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Glasser指出人類有五種基本需求,下列何者為非?(A)安全感(B)歸屬感(C)自由(D)權力。

【評論內容】現實治療需求理論:生存、愛與隸屬、權力、自由、玩/快樂口訣:現實生活中要生存完(玩樂)全(權力)靠立(愛與隸屬)志(自由)

【評論主題】在組成團體時,決定邀請成員進入團體最重要的篩選標準是:(A)成員所遭遇的問題 (B)文化背景上的考慮 (C)參與團體的動機 (D)成員的人際互動能力

【評論內容】篩選成員:依據團體成員的篩選標準,領導者盡可能篩選其參與團體的需求及目的與團體目標一致的成員,他們能從團體過程中獲益,也較不會干擾團體的有效進行。篩選管道可以透過與招募的潛在成員個別會談,了解該成員參加團體的意願、動機、對團體的了解、人格特質與人際互動模式,領導者也可藉此機會對團體做整體的說明,以此做為評估該成員是否適合參加團體的依據。(節錄自「團體諮商方案設計與實例」p.35,36)

【評論主題】23. 當學校的諮商人員由於個人的生活經驗,而影響到他的專業判斷,使他在處理個案時陷入了膠著的狀態,這種現象稱為?(A) 移情現象 (B) 反移情現象 (C) 主題干預 (D) 職業倦怠

【評論內容】

◎主題干預(theme interference):求詢(諮商)者在生活經驗中的未竟事宜,會影響求詢(諮商)者對於主題的推論,而產生負向情緒反應。

◎反移情則是諮商師經驗到「諮商師無意識地將正向或負向的願望、幻想、感覺指向或投射到個案身上,究其原因乃是諮商師個人未解決的衝突。」(Gladding,2006,p.38)

若諮商師缺乏覺察,表現出不適當的情感,不了解個人的信念、特質、態度、需要和未竟事務是如何滲透至關係中,失去客觀性,則會使治療效果不彰,可和督導討論、自我覺察找出反移情根源、個人接受分析等方式覺察自己對個案的反移情狀態。

會不會題目重點在於諮商者的"生活經驗"影響

【評論主題】14. 下列哪一個諮商理論學派,主張人一出生就受到五個遺傳的需求碼(自我保存、愛與隸屬、內在控制、自由獨立與快樂安寧)所驅使,每個人對這五個需求碼的要求強弱不一。每個人依據自己的特殊需求,會發展出個人

【評論內容】

自創口訣:現實 生活中要完   全      靠     立       志

     (現實)(生)存 (玩)樂 (權)力 愛與(隸)屬  (自)由

現實治療需求理論:生存、愛與隸屬、權力、自由、玩/快樂

【評論主題】27.下列關於高攻擊傾向學童社會認知歷程的敘述,何者正確?(A)對於他人的敵意線索不夠敏感(B)低估自己的行為對他人的敵對性(C)高估受害者的痛苦和可能的報復(D)對於利他行為的評價高於人際支配

【評論內容】

(A)對於他人的敵意線索不夠敏感 →非常敏感(B)低估自己的行為對他人的敵對性   (O)

(C)高估受害者的痛苦和可能的報復 →低估,才會去攻擊他人(D)對於利他行為的評價高於人際支配→低於 (?)

【評論主題】2. 設 x, y, z{0}, 且 x + y + z = 0, a = 2x, b = 2y, c = 2z, 試求=___(B)_____ 。

【評論內容】

是實施,不是禁止

【評論主題】2. 設 x, y, z{0}, 且 x + y + z = 0, a = 2x, b = 2y, c = 2z, 試求=___(B)_____ 。

【評論內容】

是實施,不是禁止

【評論主題】27. 由於資源分配上的差異,教育機會可能產生水平不均等和垂直不均等的問題。下列何者可能造成垂直不均等?(A)公立學校學雜費較私立學校低(B)在教育預算中調高高等教育經費(C)地方政府關閉或合併偏遠地

【評論內容】

垂直不均等-資源分配給各教育階段(ex:國小、國中、高中...)不平均

水平不均等-不同地區因為財務狀況不同所以不平均(ex:城鄉差距)

-----------------------------------------------------------------------------------

補充:

垂直公平-不相同待遇對待不相同特質 (立足點平等、補償性正義)

水平公平-相同待遇對待不相同特...

