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4.針對下列古文名篇內容,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蘇洵〈六國論〉藉論六國賂秦之弊,諷諭宋朝屈辱求和的政策 (B)蘇軾〈前赤壁賦〉藉變與不變之辯證,表現作者通達的人生觀 (C)韓愈〈師說〉藉贈文李蟠的

【評論內容】韓愈因此提倡師道,想要重振社會學習的風氣。我覺得他是覺得社會上的人不肯虛心從師學習,並沒有批判崇尚佛老。

【評論主題】4.針對下列古文名篇內容,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蘇洵〈六國論〉藉論六國賂秦之弊,諷諭宋朝屈辱求和的政策 (B)蘇軾〈前赤壁賦〉藉變與不變之辯證,表現作者通達的人生觀 (C)韓愈〈師說〉藉贈文李蟠的

【評論內容】韓愈因此提倡師道,想要重振社會學習的風氣。我覺得他是覺得社會上的人不肯虛心從師學習,並沒有批判崇尚佛老。

【評論主題】4.針對下列古文名篇內容,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蘇洵〈六國論〉藉論六國賂秦之弊,諷諭宋朝屈辱求和的政策 (B)蘇軾〈前赤壁賦〉藉變與不變之辯證,表現作者通達的人生觀 (C)韓愈〈師說〉藉贈文李蟠的

【評論內容】韓愈因此提倡師道,想要重振社會學習的風氣。我覺得他是覺得社會上的人不肯虛心從師學習,並沒有批判崇尚佛老。

【評論主題】4.針對下列古文名篇內容,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蘇洵〈六國論〉藉論六國賂秦之弊,諷諭宋朝屈辱求和的政策 (B)蘇軾〈前赤壁賦〉藉變與不變之辯證,表現作者通達的人生觀 (C)韓愈〈師說〉藉贈文李蟠的

【評論內容】韓愈因此提倡師道,想要重振社會學習的風氣。我覺得他是覺得社會上的人不肯虛心從師學習,並沒有批判崇尚佛老。

【評論主題】4.針對下列古文名篇內容,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蘇洵〈六國論〉藉論六國賂秦之弊,諷諭宋朝屈辱求和的政策 (B)蘇軾〈前赤壁賦〉藉變與不變之辯證,表現作者通達的人生觀 (C)韓愈〈師說〉藉贈文李蟠的

【評論內容】韓愈因此提倡師道,想要重振社會學習的風氣。我覺得他是覺得社會上的人不肯虛心從師學習,並沒有批判崇尚佛老。

【評論主題】4.針對下列古文名篇內容,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蘇洵〈六國論〉藉論六國賂秦之弊,諷諭宋朝屈辱求和的政策 (B)蘇軾〈前赤壁賦〉藉變與不變之辯證,表現作者通達的人生觀 (C)韓愈〈師說〉藉贈文李蟠的

【評論內容】韓愈因此提倡師道,想要重振社會學習的風氣。我覺得他是覺得社會上的人不肯虛心從師學習,並沒有批判崇尚佛老。

【評論主題】6.請依文意句法與國學常識判斷,選出最適合填入______的選項:甲、玉蘭,花中之伯夷也;葵,花中之伊尹也;______,花中之柳下惠也。(《幽夢影》)乙、見小利,不能立大功;存私心,不能謀_____

【評論內容】

玉蘭,花中之伯夷也(高潔);葵,花中之伊尹也(傾心向日);蓮,花中之柳下惠也(污泥不染)。鶴,鳥中之伯夷也(仙名);雞,鳥中之伊尹也(司晨);鶑,鳥中之柳下惠也。(求友)

伯夷:聖之清者也/人品高潔不俗

伊尹:聖之任者也/忠貞不移,克盡職責

柳下惠:聖之和者也/清者自清,又如鶯鳥之渴求知音

孔子:聖之時者也

【評論主題】4.針對下列古文名篇內容,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蘇洵〈六國論〉藉論六國賂秦之弊,諷諭宋朝屈辱求和的政策 (B)蘇軾〈前赤壁賦〉藉變與不變之辯證,表現作者通達的人生觀 (C)韓愈〈師說〉藉贈文李蟠的

