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47. 下列有關行政罰之敘述何者正確?(A) 因過失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不罰 (B)不知行政法規者應免除其處罰(C)行政罰法所稱之行為人必為自然人 (D)沒入屬行政罰

【評論內容】(A) 因過失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不罰---行政罰法§7I: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非出於故意或過失者,不予處罰。(採過失責任主義) xx(B)不知行政法規者應免除其處罰 ---行政罰法§8:不得因不知法規而免除行政處罰責任(禁止錯誤,行為人不得主張不知者不罪) xx(C)行政罰法.....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21. 依司法院釋字第 636 號解釋,檢肅流氓條例中以「品行惡劣、遊蕩無賴」之規定,作為流氓認定之法律定義,與下列何種行政法原則不相符合?(A) 裁量權不得濫用原則 (B)法律明確性原則 (C)比例

【評論內容】釋字636號解釋文檢肅流氓條例....(略)第二條第三款關於霸佔地盤、白吃白喝與要挾滋事行為之規定,雖非受規範者難以理解,惟其適用範圍,仍有未盡明確.....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47. 下列有關行政罰之敘述何者正確?(A) 因過失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不罰 (B)不知行政法規者應免除其處罰(C)行政罰法所稱之行為人必為自然人 (D)沒入屬行政罰

【評論內容】(A) 因過失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不罰---行政罰法§7I: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非出於故意或過失者,不予處罰。(採過失責任主義) xx(B)不知行政法規者應免除其處罰 ---行政罰法§8:不得因不知法規而免除行政處罰責任(禁止錯誤,行為人不得主張不知者不罪) xx(C)行政罰法.....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21. 依司法院釋字第 636 號解釋,檢肅流氓條例中以「品行惡劣、遊蕩無賴」之規定,作為流氓認定之法律定義,與下列何種行政法原則不相符合?(A) 裁量權不得濫用原則 (B)法律明確性原則 (C)比例

【評論內容】釋字636號解釋文檢肅流氓條例....(略)第二條第三款關於霸佔地盤、白吃白喝與要挾滋事行為之規定,雖非受規範者難以理解,惟其適用範圍,仍有未盡明確.....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1.甲的母親死亡後,父親續絃乙女,但甲自幼係由外祖父母丙、丁撫養,故甲與父親感情生 疏。甲父死亡後,甲將繼母乙接回家同住。甲為了創業而將自己的房屋設定抵押給 A 並借 貸 250 萬元,此外因為酒駕肇

【評論內容】我的想法是這樣1.首先債務需優先償還:340-250-30=602.因為沒有其他繼承人所以祖父母的「應繼分」:60/2=303. 有遺囑:特留分;祖父母為1/3:30/3=104.60-10*2(祖父母)-10(繼母)=305.剩下依比例分配:30*1/4=7.530*3/4=22.5淺見 有錯誤請告知,謝謝

【評論主題】69 有關行政訴訟「訴訟種類」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撤銷訴訟及課予義務訴訟僅得以行政處分為程序標的(B)人民不服罰鍰處分提起撤銷訴訟,若訴訟進行中該罰鍰處分已經強制執行完畢,本案應變更為違法確認

【評論內容】B選項應該要用行政訴訟法§196第1項來解,因為罰鍰是可恢復原狀的 只需撤銷命行政機關返還不需打確認訴訟(個人見解 有誤請指正 謝謝)

【評論主題】4 消防隊接獲住屋失火報案,應即出動,不得拖延,係指下列何者?(A)裁量逾越 (B)平等原則 (C)裁量收縮至零 (D)信賴保護原則

【評論內容】行政機關做成裁量處分時,本有多數不同的選擇,若因特殊原因之事實關係,致使行政機關除採取某種措施外,無其他選擇稱為裁量萎縮或裁量萎縮至零

【評論主題】7 依據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四四三號解釋之意旨,有關給付行政與法律保留原則關係為何?(A)一切給付行政行為均應有法律保留原則適用(B)只有帶有強制利用之給付行政才應有法律保留原則適用(C)給付行政措施涉