【評論主題】28. 「大抵童子之情,樂嬉遊而憚拘檢。如草木之始萌芽,舒暢之則條達,摧撓之則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明代王陽明的這段話含有何種兒童教育理念?(A)教育兒童應重視音樂

【評論內容】

題目的白話文:

「小孩子性情活潑,沒受慣拘束,活象初生的草木一般。別要壓制他,順著他的性子,他自然會生長發達起來,若是壓制拘束很了,他便不能夠生長。所以教育小孩子,也要象栽培草木一樣,不可壓制拘苦了他,要叫他心中時常快樂。自己自然曉得學好。」

王陽明

1.王守仁,字伯安,號陽明,明朝大儒。

2.主張凡萬物之理皆包含於人心之中,人性善。為學之道:自省體察心中之理

3.教育目的在致良知。格物(去掉因與外物接觸所產生的障蔽)致知(使良知功能完全展現)。

4.強調知行合一的求學方法,當良知可以實踐時,每個人都可成為聖人。

   (類似西方哲學家:蘇...

【評論主題】81.小明有一天感到緊張的時候,無意間做了深呼吸的動作,結果發現感覺就比較不緊張了,於是他之後每當緊張的時候,都會做深呼吸,以下何種概念最適合解釋此現象?(A)部分增強 (B)正增強(C)負增強 (D

【評論內容】

負增強:移除嫌惡刺激(緊張)→增加深呼吸的頻率

項目

          喜歡

討厭/嫌惡刺激

給予

  正增強

(使標的行為增加)

   處罰

(使標的行為減少)

移除

 剝奪、反應代價

(使標的行為減少)

    負增強

(使標的行為增加)

【評論主題】66.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後三年為高級中等教育,下列有關其內涵之敘述,何者正確?(甲)自願非強迫入學 (乙)免學費 (丙)公私立學校並行(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

【評論內容】

民國103年8月起,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分兩階段,其基本架構示意圖如圖1

前九年為國民教育,依「國民教育法」及「強迫入學條例」規定辦理,對象為6至15歲學齡之國民,主要內涵為:普及、義務、強迫入學、免學費、以政府辦理為原則、劃分學區免試入學、單一類型學校及施以普通教育。

後三年為高級中等教育,將推動制定「高級中等教育法」,對象為15歲以上之國民,主要內涵為:普及、自願非強迫入學、免學費、公私立學校並行、免試為主、學校類型多元及普通與職業教育兼顧。主要涵義如下:

一、普及:針對15歲以上之國民,提供均等之教育機會。

二、自願非強迫入學:本階段將提供足夠且多元就學機會,但尊重學生與家長的教育選擇及參與權,不強迫入學。受...

【評論主題】37.下列何項不包含在高風險家庭評估因素中?(A)家中兒童少年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罹患精神疾病、酒癮、藥癮並未就醫或未持續就醫(B)單親且經濟弱勢,且主要照顧者無力有效解決孩子的情緒管理或有管教困難(C)

【評論內容】

高風險家庭 (關鍵:使兒童少年未獲適當照顧)1.家庭成員關係紊亂或家庭衝突:如家中成人時常劇烈爭吵、無婚姻關係帶年幼子女與人同居、頻換同居人,或同居人有從事特種行業、藥癮、酒癮、精神疾病、犯罪前科等。2.家中兒童少年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從事特種行業或罹患精神疾病、酒癮、藥癮並未就醫或未持續就醫。3.家中成員曾有自殺傾向或自殺紀錄者,使兒童少年未獲適當照顧。4.因貧困、單親、隔代教養或其他不利因素,使兒童少年未獲適當照顧。5.非自願性失業或重複失業者:負擔家計者遭裁員、資遣、強迫退休等,使兒童少年未獲適當照顧。6.負擔家計者死亡、出走、重病、入獄服刑等,使兒童少年未獲適當照顧。資料來源(補充):高關懷學生...