【評論內容】韓愈因此提倡師道,想要重振社會學習的風氣。我覺得他是覺得社會上的人不肯虛心從師學習,並沒有批判崇尚佛老。

【評論主題】4.針對下列古文名篇內容,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蘇洵〈六國論〉藉論六國賂秦之弊,諷諭宋朝屈辱求和的政策 (B)蘇軾〈前赤壁賦〉藉變與不變之辯證,表現作者通達的人生觀 (C)韓愈〈師說〉藉贈文李蟠的

【評論內容】韓愈因此提倡師道,想要重振社會學習的風氣。我覺得他是覺得社會上的人不肯虛心從師學習,並沒有批判崇尚佛老。

【評論主題】4.針對下列古文名篇內容,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蘇洵〈六國論〉藉論六國賂秦之弊,諷諭宋朝屈辱求和的政策 (B)蘇軾〈前赤壁賦〉藉變與不變之辯證,表現作者通達的人生觀 (C)韓愈〈師說〉藉贈文李蟠的

【評論內容】韓愈因此提倡師道,想要重振社會學習的風氣。我覺得他是覺得社會上的人不肯虛心從師學習,並沒有批判崇尚佛老。

【評論主題】6.請依文意句法與國學常識判斷,選出最適合填入______的選項:甲、玉蘭,花中之伯夷也;葵,花中之伊尹也;______,花中之柳下惠也。(《幽夢影》)乙、見小利,不能立大功;存私心,不能謀_____

【評論內容】

玉蘭,花中之伯夷也(高潔);葵,花中之伊尹也(傾心向日);蓮,花中之柳下惠也(污泥不染)。鶴,鳥中之伯夷也(仙名);雞,鳥中之伊尹也(司晨);鶑,鳥中之柳下惠也。(求友)

伯夷:聖之清者也/人品高潔不俗

伊尹:聖之任者也/忠貞不移,克盡職責

柳下惠:聖之和者也/清者自清,又如鶯鳥之渴求知音

孔子:聖之時者也

【評論主題】【題組】15.上文朱熹以「吃糖」為喻,目的是希望讀書人明白:(A)在教學方法上,孔子的身教優於孟子的言教(B)孔子說理直截了當,語重心長;孟子辯才無礙,得理不饒人(C)孔子雖少講理論,實教人透過生活實

【評論內容】「孔子未嘗不說,只是公自不會看耳。譬如今沙糖,孟子但說糖味甜耳。孔子雖不如此說,卻只將那糖與人吃。人若肯吃,則其味之甜,自不待說而知也。」言下之意,指雖然孔子沒說堂很甜,但是只要把它與人分享,便知糖甜。直接做得比用說的更具體。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評論主題】視障者行動時,若需要明眼人嚮導的位置宜在何處?(A) 站在視障者前方,讓視障者雙手搭著明眼人的肩膀行走(B) 站在視障者左前方或右,由視障者抓住明眼人手肘行走(C) 站在視障者左後方扶持視障者行走(D

【評論內容】人導法的基本方式,是讓視障者走在明眼人的右後側方(或左後側方)約半步距離,視障者用手輕輕抓握引導者的手或手肘;引導者只要手臂自然下垂,保持平常行動時的自然擺動狀態前進即可。若遇到道路狹窄或人多,僅可供一人行走時,引導者可將被視障者握住的手肘,夾緊貼著腰旁稍向身後挪移,以暗示前有窄道;被引導者應將身體移向引導者身後,就可以很簡單的通過。

【評論主題】【題組】2)-1

【評論內容】新制重點(三)-明定證明最長有效期限

【評論主題】如果有人在文章中,先指出「染翰之士雖同法家,揮毫之際各成體質」,再引用孫過庭《書譜》:「矜斂者弊於拘束,脫易者失於規矩,躁勇者過於剽迫,狐疑者溺於滯澀。」這段話作為論據,那麼,下列何者最可能是他想要論

