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35 企業界的心理測量最常被研究的評等量尺之一就是「行為定錨評等量尺」(behaviorally anchored ratingscales,BARS),下列那一項並非 BARS 的主要特性?(A)定

【評論內容】

「行為定錨評等量尺」是由那些對工作要求最為熟悉的人來編製行為錨定等級體系,因此能夠比其他方法更準確地對工作績效進行評價。

【評論主題】四、某橋樑工程包含五個單元,各單元間無施作先後順序關係。每單元的施作項目包括A、B、C 三項作業,其中 A 為 B 的先行作業、B 為 C 的先行作業。若有一組施工團隊,則每單元的作業工時為 A:3

【評論內容】

開放性(Openness):指對新經驗、新事物或新觀念是否抱持好奇開放的態度?嚴謹性(Conscientiousness):指個人追求目標時,是否實事求是,精益求精?外向性(Extraversion):指在人際互動的主從傾向,是積極主動?還是退縮被動?親善性(Agreeableness):指對人際關係的基本預設,是互助?還是競爭?神經質(Neuroticism):指在情緒變化的穩定程度。

【評論主題】四、某橋樑工程包含五個單元,各單元間無施作先後順序關係。每單元的施作項目包括A、B、C 三項作業,其中 A 為 B 的先行作業、B 為 C 的先行作業。若有一組施工團隊,則每單元的作業工時為 A:3

【評論內容】

開放性(Openness):指對新經驗、新事物或新觀念是否抱持好奇開放的態度?嚴謹性(Conscientiousness):指個人追求目標時,是否實事求是,精益求精?外向性(Extraversion):指在人際互動的主從傾向,是積極主動?還是退縮被動?親善性(Agreeableness):指對人際關係的基本預設,是互助?還是競爭?神經質(Neuroticism):指在情緒變化的穩定程度。

【評論主題】35 企業界的心理測量最常被研究的評等量尺之一就是「行為定錨評等量尺」(behaviorally anchored ratingscales,BARS),下列那一項並非 BARS 的主要特性?(A)定

【評論內容】

「行為定錨評等量尺」是由那些對工作要求最為熟悉的人來編製行為錨定等級體系,因此能夠比其他方法更準確地對工作績效進行評價。

【評論主題】4 那一位心理學家定義心理適應不良為「經驗與自我間不一致的差距太大」?(A)羅吉斯(Rogers) (B)貝克(Beck) (C)佛洛伊德(Freud) (D)華生(Watson)

【評論內容】

ogers認為自我就是我們對自己的經驗感受。Rogers把自我分成兩個面相:實際我(actual self)、理想我(ideal self)。從實際我到理想我會是一個向上成長的歷程。

實際我:我現在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理想我:我希望我變成什麼樣的人。

【評論主題】23 下列對認知治療之敘述,何者正確?①認知三元組(cognitive triad)是指憂鬱患者對他人、世界和未來常持一種負向觀點 ②強調「專家-學生」之角色 ③認知治療係 1960 年代 Beck

【評論內容】

①認知三元組(cognitive triad)是指憂鬱患者對自我、世界和未來常 持一種負向觀點 ②強調「合作」之關係

【評論主題】26 下列那一項是常用的神經心理衡鑑測驗?(A)羅夏克墨蹟測驗(B)班達完形測驗(C)主題統覺測驗(D)明尼蘇達多重性格量表

【評論內容】

班達測驗是一種非文字測驗,於1930年由班達首創,用以研究有腦傷的兒童。

本測驗的內容包括九張印有不同形狀幾何圖形的卡片,測驗時將卡片依序出示受試者,要他把這些圖形抄畫在白紙上。

測驗手續至為簡單,但分析較為困難。

本測驗在臨床診斷上的運用甚廣,可用於(1)診斷腦傷及特殊學習缺陷,(2)智力的判定,(3)一般人格特質的診斷。

【評論主題】26 下列有關Holmes and Rahe(1967)的「生活事件(life event)」研究結果,何者敘述錯誤?(A)生活事件測量顯示壓力是作用於「人體上」,不是發生於「人體內」(B)該研究顯示