【評論主題】15.召開轉銜會議屬於學生轉銜流程中的哪個階段? (A)列冊追蹤 (B)評估 (C)資料轉銜(D)輔導處遇。

【評論內容】

原就讀學校召開評估會議:決定轉銜學生名單

 時間點-「學生畢業前一個月」或「離校後、開學後未按時註冊一個月內」

現就讀學校評估是否召開轉銜會議:若召開,原就讀學校要派輔導人員參加。

一、列冊追蹤

原就讀學校針對校內曾接受介入性或處遇性輔導之學生,列入高關懷學生名冊。

二、評估

高關懷學生畢業一個月前,或「未畢業而因其他原因提早離校者」及「未按時註冊者」於離校或開學後一個月內,召開「評估會議」。評估會議是由高關懷學生名冊中,評估是否列為轉銜學生之會議。

三、通報

原就讀學校確定轉銜學生名單後,將轉銜學生之基本資料(不含輔導資料)上傳至「學生轉銜輔導及服務通報系統」

...

【評論主題】15.召開轉銜會議屬於學生轉銜流程中的哪個階段? (A)列冊追蹤 (B)評估 (C)資料轉銜(D)輔導處遇。

【評論內容】

原就讀學校召開評估會議:決定轉銜學生名單

 時間點-「學生畢業前一個月」或「離校後、開學後未按時註冊一個月內」

現就讀學校評估是否召開轉銜會議:若召開,原就讀學校要派輔導人員參加。

一、列冊追蹤

原就讀學校針對校內曾接受介入性或處遇性輔導之學生,列入高關懷學生名冊。

二、評估

高關懷學生畢業一個月前,或「未畢業而因其他原因提早離校者」及「未按時註冊者」於離校或開學後一個月內,召開「評估會議」。評估會議是由高關懷學生名冊中,評估是否列為轉銜學生之會議。

三、通報

原就讀學校確定轉銜學生名單後,將轉銜學生之基本資料(不含輔導資料)上傳至「學生轉銜輔導及服務通報系統」

...

【評論主題】29. 何倫的生涯類型理論中,除了六大職業興趣類型之外,還包含一些重要的輔助概念,下列何者正確?(A) 分化性指一個人人格特質發展或其所偏好職業環境的清晰程度,通常以生涯興趣量表上最高分者減最低分,分

【評論內容】適配性(congruence)指人格與環境的符合程度,人格與環境類型愈相似,表示適配型愈高(像是人格類型(S)在S工作環境中工作適配度是最高的)。適配性的高低可以預測個人的職業滿意程度、職業穩定性以及職業成就。

分化性(differentiation)指類型間的相對重要性程度,由何倫碼中最高分和最低分差距的決定值表示。差異性高的人所繪製出的側面圖是高峰低谷,反之則是較為平坦。

一致性(consistency)指類型彼此之間相似的程度,六個類型若是相鄰彼此之間具有較大的相似性,例如SAI,相對位置愈遠,心理相似性愈低,例如RS、IE等。(註一)

註一:金樹人。生涯諮商與輔導。台北:東華。 p.73-86

(A) 分化性指一個人人格特質發展或其所偏好職業環境的清晰程度,通...

【評論主題】22. 下列何者是符合團體輔導專業倫理的作法?(A) 鼓勵團體成員信任團體領導與伙伴,越能在團體中揭露自己,就越能從中獲得成長(B) 在團體的過程中隨時和成員共同討論團體規範,建立團體共識(C) 為了

【評論內容】

 保密的權利

《團體領導者倫理準則》:

1.團體領導者應明確地說明保密意味著什麼、為什麼它十分重要,以及具體實施保密的困難,以此保護團體成員。

2.團體領導者 應告知團體成員有關團體活動的紀錄,以及這些錄音將被如何使用。

3.保密是團體諮商中一個核心的倫理問題。不僅作為團體領導者被要求保守團體成員的秘密,而且還有責任讓團體成員們都懂得保守與團體有關任何秘密的必要性。

來源:《團體諮商輔導的專業倫理》

http://www.cga.gov.tw/GipOpen/wSite/public/Attachment/f1260778531695.pdf

【評論主題】3.教師在巡堂時發現廁所飄來一股燒塑膠的怪菸氣味,確認並非燒垃圾及其他 可能性,那麼廁所裡可能有人施用過哪項毒品?(A)搖頭九(B)大麻(C)K他命(D)快樂九

【評論內容】

K他命是一種短效的麻醉劑

經常是在世界各地的夜店,如舞廳、迪斯可、狂野派對場所內被人使用,使用後會使人對周圍環境失去警覺性。

K他命會破壞膀胱粘膜,可能導致膀胱縮小。患者會因此極度頻尿(一天30至50次),有些甚至排尿時劇痛,生活大受影響。

在台灣,K他命最受歡迎的吸食方式是,將其粉末放入一般的香菸後點燃吸食,俗稱「K菸」。此種吸食方式造成K他命氣味在空氣中四處逸散(類似的燃燒塑膠氣味)

資料來源:戒毒之毒品種類

【評論主題】21. 楊老師向輔導老師抱怨班上有位學生行為不檢,又不聽從導師的勸導。身為學校輔導老師,此時適宜採取的處理模式為何?(A) 提供個別諮商服務 (B) 提供諮詢服務(C) 提供團體治療服務 (D) 進行

【評論內容】

通常會先同理導師,並了解讓導師困擾的部分,針對該學生行為提供輔導策略(導師諮詢),若初級輔導幾次後狀況仍不見改善,才會請導師轉介至二級輔導(進行個別諮商or小團體)。

【評論主題】23. 當學校的諮商人員由於個人的生活經驗,而影響到他的專業判斷,使他在處理個案時陷入了膠著的狀態,這種現象稱為?(A) 移情現象 (B) 反移情現象 (C) 主題干預 (D) 職業倦怠

【評論內容】

◎主題干預(theme interference):求詢(諮商)者在生活經驗中的未竟事宜,會影響求詢(諮商)者對於主題的推論,而產生負向情緒反應。

◎反移情則是諮商師經驗到「諮商師無意識地將正向或負向的願望、幻想、感覺指向或投射到個案身上,究其原因乃是諮商師個人未解決的衝突。」(Gladding,2006,p.38)

若諮商師缺乏覺察,表現出不適當的情感,不了解個人的信念、特質、態度、需要和未竟事務是如何滲透至關係中,失去客觀性,則會使治療效果不彰,可和督導討論、自我覺察找出反移情根源、個人接受分析等方式覺察自己對個案的反移情狀態。

會不會題目重點在於諮商者的"生活經驗"影響

【評論主題】14. 下列哪一個諮商理論學派,主張人一出生就受到五個遺傳的需求碼(自我保存、愛與隸屬、內在控制、自由獨立與快樂安寧)所驅使,每個人對這五個需求碼的要求強弱不一。每個人依據自己的特殊需求,會發展出個人

【評論內容】

自創口訣:現實 生活中要完   全      靠     立       志

     (現實)(生)存 (玩)樂 (權)力 愛與(隸)屬  (自)由

現實治療需求理論:生存、愛與隸屬、權力、自由、玩/快樂

【評論主題】27.下列關於高攻擊傾向學童社會認知歷程的敘述,何者正確?(A)對於他人的敵意線索不夠敏感(B)低估自己的行為對他人的敵對性(C)高估受害者的痛苦和可能的報復(D)對於利他行為的評價高於人際支配

【評論內容】

(A)對於他人的敵意線索不夠敏感 →非常敏感(B)低估自己的行為對他人的敵對性   (O)

(C)高估受害者的痛苦和可能的報復 →低估,才會去攻擊他人(D)對於利他行為的評價高於人際支配→低於 (?)