【評論內容】矜斂者弊於拘束,脫易者失於規矩,躁勇者過於剽迫,狐疑者溺於滯澀翻譯:性情耿直的人,書勢勁挺平直而缺遒麗;性格剛強的人,筆鋒倔強峻拔而乏圓潤;矜持自斂的人,用筆過於拘束;浮滑放.....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那時你的一句話,讓我[    ],沒齒難忘。(A)具體而為(B)兩敗俱傷(C)刻骨銘心(D)懸梁刺骨

【評論內容】(A)具體而為 -指事物的各個組成部分大體都有了,不過形狀和規模比較小些(B)兩敗俱傷 -鬥爭雙方都受到損傷,誰也沒得到好處。

【評論主題】23 教育基本法對學生權利的保障,不包括:(A)學習權(B)工作權(C)身體自主權(D)人格發展權

【評論內容】第 8 條教育人員之工作、待遇及進修等權利義務,應以法律定之,教師之專業自主應予尊重。學生之學習權、受教育權、身體自主權及人格發展權,國家應予保障,並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及霸凌行為,造成身心之侵害。

【評論主題】21 依據校園霸凌防制準則規定,學校於受理申請後,應於多少日內召開防制校園霸凌因應小組會議,開始處理程序?(A)3 日(B)5 日(C)7 日(D)10 日

【評論內容】校園霸凌防制準則 101.7.26第 11 條疑似校園霸凌事件之被霸凌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請人),得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之學校(以下簡稱調查學校)申請調查;學校於受理申請後,應於三日內召開防制校園霸凌因應小組會議,開始處理程序,並於受理申請之次日起二個月內處理完畢,以書面通知申請人調查及處理結果,並告知不服之救濟程序。導師、任課教師或學校其他人員知有疑似校園霸凌事件時,應即通報校長或學務單位,學校應就事件進行初步調查,並於三日內召開防制校園霸凌因應小組會議,開始處理程序。學校經學生、民眾之檢舉(以下簡稱檢舉人)或大眾傳播媒體、警政機關、醫療或衛生福利機關(構)等之報導或通知,知有疑似校園霸凌事件時,應就事件進行初步調查,並於三日內召開防制校園霸凌因應小組會議,開始處理程序。非調查學校接獲申請、通報、檢舉或通知,知有疑似校園霸凌事件時,除依第二十一條規定通報外,應於三日內將事件移送調查學校處理,並通知當事人

【評論主題】36. 台灣自民國哪一年起社政單位核發之「身心障礙手冊」改為核發「身心障礙證明」?(A)100 年 (B)101 年 (C)102 年 (D)103 年

【評論內容】政府預訂於101 年7 月11 日開始實施新制身心障礙鑑定

【評論主題】21. 下列哪一所特殊教育學校設立時間相對較晚?(A)宜蘭特殊教育學校 (B)花蓮啟智學校 (C)南投特殊教育學校 (D)基隆特殊教育學校

【評論內容】(A)宜蘭特殊教育學校        87年7月1日(B)花蓮啟智學校                81年(C)南投特殊教育學校      100年9月8日舉行籌備處揭牌典禮(D)基隆特殊教育學校       87 年 7 月借用基隆市安樂中學正式設校招生

【評論主題】9. 指導學生執行某項特定工作時,教師一面示範工作的執行步驟,一面口述操作的口訣,並在示範後指導學生依相同方式練習,直到學生能獨立完成。請問這位教師運用何種教學策略?(A)工作分析 (B)自我指導 (

【評論內容】

【自我教導策略】實施步驟

(一)認知示範:教學者向學習者進行示範,一邊向自己大聲說出內心的自我引導或對話,同時按照引導執行任務。(二)外顯的外在引導:教學者使用語言提供學習者外在引導,讓學習者按照外在引導操作並執行任務。(三)外顯的自我引導:學習者一邊運用語言向自己提供引導,同時按照自我引導操作並執行任務。(四)漸褪的外顯自我引導:學習者降低向自己提供引導語言的音量,同時按照自我引導操作並執行任務。(五)內隱的自我教導:學習者使用靜默無聲的內在語言,引導自己每一個步驟的操作並執行任務。

