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7. 下列關於稱謂的說明,何者正確?(A)「世兄」、「仁兄」是對陌生男子的尊稱 (B)「足下」、「殿下」是公務人際往來的自稱(C)「內子」、「外子」是家居生活中夫妻間的互稱 (D)「諸父」、「諸母」是

【評論內容】

(A)世兄-稱世交、晚輩或老師的兒子。/仁兄-對同輩友人的尊稱。

(B)足下-古代下對上或同輩相稱的敬辭。/殿下-對太子及諸王的尊稱。

(C)內子-對他人稱自己的妻子。/外子-婦人對人自稱其夫。資料來源:https://dict.revised.moe.edu.tw/index.jsp

【評論主題】9. 依現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之規定,何者不是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的任務?(A)發展學校本位課程 (B)審議學校課程計畫 (C)進行課程評鑑 (D)審查個別班級教師使用之自編教材。

【評論內容】3.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應掌握學校教育願景,發展學校本位課程,並負責審議學校課程計畫、審查全年級全校且全學期使用之自編教材及進行課程評鑑等。參考資料:(p.35 柒、實施要點)https://www.naer.edu.tw/upload/1/16/doc/288/%E5%8D%81%E4%BA%8C%E5%B9%B4%E5%9C%8B%E6%95%99%E8%AA%B2%E7%A8%8B%E7%B6%B1%E8%A6%81%E7%B8%BD%E7%B6%B1.pdf

【評論主題】10. 依照 Chin 與 Benne 之觀點,學校教育變革透過進修研習提升成員專業,形成組織共同文化,使成員產生變革的動機,此做法最接近哪一種變革策略的運用?(A)實證理性 (B)規範再教育 (C)

【評論內容】規範再教育策略(normative—reeducative strategies):認為必須要透過再教育的過程,形成組織成員共同的規範,使組織產生自我更新的動機,塑造積極的組織文化,如此興革才會成功。參考資料:(p.3(三) 從興革策略探究新住民語文教育之執行策略 Chin 與 Benne(1967)對於興革策略的分類,歸納以下三類:)http://www.ater.org.tw/journal/article/10-5/free/09.pdf

【評論主題】2. 王老師上課時發現小夫拿立可白修正帶在課桌上塗鴉,他想要採用「邏輯後果」(logical consequences)來代替處罰。下列哪種做法比較適切?(A)請全班同學跟小夫一起討論怎樣避免有人在課

【評論內容】

有一篇未來Family的文章可以參考!

https://www.wonder.mobi/wd_app/news_detail_mobile.php?id=N2019070310541220717自然後果VS邏輯後果邏輯後果的4R條件釐清誰是問題的主人

【評論主題】7. 下列關於稱謂的說明,何者正確?(A)「世兄」、「仁兄」是對陌生男子的尊稱 (B)「足下」、「殿下」是公務人際往來的自稱(C)「內子」、「外子」是家居生活中夫妻間的互稱 (D)「諸父」、「諸母」是

【評論內容】

(A)世兄-稱世交、晚輩或老師的兒子。/仁兄-對同輩友人的尊稱。

(B)足下-古代下對上或同輩相稱的敬辭。/殿下-對太子及諸王的尊稱。

(C)內子-對他人稱自己的妻子。/外子-婦人對人自稱其夫。資料來源:https://dict.revised.moe.edu.tw/index.jsp

【評論主題】10. 依照 Chin 與 Benne 之觀點,學校教育變革透過進修研習提升成員專業,形成組織共同文化,使成員產生變革的動機,此做法最接近哪一種變革策略的運用?(A)實證理性 (B)規範再教育 (C)

【評論內容】規範再教育策略(normative—reeducative strategies):認為必須要透過再教育的過程,形成組織成員共同的規範,使組織產生自我更新的動機,塑造積極的組織文化,如此興革才會成功。參考資料:(p.3(三) 從興革策略探究新住民語文教育之執行策略 Chin 與 Benne(1967)對於興革策略的分類,歸納以下三類:)http://www.ater.org.tw/journal/article/10-5/free/09.pdf

【評論主題】9. 依現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之規定,何者不是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的任務?(A)發展學校本位課程 (B)審議學校課程計畫 (C)進行課程評鑑 (D)審查個別班級教師使用之自編教材。

【評論內容】3.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應掌握學校教育願景,發展學校本位課程,並負責審議學校課程計畫、審查全年級全校且全學期使用之自編教材及進行課程評鑑等。參考資料:(p.35 柒、實施要點)https://www.naer.edu.tw/upload/1/16/doc/288/%E5%8D%81%E4%BA%8C%E5%B9%B4%E5%9C%8B%E6%95%99%E8%AA%B2%E7%A8%8B%E7%B6%B1%E8%A6%81%E7%B8%BD%E7%B6%B1.pdf