【評論主題】16. 學校效能(Effectiveness)與效率(Efficiency)的概念並不相同,學校行政運作卻必須兼具,始能讓學校成員獲得滿足及達成學校教育目標。為了讓學校行政運作維持穩定的發展,有關學校

【評論內容】

●彼得杜拉克在《有效的管理者 TheEffective Executive》一書中表示,效率是以正確的方式做事(Do the thing right),而效能則是做正確的事(Do theright thing)。效率和效能不應偏廢,但這並不意味著效率和效能具有同樣的重要性。我們當然希望同時提高效率和效能,但在效率與效能無法兼得時,我們首先應著眼於效能,然後再設法提高效率。

 

●效率是指以最少的投入(包括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得到最大的產出(成果),也就是想辦法把該做的工作或者交付的任務做好,著重於方法;而效能指的是那些工作或任務必須能幫助組織達成目標,選擇對的工作或任務,著重於結果。

 

彼得杜拉克認為效能比效率還重要,也就是工作或任務的首要目的就是達成組織目標。但是如果目標達成了,而過程中花費過多的耗損與成本,則達成此項組織目標也不盡完美。

【評論主題】35. 下列何者不屬於基本情緒(basic emotions)?(A) 快樂(happiness) (B) 羞恥(shame)(C) 驚訝(surprise) (D) 難過(sadness)3

【評論內容】

六種基本的情緒,可以從腦筋急轉彎的角色去記,

樂樂(高興) 怒怒(生氣憤怒) 憂憂(難過悲傷)  厭厭(噁心) 驚驚(恐懼)  再多記一個"驚訝"

【評論主題】27.綜合學習領域的評量中,「呈現活動中有趣、生動和令人振奮的經歷」較符合下列何種原則?(A)避免壓力、樂於學習 (B)整體及多元的觀點(C)鼓勵性質、過程導向 (D)形成性評量

【評論內容】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評量原則(1)評量原則:整體及多元的觀點: (A)展現課程多樣而豐富的面貌。 (B)反應課程規劃的意義。 (C)提供對日後課程與教學修訂有用的訊息。 (D)評量與教學相互結合。 (E)評量者使用家長、學習者及一般人能了解的語言,描述學習者的表現,而非將評量簡約為分數。 (F)提供策劃、準備與執行等各方面充裕的時間。避免壓力、樂於學習: (A)不製造影響學習者表現的壓力。 (B)建立每個學習者都有機會成功的情境。 (C)對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習者都能提供成功的機會。 (D)以不引起壓力的方式仔細觀察學習者。 (E)引導學習者樂在學習。鼓勵性質、過程導向: (A)評量者試圖了解學習者參與活動時有那些獨特經驗。 (B)呈現活動中...

【評論主題】41. 下列有關孩童分離焦慮之描述,何者為真:(A)通常是一出生後,即會出現 (B)通常在6-18 個月之間強度最高 (C)通常在30-48 個月之間強度最高 (D)通常在60-72 個月之間強度最高

【評論內容】

分離焦慮症(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簡稱SAD)在精神醫學的診斷系統中,被歸類為兒童或青少年時期的疾患。主要的特徵是離開家裡或離開所依附對象(例如父母親)時,會產生過度的焦慮。參考資料:認識「分離焦慮症」 李亦欣、陳信昭 

重點節錄如下:1.焦慮程度超過相同發展水準的人,且焦慮情形持續至少四週以上。2.初次發作於十八歲以前。

3.分離焦慮症在兒童期最常見的初次發作年齡為7歲或8歲,在青少年則為10歲至11歲。兒童期的分離焦慮症可能會發展為其他焦慮疾患(例如懼曠症),且約有三分之一的個案在初次發作後的幾個月內,會出現憂鬱症狀。

4.在分離焦慮症的盛行率方面,大多數研究顯示,整體而言約有4 ~ 5 % 的兒童與青少年會出現分離焦慮症狀,其中以兒童的罹患率比青少年稍高,男女比例則無顯著差異。但家庭的社經地位會有影響,低社經地位家庭的孩童有較大的罹患機率。