綜合上述,我們了解到整個自我教導策略的訓練是透過不同形式的示範練習、內在語言的運用,使學習者由教學者外在語言的引導漸進至內隱的自我指導,並影響其主動思考、感受以及表現適當行為目標

【評論主題】26.關於中國文字,下列.述哪一個不正確?(A)中國文字在隸變後,字型逐漸趨向固定(B)四體二用中的「二用」,是指轉注和假借(C)「文」和「字」的定義、內容所指以及構造方式都是一樣的(D)形聲字聲符可

【評論內容】(A)隸變,又稱為隸定,是漢字由小篆演變為隸書的過程,大約發生在秦漢之間,是漢字發展的轉捩點。隸定或隸定字也可以指將漢字古字體轉寫成現代字體,並保留原字體的結構。(C)戴震在<答江慎修先生論小學書>中,首倡「四體二用」說,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說:「指事.象形.諧聲(形聲).會意四者,書之體止此矣:由是之於用,曰轉注.曰假借,所以用文字者,斯其兩大端也。」他認為,前四書為造字之法,後兩種為用字法。

【評論主題】1. 10 個月大的小明看到心愛的小玩具,被媽媽藏在桌子下,即使後來看到媽媽把玩具放到她的身後,小明仍然到桌子下尋找。皮亞傑(Piaget)稱此現象為什麼?(A) A 非 B 錯誤 (B)去習慣化 (

【評論內容】A非B錯誤:尚未能將物體視為獨立於自身活動之外的傾向。~幼兒不會去b處找最後藏起來的東西,而是去a處找他剛才看過的地方

【評論主題】【題組】39. 下列何者最貼近本詩所描述的親子關係?(A)父母的經驗很可貴,兒女應效法他們(B)兒女當有積極進取的精神,不可讓父母操心(C)父母應訓練孩子獨立,才能使他們不流連昨日(D)兒女是獨立的個

【評論內容】此文意指父母雖給兒女生命,但他們仍是獨立個體,有自己思想,所以父母不能擔憂或是愛為理由來限制兒女,應適時放手讓兒女決定自己的未來。

【評論主題】11. 下列俗諺的解釋,何者最恰當?(A)「無心插柳柳成蔭」--若不用心耕種,將使雜樹叢生(B)「屋漏偏逢連夜雨」--倒楣的事情接二連三不斷發生(C)「兔子不吃窩邊草」--人當立志宏遠,不可短視近利(

【評論內容】(A)比喻想做一件事情,花了很大的精力,做了很多努力,但是结果並没能如願;而不經意的事情,反而很顺利的得到好結果。無奈事與願違, 凡事顺其自然,不可强求(C)兔子不吃自己窩旁的草,以保護自己不被敵人發現。比喻不在鄉里作惡或不侵犯周圍人的利益

【評論主題】【題組】36. 根據本文,上圖所繪最可能是下列何者?(A)因經濟發展而快速擴張的都市 (B)街道輻集於政治中心的大都會(C)街道順市民之需而發展的小城 (D)經過精心規畫而建造的新市鎮

【評論內容】

(A)地圖簡陋,不可能為大都市

(B)街道無幅集於政治中心,而是延著居們長去的場所

(D)各區位置相距甚遠,所以不能說是精心規畫

【評論主題】16.下列成語何者不是形容年老或殘生將盡:(A)蒼顏皓首(B)曰薄西山(C)浮生若夢(D)風中之燭

【評論內容】

【名稱】:浮生若夢

【釋義】:浮生:空虛不實的人生;若:象。把人生當作短暫虛幻的夢境。

【出處】:唐·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評論主題】13.下列關於《詩經》六義敘述的選項,何者為非?(A)風雅頌為體裁(B)賦比興為作法 (C)風:指十五國風(D)賦:託物興辭,因聯想而引起主題