【評論內容】

生活事件對心身健康的影響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業已促進了醫學模式的轉變。 許多研究報告了生活事件與某些疾病的發生、發展或轉歸的相關關係。 可是,大多數這類研究的結果不盡一致,甚至相互矛盾。 原因是多方面的,生活事件的評定問題就是其中之一。

在研究生活事件評定的初級階段,人們只注重那些較重大的生活事件,因而只統計某一段時期內較大事件發生的次數。次數越多。 表示遭受的精神刺激越強。 這種評定方法非常簡單,不足之處是顯而易見的。 不同的生活事件引起的精神刺激可能大小不一,丟失一件衣物與經歷一場浩劫是不能等量齊觀的。 於是,人們相信,每種生活事件理應具有其“客觀”的刺激強度。

同一生活事件在不同的性別、年齡...

【評論主題】17 『肌肉抽搐、僵直與面部無表情』是下列何者的主要特徵?(A)多發性硬化症(B)帕金森氏症(C)阿茲海默症(D)杜雷氏症候群

【評論內容】四大動作病徵:靜止性顫抖、僵硬、動作遲緩、缺乏平衡感。

【評論主題】12 下列何者會威脅到成員在團體中做自我揭露,使團體處於不安全的狀態?(A)領導者做自我坦露以為示範(B)有人在團體中做垂直式的探詢(C)有人在團體中做水平式的探詢(D)領導者邀請成員分享個人的經驗

【評論內容】

Vinogradov 和 Yalom ( 1990 )將自我揭露分為垂直式與水平式兩種。垂直式自我揭露,是指有關個人隱私本身秘密性的深度,主要為有關個人過去或是在團體外實際生活等資料;水平式自我揭露,則指來自團體中當下的人際效應所作的個人自我揭露,主要有關個人對團體或他人之情感和態度 。

【評論主題】11 Yalom 在進行有關治療團體的療效因子研究時發現,最有助益的療效因子均指向人際與情感等向度。下列何者被歸類在較不受重視的療效因子?(A)家庭情境的重現(B)自我瞭解(C)凝聚力(D)普同感

【評論內容】

Yalom 提出十一個「療效因子」(therapeutic factors),這些因子是構成高效能治療方法的基礎,彼此間有很大的依存關係,但它們既不獨立存在,也不單獨發生作用。

這十一個療效因子包括:1.灌輸希望(Instillation of hope)2.普同感(Universality)3.傳達資訊(Imparting of information)4.利他主義(Altruism)5.原生家庭的矯正性重現(The corrective recapitulation of the primary family group)6.發展社交技巧(Development of socializing techniques)7.行為模仿(Imitative behavior)8.人際學習(Interpersonal learning)9.團體凝聚力(Group cohesiveness)10.傾洩(Catharsis)11.存在因子(Existential factors)

原生...

【評論主題】33 關於Piaget的道德發展理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他提出了三個發展階段:道德他律階段(heteronomous),道德自律階段(autonomous),以及內化階段(internalize

【評論內容】

  皮亞傑的道德發展兩期論:皮亞傑認為道德是規則體系構成的,兒童道德的實質或成熟的道德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對社會規則的理解和認識,一是對人類關係中平等、互惠的關心,這是公道的基礎。皮亞傑是第一個由真實的晤談及觀察(遊戲規則),定義兒童道德發展階段之心理學者,皮亞傑透過觀察資料並依據兒童是否能了解和應用規則而提出道德發展的理論將道德發展分為三階段: 一、無律期(Stage of anomy):

出生~4、5歲。 (一)此時幼兒的認知處於準備運思期,自我中心強,道德意識尚未發展,對任何規範均似懂非懂,其行為可謂「無規範」或「零規範」,故無法從道德觀點來評價幼兒行為。

(二)物權觀念尚未發展,屬「非道德行為」。Kohlbe...