【評論主題】2. 王老師上課時發現小夫拿立可白修正帶在課桌上塗鴉,他想要採用「邏輯後果」(logical consequences)來代替處罰。下列哪種做法比較適切?(A)請全班同學跟小夫一起討論怎樣避免有人在課

【評論內容】

有一篇未來Family的文章可以參考!

https://www.wonder.mobi/wd_app/news_detail_mobile.php?id=N2019070310541220717自然後果VS邏輯後果邏輯後果的4R條件釐清誰是問題的主人

【評論主題】17. 《教師法》第四章針對教師之解聘、不續聘、停聘及資遣進行規範,其中第 14 條載明「教師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應予解聘,且終身不得聘任為教師」,在此條文中敘明若教師符合某些情形者,免經教師評審委

【評論內容】參考資料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20040第 四 章 解聘、不續聘、停聘及資遣第 14 條教師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應予解聘,且終身不得聘任為教師:一、動員戡亂時期終止後,犯內亂、外患罪,經有罪判決確定。二、服公務,因貪污行為經有罪判決確定。三、犯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第一項所定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四、經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依法組成之相關委員會調查確認有性侵害行為屬實。五、經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依法組成之相關委員會調查確認有性騷擾或性霸凌行為,有解聘及終身不得聘任為教師之必要。六、受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規定處罰,或受性騷擾防治法第二十條或第二十五條規定...

【評論主題】24. 下列哪一項不是艾德佛(Alderfer)所提出的 ERG 理論,強調的需求項目呢?(A)生存需求 (B)關係需求 (C)社會需求 (D)成長需求

【評論內容】

E:Existence 生存需求

R:Relatedness 關係需求

G:Growth 成長需求

【評論主題】98. 認知心理學家(Gould 等,Glynn 等)對於寫作的三大歷程進行分析,結果有何發現?(A)計畫(planning)階段所花時間最長:包括搜尋長期記憶、創造意念、組織寫作計畫、建立寫作目標等

【評論內容】

(D)就「轉譯和語言潤飾同時進行」以及「先轉譯出一個草稿再潤飾成完稿」兩種策略而言,前者的寫作 論點與品質較佳 →個人認為後者的寫作論點和品質較佳,若要同時轉譯+潤飾,一心二用又無法一氣呵成,感覺花的時間多,品質也不一定比較好;反之,如果一氣呵成出一個草稿再潤飾,可以專心致志,這樣效果也才能事半功倍!例如:出書之作家,都是一版、二版、三版之後才有最終版。以上淺見~參考

【評論主題】99. 段考時,小威附近有好幾位同學在作弊,小威不為所動,依然誠實作答,事後老師讚美小威,小威也沒有開心,只說:大家本就應該遵守規則、保持秩序,自己只是為所當為。根據柯柏格(L. Kohlberg)的

【評論內容】

key word:「大家本就應該遵守規則、保持秩序」 

→為遵守規則,避免觸法犯罪而遵守規範(C.法律秩序)

(D)社會契約:促進社會福祉而遵守規範且重視法令規章制度過程的合理性

【評論主題】58. 梁老師在設計單元的學習活動時,下列哪一項原則較不適用?(A)提供熟練各個領域教育目標的機會(B)一項學習活動達成高低層級的目標(C)一條教育目標僅提供一項學習活動(D)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與能力

【評論內容】

(C)一條教育目標僅提供一項學習活動→一條教育目標可以由許多學習活動一起來達成ex:以〈木蘭詩〉為例目標:了解木蘭詩的寫作風格學習活動:1.認識樂府詩特色;2.透過朗讀詩作歸納特色;3.藉由模仿&創作來體驗寫作風格

【評論主題】26. 新北國中課程發展委員會在規劃下學年的學習總節數時,根據課程綱要的規範,下列哪一項不能列為各年級的彈性學習節數?(A)導師時間 (B)班級輔導 (C)學生自我學習 (D)學校特色課程

【評論內容】

十二年國教為了落實「成就每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也為了落實「增權賦能」的教師專業發展。因此,依照社區及學生特性彈性學習課程可以規劃:1.跨領域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課程2.社團活動3.技藝課程4.特殊需求學生課程5.服務學習、戶外教育、自治活動、班級輔導、學生自主學習、領域補救教學等以上皆須經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審議後實施。

【評論主題】24. 下列哪一項不是艾德佛(Alderfer)所提出的 ERG 理論,強調的需求項目呢?(A)生存需求 (B)關係需求 (C)社會需求 (D)成長需求