【評論內容】所謂賦、比、興,是《詩經》主要的表現手法。『賦』,是鋪陳的意思,對事物直接陳述,不用比喻。

【評論主題】28.下列哪一項不是應用行為改變技術時,選擇及應用增強物的原則?(A)是容易取得的(B)珍貴與獨特的(C)可在表現適當行為後立即出現(D)可以一再使用而不會有飽足現象

【評論內容】

1.增強物宜符合下列原則。

(1)強力有效。

(2)容易獲得。(A)

(3)良好行為出現後,可以立即呈現。(C)

(4)可以反覆使用,而不至於產生飽和現象。(D)

(5)短時間可以食盡或用完。

2.儘可能準備多種增強物,考慮多樣化的增強物。

3.在嘗試某一事物對行為的效力之前,不可輕言此一事物對此一行為而言是增強物。

4.善用家庭聯絡簿。

5.多用肢體語言。

來源:行為改變技術在學校的運用鄭美珍 世新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副教授

【評論主題】33. 以下都是處理行為問題的方式,對某一已發生的行為問題,哪個處理順序較適切?甲、改變問題行為或想法的立即後果。乙、建立新的行為或態度,並類化到不同情境。丙、以示範、增強等方式,促使替代的適當行為或

【評論內容】

假如有位學生一被同學嘲笑就會毆打同學,

所以在處理時,

第一【把他拉離到走廊上,或是叫同學離開,讓他在一旁冷靜】(改變問題行為或想法的立即後果)

然後【告訴同學沒事不要隨便跟他開玩笑,或是發現他可能要打人時,先遠離】

(調整環境以減少問題行為或想法的出現)

【跟他討論生氣時除了打人之外,還可以用什麼方法發洩,並示範好的發洩方式】

(以示範 、增強等方式,促使替代的 適當行為 或態度出現)

【與他約定以後像這樣被欺負時覺得生氣先到辦公室找老師,向老師說明原因,請老師幫忙,千萬不可以先打人,不然雙方都會受傷】

(建立新的行為或態度,並類化到不同情境)

親身經驗,提供範例幫助記憶

【評論主題】29. 幼兒園有一位重度視障與聽障又伴隨重度智障幼兒,下列哪種方式可以增進其對文字的瞭解?(A) 索引法 (B) 點字 (C) 指拼法 (D) 印刷文字

【評論內容】製作有聲電子圖書需要整合文字、聲訊、語音合成等等多種媒體與技術。結合語音的技術,提供視障者使用的電腦系統,可以使用語音操作程序,自網路上取得資料。為了能夠結合語音與搜尋引擎的應用,提供視障者比較方便的資訊利用的技術,我們研究以語音的方式搜尋書籍、新聞。 盲友輸入檢索詞時,往往其讀音正確,而字詞錯誤,因此需要一個能以音作為索引,提供字音檢索功能的系統。全面的電子化,顯然需要自動化的技術與工具,來整合文字、聲訊、語音合成等等多種媒體與技術。除了此一整合工作,尚需要加入大綱、索引等結構性的資料。對整體有聲電子圖書館而言,更必須具備電子化的圖書目錄、主題索引、甚而書內與書間的互見等等資訊。如此,電子有...

【評論主題】49根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設置辦法,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包含以下哪些任務?甲. 推動無障礙環境及特殊教育宣導工作。乙. 處理鑑定結果爭議與重新鑑定。丙. 審議個別輔導計畫。丁. 審議教師

【評論內容】

學校為辦理特殊教育學生學習輔導等事宜,應成立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其任務如下:

一、 審議及推動學校年度特殊教育工作計畫。

二、 召開安置及輔導會議,協助特殊教育學生適應教育環境及重新安置服務。

三、 研訂疑似特殊教育需求學生之提報及轉介作業流程。

四、 審議分散式資源班計畫、個別化教育計畫、個別輔導計畫、特殊教育方案、修業年限調整及升學、就業輔導等相關事項。

五、 審議特殊教育學生申請獎勵、獎補助學金、交通費補助、學習輔具、專業服務及相關支持服務等事宜。

六、 審議特殊個案之課程、評量調整,並協調各單位提供必要之行政支援。

七、 整合特殊教育資源及社區特殊教育支援體系。

八、 推動無障礙環境及特殊教育宣導工作。

九、 審議教師及家長特殊教育專業知能研習計畫。

十、 推動特殊教育自我評鑑、定期追蹤及建立獎懲機制。

十一、 其他特殊教育相關業務。

【評論主題】17其他特殊才能資優所包含的類別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項?(A) 表演藝術 (B)棋藝 (C)肢體動作 (D)牌藝

【評論內容】本法第四條第六款所稱其他特殊才能資賦優異,指在肢體動作、工具運用、資訊、棋藝、牌藝等能力具有卓越潛能或傑出表現者。

【評論主題】44.根據國內研究,對於中學生閱讀理解文章的表現,下列哪一種組合的解釋力較強?(A)識字的正確性和流暢性 (B)識字和口語理解(C)識字和工作記憶 (D)識字和詞彙能力。

【評論內容】【節錄】3. 口語理解及識字測驗對閱讀理解具解釋力與調節功能吳怡潔(2007)以本測驗為語言理解評量工具,分析台灣學童在識字解碼、語言理解和閱讀理解等表現以檢驗「閱讀簡單觀點模式」。顯示識字解碼、語言理解及兩成分組合而成之方程式皆可以顯著解釋閱讀理解的變異情形;採階層式「調節性迴歸」(moderated regression)程序進行調節作用.90. 特殊教育研究學刊的檢驗,結果顯示在五、六、八三個年級語言理解對於識字解碼與閱讀理解能力的關係具有調節效果,即語言理解(L)調節了識字解碼(D)與閱讀理解(R)的關係、識字解碼(D)調節了語言理解(L)與閱讀理解(R)的關係。在較高年級出現語言理解和識字解碼對閱讀理解調節作用,可能由...

【評論主題】8.下列哪一類的「自閉症光譜」(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簡稱ASD),目前已被「美國精神醫學會」(APA)從『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第五版』(DSM-V)中加以剔除?(A)亞

【評論內容】http://blog.xuite.net/tb138/asd/105548547-%E8%87%AA%E9%96%89%E7%97%87%E8%A8%BA%E6%96%B7%E5%9C%A8%E7%B2%BE%E7%A5%9E%E7%96%BE%E7%97%85%E8%A8%BA%E6%96%B7%E8%88%87%E7%B5%B1%E8%A8%88%E6%89%8B%E5%86%8A%E7%AC%AC%E4%BA%94%E7%89%88%28DSM-V%29%E7%9A%84%E6%94%B9%E8%AE%8A%E8%88%87%E9%9D%A9%E6%96%B0

【評論主題】42.那一種肢體障礙是因為脊髓灰白質的前角細胞受到濾過性病毒感染所致?(A)脊柱裂(B)小兒麻痺(C)多重硬化(D)脊髓神經損傷

【評論內容】脊髓灰質炎(Poliomyelitis)俗稱小兒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質炎病毒(Poliomyelitis Virus, PV)引起的傳染病。    脊髓灰質炎是一種古老的疾病,早在西元前3700年醫書上就有此病的記載。20世紀初期,在世界各地大多數呈零星發病狀態,很少見大範圍的流行。二次世界大戰後,歐美國家常有此病流行。20世紀50年代末出現疫苗以後,脊髓灰質炎才逐漸得到控制。1955年,Jonas Salk研製成功注射用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IPV),標誌著人類戰勝脊髓灰質炎的開始,1961年,Albert Sabin研製的口服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OPV)問世,給免疫工作帶來極大的便利。

【評論主題】7.斟酌下列引文的文意脈絡,□□中最適合填入的選項是:「禮是天理與人事之節文與儀則。同理,『藝術是聲和色的節文與儀則。』小貓爬到了洋琴的鍵盤上,各種聲音都有,但不成為樂曲。畫家的調色板上,各種顏色都有