【評論主題】30 以下關於人格測驗的敘述何者正確?(A)卡氏十六種人格測驗是採人格理論法編製而成(B)愛德華斯個人興趣量表是採因素分析法編製而成(C)明尼蘇答多項人格測驗是採經驗效標記分法編製而成(D)孟氏行為困

【評論內容】

卡氏十六種人格測驗採用系統觀察法、科學實驗法以及因素分析法;艾德華個人偏好量表(EPPS)是由美國心理學家Allen Edwars在1954年所發展並出版的,此量表示依據墨瑞(Murray)於1938年所提出的人格需求理論而設計;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驗中的題目提供受試者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每個題目作出:“是”與“否”的回答,若確實不能判定則不作答;孟氏行為困擾調查表是一九五○年由孟尼(R.L. Mooney)和高登(L.V. Gordon)所編。此調查表乃為便利諮商者和諮商人員間溝通而設計,嚴格說,並非一種測驗工具。國內之修訂本分為國民中學用、高中高職用及大專用三種,修訂者有胡秉正、何福田、周幸等,由中國行為科學社出版。測驗功能在了解受試者的困擾問題,以提供教師及輔導人員之參考。

【評論主題】27 標準參照測驗的信度可採以下那種方式計算?(A)柯恆(Cohen)的 K係數(B)克朗巴賀(Cronbach)的 alpha 係數(C)皮爾森(Pearson)的 r 係數(D)庫李(Kuder

【評論內容】

標準參照測驗的信度分析方法:內部一致性與柯恆k係數,只在乎精熟與否。

【評論主題】25 以下那一特質不屬於五大(Big Five)人格因素?(A)嚴謹性(conscientiousness)(B)外向性(extraversion)(C)神經質(neuroticism)(D)自主性(

【評論內容】

開放性(Openness):指對新經驗、新事物或新觀念是否抱持好奇開放的態度?嚴謹性(Conscientiousness):指個人追求目標時,是否實事求是,精益求精?外向性(Extraversion):指在人際互動的主從傾向,是積極主動?還是退縮被動?親善性(Agreeableness):指對人際關係的基本預設,是互助?還是競爭?神經質(Neuroticism):指在情緒變化的穩定程度。

【評論主題】14 以下那一測驗以同等的社會認可度的題目配對出題?(A)梅布類型指標(B)加州心理調查表(C)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D)愛德華斯個人興趣量表

【評論內容】

EPPS的主要特點在於採用強迫選擇去控制社會贊許性。所謂社會贊許性指的是題目內容受社會輿論贊許和反對的程度。被試往往傾向於對那些受社會贊許的題目作肯定回答,對不受社會贊許的題目作否定回答。例如,“我喜歡對我的朋友忠實”一題,大多數被試會作肯定回答,因為這符合社會規範,社會贊許性較高。這種社會贊許性可能會使被試隱瞞內心的真實想法去迎合社會道德,而不真實地作答。為了控制社會贊許性的影響以提高測驗的有效性,愛德華採用了強迫選擇法來編製問卷。強迫選擇法即要求被試在兩個(或多個)具有相同社會贊許性而又測不同特質的題目(陳述、短語或辭彙)之間作一個選擇,每對題目可能是同樣受稱許的,也可能是同樣不受稱許的,兩者不可兼選,必須將最符合自己情況的陳述選出來。

【評論主題】18 假設智力測驗X的信度0.91,且平均數100,標準差15,某考生測得分數110,以下有關該考生真分數的陳述,何者正確?(A)有 68 %的機率會落在 105.5 – 114.5 之間(B)有68

【評論內容】

1-0.91再開根號=0.3

測量標準誤=15×0.3=4.5

 

68%信賴區間=110±4.5

95%信賴區間=110±4.5×2=101~110

99%信賴區間=110±4.5×3

【評論主題】34 鼓勵精熟以及避免習得無助的介入方式與下列何者關係最密切?(A)公眾自我(B)迴饋增強(C)再歸因訓練(D)民主式管教

【評論內容】

有習得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的學生通常最易做將成功歸因於努力,將失敗歸因為能力不夠

【評論主題】39 下面那種統計方法最常用來計算測驗的重測信度?(A)二系列相關 (B)點二系列相關 (C)等級相關 (D)積差相關

【評論內容】

再測信度也叫重測信度,是指將同一試卷在相同的條件下對同一組考生先後實施兩次,兩次測評結果的相關係數。

計算兩次施測的相關係數。可採用皮爾遜積差相關公式的變式表示:

  

  式中x1 、x2為同一被試者的兩個分數,、為兩次測驗的平均分數,S1 、S2為兩次測驗的標準差。N為被試的人數。

參考文獻

1. 王孝玲.高等師範院校教材教育測量 (修訂版).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08月第2版.