【評論主題】37. 下列何種類型的兒童,較適宜轉介參與諮商團體活動?(A)受虐經驗嚴重影響生活但未接受過個別諮商的兒童(B)正處於高度心理危機狀態的兒童,例如自殺 (C)思考混亂者(幻覺或妄想)兒童 (D)具有手

【評論內容】

題目的意思是說較適宜參加團體輔導喔~

具有手足衝突議題之兒童可藉由小團體成員互動中學習如何與他人相處

其他選項似乎較適合個別諮商

以上為個人看法

【評論主題】28. 國祥籃球比賽中,射進了兩球,但也失誤了一球。比賽過後,國祥一直自責自己失誤,造成球隊落敗。依據Beck的觀點,國祥可能犯了下列哪一種認知扭曲?(A)二分法思考(Dichotomous Thin

【評論內容】關鍵在於「射進了兩球,但也失誤了一球」但國祥卻選擇性地只看見自己的失誤,因此選擇性摘要會是較恰當的答案。過度類化有點像是「牽拖」,但題目中並無出現其他牽拖的想法(ex:我就是個老鼠屎)

【評論主題】61.提出中體西用說的學者是:(A)康有為;(B)張之洞;(C)蔡元培;(D)梁啟超。

【評論內容】

(D)梁啟超-「中西兼通說」強調中學與西學應等量齊觀,兼容並蓄。        論女子教育,提倡男女平等受教機會,主張剷除「智男而愚婦」的封建觀念。

【評論主題】171.英國學者哈格雷夫斯(D. Hargreaves)曾經過長期觀察,提出中小學教師的非正式團體規範,下列何項不屬於其所提出的教師非正式團體規範?(A)教室自主;(B)平凡的規範;(C)忠於同事;(

【評論內容】

英國學者哈格裏夫斯(D.Hargreaves)一方面注意到基於理性、反映社會控制和工作要求的工具性維度的重要性,一方面也注意到反映良好人際關係維持和社會融合的情感性維度的重要性,從而基於這兩個維度構建了分析學校文化的基本模型,區分了四種不同類型的學校文化:[8]

第一,傳統型:要求高-融洽度低的學校。其學校特徵主要是極度重視學生考試成績,師生壓力大、注重傳統規範、常規嚴謹有序、  人際關係疏離、校內競爭性強、領導專權甚至獨裁。 第二,福利型:要求低-融洽度高的學校。其特徵主要是以育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對學生成績的要求不高,人際關係和諧融洽、民主管理。第三,溫室型:要求高-融洽度高的學校。其特徵主要是對學生成績的要求和群育成長的關注同樣重視、教師熱誠投入肯創新、人際關係密切。第四,紊亂型(求生者型):要求低-融洽度低的學校。其特徵主要是學業和成長性差、期望和要求低、人際關係疏離、士氣低落、效能低、危機大、掙扎求生存、枯燥乏味

【評論主題】27. 有關學生中途輟學之處理,下列何者為不正確:(A)未經請假、不明原因未到校上課應列為中輟生 (B)學生未到校三日應行通報並輔導入學 (C)應通報主管教育行政機關 (D)鄉(鎮、市、區)強迫入學委

【評論內容】

中輟生類別:                    

第一類:未經請假未到校上課達三日以上之學生;

第二類:學期開學未到校註冊達三日以上之學生 (含新生未入學);

第三類:轉學時未向轉入學校報到達三日以上之學生;

第四類:其他原因失學者。

【評論主題】12.焦點解決短期心理治療(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重視將輔導目標放在運用學生個人的資源,來協助他們改變,因此下列哪一類問話方式是SFBT 常用到的技巧? (A)

【評論內容】

主要程序為:訂約、評估、制定目標、干預和服務結束。

以量度式問句、因應式問句、例外式問句、奇蹟式問句,這四種典型問句來引導程序。

量度式問句(scaling questions):有助於案主確定目標類型。

因應式問句(coping questions):主要為增強案主的正向因應之能力。

例外式問句(exception questions):消除問題焦點,協助案主發現自身可以解決問題之能力。

奇蹟式問句(miracle questions):激勵案主,以達到案主理想之狀態。 

優勢

1.可以運用於各種情境之中。(例如:藥物和酒精濫用、廣場恐怖症、青少年行為問題、飲食失調等等)