【評論內容】有節制才能造就藝術。文中指到【小貓爬到了洋琴的鍵盤上,各種聲音都有,但不成為樂曲】所以樂曲需有一定的規律、旋律,非雜亂無章;又

【評論主題】了解學生自己的優勢能力、需求、抱負和目標,較屬於「平行課程模式」(The Parallel Curriculum Model)中的哪一類課程? (A)核心課程(Core Parallel) (B)連結

【評論內容】

平行課程模式提出了一套四個互相關聯的課程設計,這些設計可以單獨的運用或互相結合,以創造或調整現有的課

1.核心課程(Core Curriculum)

基礎課程,提供核心知識的學習機會,強調各領域中主要事實、概念、原理與技能的學習。

2.聯結課程(Curriculum of Connections)

核心課程的擴展。了解知識間的關聯,跨越主題、學科、事件、時間和文化學習,讓學生能夠思考如何應用概念、原則、技巧於各領域的學習。

3.實務課程(Curriculum of Practice)

核心課程的擴展。提供學生各種機會,強化專精領域的技能及自信,透過實務訓練,培

養學生具有專家的能力。

4.自我認定課程(Curriculum of Identity)

提供學生自我了解的機會...

【評論主題】白內障是因為下列何者發生混濁?(A)脈絡膜(B)睫狀體(C)水晶體(D)瞳孔。

【評論內容】

白內障是因水晶體混濁,導致視力障礙的一種疾病,通常可分為先天性與後天性兩種,其中又以後天性的老年性白內障為最常見。

老年性白內障是一種老化的現象,隨著年齡的增加,水晶體會慢慢發生硬化、混濁的情形,據統計資料顯示,國人白內障罹患率,五十歲以上有60%,六十歲以上有80%,七十歲以上則高達90%以上,所以老年性白內障可說是老年人很普遍的疾病。在美國,每年至少有四十萬以上的病人因白內障而接受手術。

一般來說,白內障的治療仍以手術為主,藥物治療通常沒有什麼療效,隨著醫學的進步,眼科手術已進入顯微手術的時代,人工水晶體的發展更使白內障手術後視力矯正臻於完美。

http://www.sfit.org.tw/health/disease8.htm

【評論主題】4.針對下列古文名篇內容,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蘇洵〈六國論〉藉論六國賂秦之弊,諷諭宋朝屈辱求和的政策 (B)蘇軾〈前赤壁賦〉藉變與不變之辯證,表現作者通達的人生觀 (C)韓愈〈師說〉藉贈文李蟠的

【評論內容】韓愈因此提倡師道,想要重振社會學習的風氣。我覺得他是覺得社會上的人不肯虛心從師學習,並沒有批判崇尚佛老。

【評論主題】6.請依文意句法與國學常識判斷,選出最適合填入______的選項:甲、玉蘭,花中之伯夷也;葵,花中之伊尹也;______,花中之柳下惠也。(《幽夢影》)乙、見小利,不能立大功;存私心,不能謀_____

【評論內容】

玉蘭,花中之伯夷也(高潔);葵,花中之伊尹也(傾心向日);蓮,花中之柳下惠也(污泥不染)。鶴,鳥中之伯夷也(仙名);雞,鳥中之伊尹也(司晨);鶑,鳥中之柳下惠也。(求友)

伯夷:聖之清者也/人品高潔不俗

伊尹:聖之任者也/忠貞不移,克盡職責

柳下惠:聖之和者也/清者自清,又如鶯鳥之渴求知音

孔子:聖之時者也

【評論主題】【題組】15.上文朱熹以「吃糖」為喻,目的是希望讀書人明白:(A)在教學方法上,孔子的身教優於孟子的言教(B)孔子說理直截了當,語重心長;孟子辯才無礙,得理不饒人(C)孔子雖少講理論,實教人透過生活實