2. 邱章樂.思維命題與測量.中國文史出版社,2004.12.

 

【評論主題】21 家庭系統治療師強調家庭才是問題解決的專家,因而採取合作、好奇與加入的態度進行家族會談,此乃屬於那一項?(A)第一序改變 (B)第二序改變 (C)第一序控制論 (D)第二序控制論

【評論內容】

雙重束縛的負向回饋,不僅造成既有問題(孩子未能自動自發)未得解決, 反而衍生新的問題(孩子的矛盾心理與身心衝突)。控制論的負向回饋概念對心理治療的重要貢獻在於將行為脈絡化,脈絡性概念不僅使症狀當事人得以除罪化,另外家庭系統亦開始分擔改變的責任。延續Batson等人針對家庭回饋系統 所做研究的結果發現,家族治療的心理師與 MRI研究團隊將系統控制論的回饋 概念應用在心理治療中,因而出現許多維持家庭系統恆定控制的隱喻,如負向回 饋、穩定、尋求變化但又抗拒變化等概念,而成為理解家庭組織關係及訊息內容溝通的重要基礎(Anderson,1997/2008)。在原始的控制論中,均衡與恆定乃是理解系統自我維持的重要概念。心理治療的目標,乃...

【評論主題】4.某試題在進行試題分析時,發現高分組答對該題的百分比為.90,低分組答對該題的百分比為.70,則請問該題的難度為?(A)0.60(B) 0.70(C) 0.80(D) 0.90

【評論內容】此題題目有誤,正確題目如下:4.某試題在進行試題分析時,發現高分組答對該題的百分比為.90,低分組答對該題的百分比為.70,則請問該題的難度為? (A)0.60(B) 0.70(C) 0.80(D) 0.90

【評論主題】四、某橋樑工程包含五個單元,各單元間無施作先後順序關係。每單元的施作項目包括A、B、C 三項作業,其中 A 為 B 的先行作業、B 為 C 的先行作業。若有一組施工團隊,則每單元的作業工時為 A:3

【評論內容】

開放性(Openness):指對新經驗、新事物或新觀念是否抱持好奇開放的態度?嚴謹性(Conscientiousness):指個人追求目標時,是否實事求是,精益求精?外向性(Extraversion):指在人際互動的主從傾向,是積極主動?還是退縮被動?親善性(Agreeableness):指對人際關係的基本預設,是互助?還是競爭?神經質(Neuroticism):指在情緒變化的穩定程度。

【評論主題】四、某橋樑工程包含五個單元,各單元間無施作先後順序關係。每單元的施作項目包括A、B、C 三項作業,其中 A 為 B 的先行作業、B 為 C 的先行作業。若有一組施工團隊,則每單元的作業工時為 A:3

【評論內容】

開放性(Openness):指對新經驗、新事物或新觀念是否抱持好奇開放的態度?嚴謹性(Conscientiousness):指個人追求目標時,是否實事求是,精益求精?外向性(Extraversion):指在人際互動的主從傾向,是積極主動?還是退縮被動?親善性(Agreeableness):指對人際關係的基本預設,是互助?還是競爭?神經質(Neuroticism):指在情緒變化的穩定程度。

【評論主題】四、某橋樑工程包含五個單元,各單元間無施作先後順序關係。每單元的施作項目包括A、B、C 三項作業,其中 A 為 B 的先行作業、B 為 C 的先行作業。若有一組施工團隊,則每單元的作業工時為 A:3

【評論內容】

開放性(Openness):指對新經驗、新事物或新觀念是否抱持好奇開放的態度?嚴謹性(Conscientiousness):指個人追求目標時,是否實事求是,精益求精?外向性(Extraversion):指在人際互動的主從傾向,是積極主動?還是退縮被動?親善性(Agreeableness):指對人際關係的基本預設,是互助?還是競爭?神經質(Neuroticism):指在情緒變化的穩定程度。