【評論內容】可參照大法官釋字524號:「全民健康保險為強制性之社會保險,攸關全體國民之福祉至鉅,故對於因保險所生之權利義務應有明確之規範,並有法律保留原則適用。」

【評論主題】73 兵役體位之判定,為何種行為?(A)事實行為 (B)行政指導 (C)法規命令 (D)行政處分

【評論內容】釋字459號:役男的體位判定是屬行政處分

【評論主題】53.依行政程序法規定,授益處分之當事人在下列何種情形其信賴值得保護?(A)明知行政處分違法或因重大過失而不知(B)因輕過失而不知行政處分違法(C)以詐欺方法,使行政機關作成行政處分(D)對重要事項提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119條受益人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其信賴不值得保護:一、以詐欺、威脅或賄賂方法,使行政機關作成行政處分者。二、對重要事項提供不正確資料或為不完全陳述,致使行政機關依該資料或陳述作成行政處分者。三、明知行政處分違法或因重大過失而不知者。

【評論主題】33.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稱為:(A)行政命令 (B)行政處分 (C)行政指導 (D)行政契約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92條本法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評論主題】56.授益處分若因撤銷而溯及既往失效時,受益人應負返還受領給付之義務。關於其返還之範圍 係準用民法何種規定?(A)不當得利 (B)無權代理 (C)損害賠償 (D)無因管理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127條授予利益之行政處分,其內容係提供一次或連續之金錢或可分物之给付者,經撤銷、廢止或條件成就而有溯及既往失效之情形時,受益人應返還因該處分所受領之给付。其行政處分經確認無效者,亦同。前項返還範圍準用民法有關不當得利之規定。

【評論主題】52.行政處分之作成,應給予當事人陳述意見之機會而未給予者,對該瑕疵應於何時補正?(A)當事人提起訴願前 (B)訴願程序終結前 (C)處分書送達 10 日內 (D)行政訴訟程序終結前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114條違反程序或方式規定之行政處分,除依111條規定而無效外,因下列情形而得補正。一、須經申請始得作成之行政處分,當事人已於事後提出者。二、必須記明之理由已於事後記明者。三、應給予當事人陳述意見之機會已於事後給予者。四、應參與行政處分作成之委員會已於事後作成決議者。五、應參與行政處分作成之其他機關已於事後參與者。前項第二款至第五款之補正行為,僅得於訴願程序終結前為之;得不經訴願程序者,僅得於向行政法院起訴前為之。

【評論主題】51.有關違法行政處分之轉換,依行政程序法之規定,若有下列何種情形存在時,即不得轉換?  (A)違法行政處分得撤銷者(B)轉換符合作成原行政處分之目的者(C)轉換法律效果對當事人較為有利者(D)羈束處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116條行政機關得將違法行政處分轉換為與原處分具有相同實質及程序要件之其他行政處分。但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不得轉換:一、違法行政處分,依第117條但書規定,不得撤銷者。二、轉換不符作成行政處分之目的者。三、轉換法律效果對當事人不利者。羇束處分不得換為裁量處分。行政機關於轉換前應給予當事人陳述意見之機會。但有第103條之事由者,不在此限。

【評論主題】32.為協助下級機關或屬官統一解釋法令、認定事實、及行使裁量權,而訂頒之解釋性規定及裁量基準,在性質上屬於:(A)特別命令 (B)行政規則 (C)行政指導 (D)行政契約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159條本法所稱之行政規則,係指上級機關對下級機關,長官對屬官,依其權限或職權為規範機關內部秩序及運作,所為非直接對外發生法規效力之一般、抽象之規定。行政規則包括下列各款之規定:一、關於機關內部之組織、事務之分配、業務處理方式、人事管理等一般性規定。二、為協助下級機關或屬官統一解釋法令、認定事實、及行使裁量權,而定頒之解釋性規定及裁量基準。

