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某輔導老師對某案主採取的治療策略是:協助案主處於強烈且長時間的暴露於產生焦慮的刺激下,案主不得採取任何能減緩焦慮的行為。請問此治療技術是:(A)洪水法 (B)重新框架法 (C)矛盾意向法 (D)系統減

【評論內容】(B)重新框架法屬認知取向治療技術,給個案不同的觀點去看待受困擾的人事物,賦予該人事物正向意義,而非糾結於個案原本的想法與情緒之中。常用於家庭治療。

【評論主題】某輔導老師對某案主採取的治療策略是:協助案主處於強烈且長時間的暴露於產生焦慮的刺激下,案主不得採取任何能減緩焦慮的行為。請問此治療技術是:(A)洪水法 (B)重新框架法 (C)矛盾意向法 (D)系統減

【評論內容】(B)重新框架法屬認知取向治療技術,給個案不同的觀點去看待受困擾的人事物,賦予該人事物正向意義,而非糾結於個案原本的想法與情緒之中。常用於家庭治療。

【評論主題】下列哪一種評量的理念,最能用來了解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成果或問題,並提供相關的學習輔導?(A) 預備性評量(B) 標準化評量(C) 總結式評量(D) 動態性評量

【評論內容】實作評量的評分方式分兩種:整體評定法和分析評定法,各又分三項。整體評定法:1.等第量表排列法、2.等地排列法、3.心向比較法

【評論主題】教育應重視環境陶冶,發展人類本性,以養成自覺的品行與自由的人格,這是哪種人性觀的教育理論?(A) 性善說 (B) 性惡說 (C) 有善有惡說 (D) 非善非惡說

【評論內容】康德持義務論,但在人性論的派別上屬於「人性非善非惡。」----以下出自高義展《教學原理與制度》人性論的教育主張

區分

代表人物

教育主張

性善說

1.中國:孟子;漢代陸賈、韓嬰、班固、唐代李翱、宋代周敦頤、陸九淵。大凡儒家均為性善論者

2.西方:西塞羅、辛尼加、盧梭

教育應順性發展,擴充善性。若因環境之影響,因而失去善性時,當設法恢復在智育與德育的訓練方法,採積極與自動方式,以達教育效果。

性惡說

1.中國:荀子

2.西方:自聖奧古斯丁以降均持人性本惡觀,受基督教人有原罪的影響

教育要矯正人之本性,並以嚴...

【評論主題】4.漫卷

【評論內容】請問為何同時效度非正確答案?-----

【評論主題】一、【題組】⑴請分別說明 X-射線管產生連續光譜(continuous spectrum)及線光譜(line spectrum)的原因。(16 分)

【評論內容】第一個團體智力測驗是美國陸軍普通分類測驗:AGCT=20Z+100

【評論主題】五、何謂 Th17?詳述其產生之機轉及功能。(15 分)

【評論內容】此題選項(A)應更名為Hull,原因參考4F。否則應有兩個答案。

【評論主題】成敗的「歸因論」與下列哪一個學者最有關聯?(A)魏納(B.Weiner)(B)郭爾保(L.Kohlberg)(C)推孟(L.M.Terman)(D)賽斯通(L.L.Thurstone)(新竹93國小獨

【評論內容】Kohlberg:道德三期六段論Terman:比率智商、比西量表→斯比量表Thurstone:智力群因論

【評論主題】為了解學生學習困難的情況,教師應使用下列何種評量工具來進行?(A) 智力測驗 (B) 安置性評量 (C) 性向測驗 (D) 診斷性評量。

【評論內容】

◎教學前:

安置性評量(Placement Assessment):開學之初,難度適中,主要功能編班或分組。涵蓋較廣的內容抽樣

預備性評量(readiness evaluation):教學實施前,了解"起點行為"(key word) 難度0.65以上,計分採標準參照

◎教學中:

形成性評量(一般人):在教學過程中,驗證教師的教學情形與觀察學生的學習表現,隨時隨地利用可能回饋方式了解學生學習進步情形或困難所在,做為實施補救教學依據。目前各校舉行之平時考試、隨堂考、單元測驗等即屬此類評量。

診斷性評量(程度落後者):旨在發掘、鑑定學生的學習困難或教師教學缺失,以提供調整教學方式之參考。在教學過程中發問、隨堂或平時測驗即屬此類評量。

◎教學後:

總結性評量:在教學後以定...

【評論主題】37.近年來,由於認知學習理論之多元發展,下列何種理論特別強調教師當於學生學習之主要關鍵予以協助?(A)領受學習理論 (B)鷹架作用理論 (C)發現學習理論 (D)社會學習理論。

【評論內容】為何不是發現學習理論?啟發式教學為教師安排情境由學生主動發現知識概念,並於學生解決問題時給予暗示和指導。而鷹架作用並不受限於教師給予協助,安排表現較好的同學協助輔導也是ok的;例如Lancaster提出的導生制。

【評論主題】21.張老師為了誘使學生多花時間在作業上,規定每做功課30分鐘可以得到一張貼紙,收集滿3張即可得到鉛筆一支做為獎勵。若由操作制約理論來解釋,張老師所運用到的有那幾種增強技巧(甲---定時增強;乙---

【評論內容】固定比率:出現一定次數的行為後給予增強。例如:論件計酬、領鐘點。變動比率:不知道做到第幾次後會給予增強。例如:吃角子老虎。固定時距:經過固定的時間量給予增強。例如:期中考。變動時距: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給予增強。例如:抽查作業、警察臨檢。所以說「收集滿3張即可得到鉛筆一支做為獎勵」為固定比率,無庸置疑。而若將「每做功課30分鐘」視為完成一件事情,則每完成任務即獲得獎賞,應為固定比率,而非固定時距。

【評論主題】85.下列何者可以反應出觀察結果程度的高低?(A)評定量表 (B)檢核表 (C)系統觀察 (D)軼事記錄

【評論內容】請問為什麼不能選檢核表?以達成項目的數量判斷程度高低。

【評論主題】37、根據頓悟學習的原理,教師教學時,應:(A)將教學內容之要點加以組織,使學生瞭解各要點間之關係(B)將教材要點儘量分散,使學生自行發現其中的關係(C)應明示增強物,以鼓勵學生學習動機(D)加強類化

【評論內容】行為學派提出「類化」和「學習遷移」的概念。由易到難的課程編排除了螺旋式課程之外,編序教學也是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