【評論主題】16 家庭暴力防治法所規定之「通常保護令」,有效期間為多久?(A)一年以下,若有延長,為一年以下,並以一次為限(B)一年以下,若有延長,為半年以下,並以一次為限(C)二年以下,若有延長,為半年以下,並

【評論內容】

家庭暴力防治法自87年公布施行,其間歷經4次修正,為使相關機關及實際執行工作人員順利推展家庭暴力防治工作,經參酌其他國家之經驗,並衡酌我國國情,完成本次修法,期周延法治,尊重多元文化,保障人民身心安全,除增訂恐怖情人條款(修正後條文第六十三條之一)外,修正重點包括: 一、延長通常保護令效期,並取消延長次數的限制:將現行通常保護令最長1年的效期,修正為2年,同時也取消保護令僅能延長1次的規定。修法後,通常保護令的有效期間是2年以下,延長保護令的聲請,每次延長也是2年以下,且不受次數限制。保護令效期的修正,主要是保護令制度實施幾年後經檢討,實務界反應對長期遭受家庭暴力而有習得無助感的被害人而言,1年效期的保護令是很不足夠的,加害人往往因保護令到期而再度對被害人施暴,也讓被害人對保護令感到失望而卻步,不再求助。這次保護令效期的修正,確實可以讓實務處遇的執行以及被害人身心的復原有較充裕的時間。

【評論主題】18 迄今有關不同治療模式的療效問題,由Wampold(1997)所進行的後設分析發現:(A)個人中心學派的療效優於心理動力學派(B)心理動力學派的療效優於個人中心學派(C)認知行為學派的療效優於折衷

【評論內容】

18 迄今有關不同治療模式的療效問題,由Wampold(1997)所進行的後設分析發現:

(A)個人中心學派的療效優於心理動力學派

(B)心理動力學派的療效優於個人中心學派

(C)認知行為學派的療效優於折衷學派

(D)沒有一種治療模式是優於其他模式的

【評論主題】12 下列何者不屬於Deutsch 和Farber 所共同發現的,會令諮商師倍感壓力的當事人行為?(A)對諮商師陳述其自殺的意圖(B)延後結案(C)對諮商師表現冷淡(D)提前結案

【評論內容】

Deutsch 和 Farber 的研究中顯示諮商師在面對個案陳述自殺相關內容時,受到 的威脅感勝過其他會談的主題與內容(引自黃政昌,2003,頁 37)。諮商師在 這樣的威脅感之下,很可能對其本身在諮商工作或者諮商室以外的生活造成影 響。

--悲傷剝奪概念簡介:談諮商師的悲傷剝奪經驗

【評論主題】31 面對在諮商過程中透露出自殺意圖的當事人,此時採行何種處理方式最合適?(A)與當事人談論他對自殺的感覺和想法(B)不露痕跡地估算當事人實際採取自殺行動的可能性(C)告知當事人保密原則的界線(D)同

【評論內容】處理自殺個案時諮商員沒時間去估算甚麼可能了,他已經透露有自殺想法,就要針對當事人的自殺想法、感受去工作。

【評論主題】21 金樹人(1997)以「苦集滅道」與「開示悟人」架構生涯諮商的歷程,其中的「集」是指:(A)確知痛苦的來源(B)消除痛苦的修練(C)認清痛苦是什麼(D)確定痛苦之可治

【評論內容】

理論治療部分:金樹人的生涯定義

佛學修行的基本架構:苦、集、滅、道第一諦-苦:「為果之苦」,認清痛苦是什麼第二諦-集:「為因之苦」,認清痛苦的來源第三諦-滅:「為果之滅」,認清痛苦之可治第四諦-道:「為因之滅」,消除痛苦的修練

生涯輔導與諮商的歷程模式:以「苦、集、滅、道」為經「開、示、悟、入」為緯

【評論主題】38 下列那一個治療師最有反智傾向?(A)Freud (B)Jung (C)Perls (D)Michael White

【評論內容】

柯爾曼在〔青少年社會〕(The Adolescent Society, 1961)一書中,說明研究美國中西部十所高中學生次文化的結果。他指出學生次文化與成人社會的價值與目標明顯不同,從實證資料分析可知:在高中生的同儕價值取向中,男生重運動明星,女生重人緣好與活動的領導者。顯示青年學生並未把學業成就列為決定同儕地位最優先的考慮,這種背離知識成就的價值取向,即所謂的「反智主義」(anti-intellectualism)。