【評論內容】「孔子未嘗不說,只是公自不會看耳。譬如今沙糖,孟子但說糖味甜耳。孔子雖不如此說,卻只將那糖與人吃。人若肯吃,則其味之甜,自不待說而知也。」言下之意,指雖然孔子沒說堂很甜,但是只要把它與人分享,便知糖甜。直接做得比用說的更具體。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評論主題】請依次填入適合的詞語,最正確的選項是:甲)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顧,時時誤拂絃(李端〈聽箏〉)乙) 賈氏窺簾韓掾少,□□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隱〈無題〉)丙) 孤

【評論內容】甲、周郎:指三國時吳國的周瑜。精通音樂,聽人彈奏曲子,如果有錯誤,即使已經喝得半醉,也會轉頭去看一看演奏者。乙、魏曹植曾作《洛神賦》,賦中敍述他和洛河女神宓妃 相遇,而宓妃贈所用枕。宓妃:指洛神,傳說為伏(宓)羲之女。留枕:這裏指幽會。魏王:曹植封東阿王,後改陳王。

【評論主題】視障者行動時,若需要明眼人嚮導的位置宜在何處?(A) 站在視障者前方,讓視障者雙手搭著明眼人的肩膀行走(B) 站在視障者左前方或右,由視障者抓住明眼人手肘行走(C) 站在視障者左後方扶持視障者行走(D

【評論內容】人導法的基本方式,是讓視障者走在明眼人的右後側方(或左後側方)約半步距離,視障者用手輕輕抓握引導者的手或手肘;引導者只要手臂自然下垂,保持平常行動時的自然擺動狀態前進即可。若遇到道路狹窄或人多,僅可供一人行走時,引導者可將被視障者握住的手肘,夾緊貼著腰旁稍向身後挪移,以暗示前有窄道;被引導者應將身體移向引導者身後,就可以很簡單的通過。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新制重點(三)-明定證明最長有效期限

【評論主題】那時你的一句話,讓我[    ],沒齒難忘。(A)具體而為(B)兩敗俱傷(C)刻骨銘心(D)懸梁刺骨

【評論內容】(A)具體而為 -指事物的各個組成部分大體都有了,不過形狀和規模比較小些(B)兩敗俱傷 -鬥爭雙方都受到損傷,誰也沒得到好處。

【評論主題】「喜閱新書興致揚,依文立德美名香,優良讀物傳千載,雪綻青梅樂引吭。」關於此詩,以下敘述何者不正確?(A)是一首七言絕句(B)韻腳是「揚、香、吭」(C)此詩是平起式(D)內容與著書立說有關

【評論內容】仄起式v.s.平起式    看詩的 第一句 第二個字    如果是仄聲這首詩就是仄起式    如果是平聲這首詩就是平起式      對仗跟對偶類似    只是對仗還要求平仄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B)文中無題及【自我突破】

【評論主題】「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意謂?(A)窮達不定,以致終日懷憂 (B)不在其位,則不謀其政 (C)無論是否在朝為官,均憂國憂民 (D)進退兩難,頗感狼狽。

【評論內容】

翻譯:做官時,就憂愁人民的生活;貶謫在外,就憂愁君主施政

的得失。

句旨:身處江湖卻心懷魏闕

http://ftp.nssh.ntpc.edu.tw/china/chinese/19/%E5%B2%B3%E9%99%BD%E6%A8%93%E8%A8%98.htm

【評論主題】「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蘇軾 贈劉景文)這首詩中的「好景」指的是什麼季節?(A)初春 (B)盛夏 (C)初冬 (D)嚴冬

【評論內容】翻譯:水面上的荷花已經凋謝,連那可以撐雨的荷葉也已經枯萎,但是疏離邊的菊花,儘管秋風摧殘,還挺立著那可以傲抵寒霜的枝條。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記得,就是這橙黃橘綠的初冬時節。

【評論主題】43、「客至無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觴之。」(〈訓儉示康〉)「觴」字之詞性為?(A)動詞 (B)名詞 (C)形容詞 (D)副詞

【評論內容】翻譯:臣家裡窮,來了客人,沒有器皿、菜肴和果品,所以到酒店去請客。"觴"原指酒杯,此變成動詞,指請人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