【評論主題】31.行政程序法第 111 條有關行政處分無效之情形,下列哪一項不屬之?(A)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B)其他具有重大明顯之瑕疵者(C)不能由書面處分中得知處分機關者(D)內容對任何人均屬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111條行政處分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無效。一、不能由書面處分中得知處分機關者。二、應以證書方式作成而未給予證書者。三、內容對任何人均屬不能實現者。四、所要求或許可之行為構成犯罪者。五、內容違背公共秩序、善良風俗者。六、未經授權而違背法規有關專屬管轄之規定或缺乏事務權限者。七、其他具有重大明顯之瑕疵者。

【評論主題】26.下列何者非屬行政程序法明文規定之行政處分之附款? (A)期限 (B)條件 (C)負擔 (D)但書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第93條行政機關作成行政處分有裁量權時,得為附款。無裁量權者,以法律有明文規定或為確保行政處分法定要件之履行而以該要件為附款內容者為限,使得為之。前項所稱之附款如下:一、期限。二、條件。三、負擔。四、保留行政處分廢止權。五、保留負擔之事後付加或變更。

【評論主題】25.行政機關之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為下列何者?(A)法規命令 (B)行政規則 (C)一般處分 (D)行政處分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92條本法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評論主題】16. 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而予以行政裁罰之法源依據,下列何者錯誤?(A)法律 (B)法律明確授權之法規命令(C)自治條例 (D)自治規則

【評論內容】行政罰法第4條: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處罰,以行為時之法律或自治條例有明文規定者為限。行政罰法第5條:行為後法律或自治條例有變更者,適用行政機關最初裁處時之法律或自治條例。  但裁處之前法律或自治條例有利於受處罰者,適用最有利於受處罰者之規定。

【評論主題】47. 下列有關行政罰之敘述何者正確?(A) 因過失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不罰 (B)不知行政法規者應免除其處罰(C)行政罰法所稱之行為人必為自然人 (D)沒入屬行政罰

【評論內容】(A) 因過失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不罰 ---行政罰法§7I: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非出於故意或過失者,不予處罰。(採過失責任主義) xx(B)不知行政法規者應免除其處罰---行政罰法§8:不得因不知法規而免除行政處罰責任(禁止錯誤,行為人不得主張不知者不罪) xx(C)行政罰法所稱之行為人必為自然人 ---行政罰法§3:本法所稱之行為人,係指違反行政法義務行為之自然人、法人、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團體、中央或地方機關或其他組織。xx(D)沒入屬行政罰---行政罰法§1: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而受罰鍰、沒入或其他種類行政罰之處罰時,適用本法

。OO

【評論主題】21. 依司法院釋字第 636 號解釋,檢肅流氓條例中以「品行惡劣、遊蕩無賴」之規定,作為流氓認定之法律定義,與下列何種行政法原則不相符合?(A) 裁量權不得濫用原則 (B)法律明確性原則 (C)比例

【評論內容】釋字636號解釋文檢肅流氓條例....(略)第二條第三款關於霸佔地盤、白吃白喝與要挾滋事行為之規定,雖非受規範者難以理解,惟其適用範圍,仍有未盡明確之處,相關機關應斟酌社會生活型態之變遷等因素檢討修正之。第二條第三款關於欺壓善良之規定,以及第五款關於品行惡劣、遊蕩無賴之規定,與法律明確性原則不符。

【評論主題】三、在社會工作專業實務中,如何運用精神分析理論來解釋服務對象的各種問題行為或病態行為?(25 分)

【評論內容】法律保留原則:謂沒有法律授權行政機關即不能做成行政行為,憲法已經某些事項保留予立法機關,須由立法機關以法律加以規定。故在法律保留原則下,行政行為不能以消極的不牴觸憲法為已足,尚須有法律的明文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