【評論主題】有關 Adler 治療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自卑感並非脆弱或病態,它可以是創造的泉源(B)對人採整體與系統的觀點(C)諮商師主要靠晤談蒐集當事人資料,不使用問卷(D)治療一開始就應訂出治療計畫或

【評論內容】Coery課本p.124:阿德勒學派諮商員是主動的,他們在第一次會談時,會提供談話架構並幫當事人界定出自己的目標。

【評論主題】【題組】9. 垂涎三尺:

【評論內容】D應該是認知功能失調的信念與假設

【評論主題】6. 坎「坷」:

【評論內容】C錯是在於理情的無條件接納雖然與個人中心的無條件積極關注接近,拒絕評價當事人、接受人是不完美的,但樂於面質對方非理性想法語自我挫敗行為。

【評論主題】【題組】8. 遜色:

【評論內容】當代女性主義心理學對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回應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女性主義心理學回應了阿德勒對“男尊女卑”的父權製文化傳統的批判,主張建立性別平等的社會文化製度。 女性主義心理學認為,性別不平等並不是由於男女兩性天然的生理差異所致,而是社會文化建構的結果。 第二,女性主義心理學回應了阿德勒有關“性別合作”的觀點,倡導兩性在社會、家庭、工作中進行友好合作和有效分工。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認為,健康的人應以高度的社群情懷來處理人生的三大任務,並在此過程中踐行性別平等與性別合作的觀點。 當代女性主義心理學認為,在人類生活的所有領域都離不開兩性的合作,在科學研究中也應該有更多女性的參與。 第三,女性主義心理學回應了阿德勒對“女性劣勢”觀點的批判,主張應尊重女性的能力、情感和價值,重視女性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當代女性主義心理學認為,所謂女性劣勢是由男性社會的控制和壓制所致,如果給予其平等而充分的機會,女性在人類生活的絕大多數領域都將發揮和展現相當的能力水平,甚至在某些領域還會顯示出女性的獨特優勢。

【評論主題】【題組】 ⑵表 A 及表 B 雖是不同統計方法的結果,但兩者有何種關係存在?(10 分)

【評論內容】此題答案為A選項的原因應該是:如果成員能體驗道他們的行為、想法與感受不是就這麼發生,而是透過他們的選擇而來,他們比較容易選擇有效行為。所以,A選項有提到引導成員改變,正確說法應該是「引導成員選擇有效行為」。現實治療重視引導成員覺察,不是去改變成員。

【評論主題】【題組】 ⑵適性測驗的基本原理為何?(10 分)

【評論內容】考選部公佈的正確解答此題為D,不是A

【評論主題】四、某橋樑工程包含五個單元,各單元間無施作先後順序關係。每單元的施作項目包括A、B、C 三項作業,其中 A 為 B 的先行作業、B 為 C 的先行作業。若有一組施工團隊,則每單元的作業工時為 A:3

【評論內容】

開放性(Openness):指對新經驗、新事物或新觀念是否抱持好奇開放的態度?嚴謹性(Conscientiousness):指個人追求目標時,是否實事求是,精益求精?外向性(Extraversion):指在人際互動的主從傾向,是積極主動?還是退縮被動?親善性(Agreeableness):指對人際關係的基本預設,是互助?還是競爭?神經質(Neuroticism):指在情緒變化的穩定程度。

【評論主題】四、高雄公司於 20X1 年初分別以 1,800,000 元及 1,600,000 元買入 A、B 二種股票,均指定為備供出售金融資產。20X1 年底 A、B 股票之公允價值分別為 1,960,000