2.強調案主之優勢與積極。

3.著重和案主討論解決而非問題。

限制

1.未能將注意力放置於案主之多樣性上,將注意力集中於案主之行為,而忽略其情感。

2.著重於技巧之運用,而忽略專業人員和案主之間的互動。

參考資料:焦點解決短期治療

【評論主題】2. 設 x, y, z{0}, 且 x + y + z = 0, a = 2x, b = 2y, c = 2z, 試求=___(B)_____ 。

【評論內容】

是實施,不是禁止

【評論主題】2. 設 x, y, z{0}, 且 x + y + z = 0, a = 2x, b = 2y, c = 2z, 試求=___(B)_____ 。

【評論內容】

是實施,不是禁止

【評論主題】2. 設 x, y, z{0}, 且 x + y + z = 0, a = 2x, b = 2y, c = 2z, 試求=___(B)_____ 。

【評論內容】

是實施,不是禁止

【評論主題】Glasser指出人類有五種基本需求,下列何者為非?(A)安全感(B)歸屬感(C)自由(D)權力。

【評論內容】現實治療需求理論:生存、愛與隸屬、權力、自由、玩/快樂口訣:現實生活中要生存完(玩樂)全(權力)靠立(愛與隸屬)志(自由)

【評論主題】在組成團體時,決定邀請成員進入團體最重要的篩選標準是:(A)成員所遭遇的問題 (B)文化背景上的考慮 (C)參與團體的動機 (D)成員的人際互動能力

【評論內容】篩選成員:依據團體成員的篩選標準,領導者盡可能篩選其參與團體的需求及目的與團體目標一致的成員,他們能從團體過程中獲益,也較不會干擾團體的有效進行。篩選管道可以透過與招募的潛在成員個別會談,了解該成員參加團體的意願、動機、對團體的了解、人格特質與人際互動模式,領導者也可藉此機會對團體做整體的說明,以此做為評估該成員是否適合參加團體的依據。(節錄自「團體諮商方案設計與實例」p.35,36)

【評論主題】47. 下列哪一個是存在主義治療者的論點?(A)自由是被受限於潛意識的力量、非理性的驅力與過去的經驗(B)我們對於促成自己的處境有選擇的自由(C)自由是被社會文化條件所侷限(D)自由選擇是人的權力,所

【評論內容】

存在主義基本層面 (Corey8 ch6)

1.自我覺察的能力

2.自由和責任

3.追求自我認同以及他人的關係

4.意義的追尋

5.焦慮是一種生存的狀態

6.覺察死亡與無存

【評論主題】小王說:「除非我在考試中得到100分,不然我就是失敗。」上述的描述為認知扭曲中的過度概括。(A)O (B)X

【評論內容】是哦。二分化的思考(=極端化思考):思考或解釋事情時,採全或無(all-or-nothing),或用「不是…就是…」(either/or)的方式極端地分類。例如:如果我考試沒有第一名,我就是失敗的。

【評論主題】下列哪一組配對是錯誤的?(A) Multimodal therapy-Arnold Lazarus(B) 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

【評論內容】(A)多重模式治療法Multimodal therapy:Arnold Lazarus (B)眼球運動治療減敏技術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 Francine Shapiro

【評論主題】五、用 Horner’s method 計算多項式的方法為請設計一程式,傳入引數 x、N、ai , i=0,1,2,…,N,回傳函數和導數值。(20 分)

【評論內容】守恆概念的發展階段橫跨「前運思~具體運思」兩時期,每個階段都有一個發展任務則題幹給「兒童約在哪個階段發展「守恆概念」」意旨為是從何時開始發展的,因此選擇前運思。若是題幹為「何時發展完成」則選擇具體運思期。

【評論主題】2. 設 x, y, z{0}, 且 x + y + z = 0, a = 2x, b = 2y, c = 2z, 試求=___(B)_____ 。

【評論內容】

是實施,不是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