 個體與他人互動時,不以他人的現實屬性為基礎,而以自己的幻想為本,此種情形,心理學家蘇利文(H. S. Sullivan)稱之為: (A)毒性扭曲 (B)矯正性情緒經驗 (C)適應性循環 (D)

【評論內容】

Ø 蘇利文用「毒性的扭曲」(parataxicdistortion)一詞,描述個體傾向於扭曲對於他人的知覺。當一個人和他人連結時,不以對於他人的現實屬性為基礎,而完全或主要以存在於自己幻想中的擬人化為基礎時,就會產生毒性的扭曲。又稱為人際扭曲。

ü 「毒性的扭曲」會形成「自我應驗預言」

EX.一個抱持著「女生都是在利用我」假設的男性大學生,這個假設可能是基於他高中時與女生互動所得到的結論,結果導致,大學時向他開口求助的女生,他都覺得對方是輕蔑的利用他、用完就丟。

Ø 蘇利文用「一致性確認」(consensualvalidation)與「矯正性的情緒經驗」來處理毒性的扭曲。

一致性確認:觀察同樣的情境下,他人對人際的解讀與應對,與自己有何不同?確認自己的想法跟別人是否一致。

矯正性的情緒經驗:透過別人正向的對待,在可以接受的情境之下,去經歷原本無法處理的情緒經驗,藉此調校自己情緒經驗當中的扭曲。

【評論主題】哪一個學派的基本假設是「行為是個人與環境的函數」?(A)精神分析學派(B)發展性諮商學派(C)非指導學派(D)行為學派

【評論內容】http://yamol.tw/note-+Lewin%E7%9A%84%E5%A0%B4%E5%9C%B0%E7%90%86%E8%AB%96-14405.htm

【評論主題】19. 能了解自己在個案處理能力的限制,是屬於(A) 輔導人員的專業特質 (B) 輔導人員的專業倫理(C) 輔導人員的評估與診斷能力 (D) 輔導人員的個案介入處理能力

【評論內容】

4.免受傷害權:諮商師應謹言慎行,避免對當事人造成傷害。

a. 覺知能力限制:諮商師應知道自己的能力限制,不得接受超越個人專業能力的個案。

b. 覺察個人的需要:諮商師應覺知自己的內在需要,不得利用當事人滿足個人的需要。

c. 覺知個人的價值觀:諮商師應覺知自己的價值觀、信念、態度和行為,不得強制當事人接受諮商師的價值觀。

【評論主題】輔導團體(guidance group)發源於學校情境,有時被稱為教育性團體。下列關於輔導團體的敘述,何者正確?(A)強調透過知識獲得成長。(B)總是以小團體(十五人以下)的方式進行。(C)或稱人格重

【評論內容】

 

團體輔導

團體諮商

團體治療

功能

預防性、教育性

發展性、成長性

治療性、矯正性

目標

知識、訊息的獲得

促進想法、情緒、態度行為的改變

人格重建、改變和治療

對象

正常人

有困擾的正常人

嚴重精神疾病或心理困擾者

人數

40~50人

8-12人

15~20人

...

【評論主題】依照現實治療的理論,下列有關個人成敗認證的形成過程,何者正確? (A)成功經驗導致個人更多成功之可能,失敗導致更多失敗之可能 (B)失敗為成功之母 (C)太多成功的經驗終將導致失敗的結果 (D)成敗要

【評論內容】

1. Glasser認為所謂的認同是指界定自己的自我形象 (self-image)是成功者或失敗者,並不是指個人的財力或社會地位的高低。

2. 個人的「認同」是由學習而來的;在生活中兒童藉著與父母、老師及重要他人的互動,塑造出自己的「認同型態」。

3.個人天生具有健康成長的力量,因此在成長過程中,也可以再藉著學習來獲得成功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