【評論內容】反應偏差是個人在回答試題時所用的方法或模式。這類方法或模式足以影響考試或測驗的效度,自然也不足代表個人的知識或能力。 對反應偏差的研究,由美國測驗及統計學家克隆巴哈(L.J. Cronbach, 1916~)於一九四○年代開始檢查成就測驗時,發現「漏答」不能確知是非題答案者,得分低於「猜答」者,此種情形見於答對即計分的方式中。在倒扣的計分方式中,而「是非」與「正誤」的題目不等時,便不知如何選擇。在其後續的研究中,克氏發現有些受試者習慣於答「是」,有些則否,即各人的選擇模式殊異,不過能力低者「猜答」的較多。此後又發現在人格測驗和有社會期望性的測驗,反應偏差最常出現。即使將測驗的信度與效度提高至最高標準,反應偏差依然會出現

【評論主題】【題組】 ⑶丙公司取得政府低利貸款之補助利益,應於何期間攤銷認列為利益?每年應攤銷之金額?(8 分)

【評論內容】效標效度,就是考查測驗分數與效標的關係,看測驗對我們感興趣的行為預測得如何。C似乎沒提到成績

【評論主題】【題組】 ⑵沿第⑴小題,假設臺北公司得知該現金產生單位之不動產、廠房及設備於 20X3 年底的公允價值為 555,000 元,估計出售成本為 15,000 元。計算臺北公司 20X3 年底對該現金產生

【評論內容】效度之所以能概化,是因為不同職業類別工作表現是否優良,大部分決定於某些共同的核心認知技能。由於不同職業類別都有共同的核心認知技能,因此,甲種職業甄選測驗,在建立效度時,只要取樣夠廣泛,樣本數夠多,其效度也能適用到同性質之乙種職業甄選,這種情形即是效度概化。

【評論主題】【題組】⑷各電容器上之儲存能量分別為若干。(20 分)

【評論內容】這題有誰會解?

【評論主題】三、甲起訴請求乙給付貨款,第一審法院為甲敗訴之判決,甲不服提起第二審上訴。第二審法院審理後,廢棄第一審判決,為甲勝訴之判決,並依甲之聲明,為命甲預供擔保而准許假執行之宣告,乙不服提起第三審上訴。第三審

【評論內容】此題的題目不完整!!正確題目:對Ellis 的理情行為治療的四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1.自由聯想。2.當移情作用在治療時發生,治療師告訴當事人移情是不理性的信念。3.強調夢的分析。4.偏重勸說及強調哲學分析。

【評論主題】三、紫外線如何造成 DNA 傷害及修護的方式。(14 分)

【評論內容】Eills的治療主要是培養當事人更實際的生活哲學,減少當是人的情緒困擾和自我挫敗行為。課本沒提到曾進社會利益這部分。

【評論主題】四、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認為依日常生活慣性而建立起來的信念,只是一種「經驗思維」(empirical thinking),而非「反省思維」(reflective thin

【評論內容】超個人心理學的建構是從理論開始,試圖將心理學的範疇擴大到具有超越性和神聖性的部分,把各種世界靈性智慧的傳統與現代心理學結合起來。從這種角度出發的觀點必然是全人性、高度重視靈性的層次、從深度的心理觀點看身心靈與整個大環境的呼應。超個人心理治療實務的原則,讓我們看見心理工作放入靈性架構之後,可以有多麼含融、多面向、充滿意義的樂觀展望。誠如布蘭特.寇特萊特 所言:「超個人心理學站在獨特的位置,是唯一能整合、涵蓋人類所有經驗的心理學取向。」

【評論主題】37當女生表現過於喧嘩、吵鬧、攻擊行為時,總會被譴責或處罰,而當他們是有禮貌的、服從時就會被獎勵,女生因此學習到合宜的性別角色行為,這是下列哪一個理論所強調的?(A)心理生物社會觀點(psychobi

【評論內容】

  性別社會化的過程在整個人生中是持續不間斷的,以單一的理論無法周全的解釋個體的性別角色發展,在性別角色的發展過程中,由於看法的不同因而有各種不同理論的探討,以下將介紹幾個知名的理論與背景,以助我們瞭解個體是如何發展性別角色並將其社會化。

一、生物學理論

Money與Ehrhardt的生物社會論

1.性別分化與性別角色發展概觀

生物和社會因素是相互作用的

2.生物因素對性別角色發展之影響的證據

(1)遺傳的影響(2)荷爾蒙的影響

3.社會標籤影響的證據

(1) Money認為18月至3歲是建立性別認定的關鍵期

(2)早期社會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