【評論內容】

E:Existence 生存需求

R:Relatedness 關係需求

G:Growth 成長需求

【評論主題】26. 新北國中課程發展委員會在規劃下學年的學習總節數時,根據課程綱要的規範,下列哪一項不能列為各年級的彈性學習節數?(A)導師時間 (B)班級輔導 (C)學生自我學習 (D)學校特色課程

【評論內容】

十二年國教為了落實「成就每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也為了落實「增權賦能」的教師專業發展。因此,依照社區及學生特性彈性學習課程可以規劃:1.跨領域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課程2.社團活動3.技藝課程4.特殊需求學生課程5.服務學習、戶外教育、自治活動、班級輔導、學生自主學習、領域補救教學等以上皆須經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審議後實施。

【評論主題】98. 認知心理學家(Gould 等,Glynn 等)對於寫作的三大歷程進行分析,結果有何發現?(A)計畫(planning)階段所花時間最長:包括搜尋長期記憶、創造意念、組織寫作計畫、建立寫作目標等

【評論內容】

(D)就「轉譯和語言潤飾同時進行」以及「先轉譯出一個草稿再潤飾成完稿」兩種策略而言,前者的寫作 論點與品質較佳 →個人認為後者的寫作論點和品質較佳,若要同時轉譯+潤飾,一心二用又無法一氣呵成,感覺花的時間多,品質也不一定比較好;反之,如果一氣呵成出一個草稿再潤飾,可以專心致志,這樣效果也才能事半功倍!例如:出書之作家,都是一版、二版、三版之後才有最終版。以上淺見~參考

【評論主題】99. 段考時,小威附近有好幾位同學在作弊,小威不為所動,依然誠實作答,事後老師讚美小威,小威也沒有開心,只說:大家本就應該遵守規則、保持秩序,自己只是為所當為。根據柯柏格(L. Kohlberg)的

【評論內容】

key word:「大家本就應該遵守規則、保持秩序」 

→為遵守規則,避免觸法犯罪而遵守規範(C.法律秩序)

(D)社會契約:促進社會福祉而遵守規範且重視法令規章制度過程的合理性

【評論主題】92. 下列有關教室中的測驗與評量的敘述,何者正確?(A)評量題目的難易度極端時比難易度居中時更具有區辨力(B)如果一份期末考卷全部都是選擇題,那將只測到回憶(recall)而無法測到再認(recog

【評論內容】

(C)是錯在哪裡?是因為無法測出特質嗎?教育大百科裡的敘述是:真實評量(authentic assessment)是一種不同於標準測驗的評量方式,旨在測量學生如何有效應用知識到真實世界,教師藉此評定學生的技能、知識和能力,並提供其學習的證據。真實評量強調與教學和學習歷程緊密連結,反映其真實性,重視效度甚於信度。Q:有人可以提供這裡所謂的「真實性」的想法嗎?

【評論主題】58. 梁老師在設計單元的學習活動時,下列哪一項原則較不適用?(A)提供熟練各個領域教育目標的機會(B)一項學習活動達成高低層級的目標(C)一條教育目標僅提供一項學習活動(D)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與能力

【評論內容】

(C)一條教育目標僅提供一項學習活動→一條教育目標可以由許多學習活動一起來達成ex:以〈木蘭詩〉為例目標:了解木蘭詩的寫作風格學習活動:1.認識樂府詩特色;2.透過朗讀詩作歸納特色;3.藉由模仿&創作來體驗寫作風格

【評論主題】57. 王老師在設計合作學習時,宜採用下列哪一條目標,以引導學生習得較高層級的情意領域目標?(A)專注聆聽小組成員的發言(B)以理性的態度辯護自己的立場(C)覺察小組成員語意中的情緒反應(D)由肢體動

【評論內容】

1.接受或注意;2.反應;3.評價;4.組織;5.品格形成

(A)專注聆聽小組成員的發言 →接受或注意(B)以理性的態度辯護自己的立場 →品格形成(涉及個人觀點)(C)覺察小組成員語意中的情緒反應 →接受或注意(D)由肢體動作分辨小組成員的情緒反應 →接受或注意

【評論主題】14. 根據 McGregor 的理論,認為一般人性是天生懶惰、所以領導者必須強調強迫、威脅以及嚴密的監督。此為著名的何種理論?(A)Z 理論 (B)Y 理論 (C)X 理論 (D)A+理論

【評論內容】

可以將X、Y、Z理論連結在一個班級裡面(領導者-老師;成員-學生;組織-班級)

X理論Y理論Z理論學生(組織成員)天性懶惰,可以避免工作就避免有良好的自我監督與適應能力,高度創新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接獲任務必定會使命必達,努力完成重視團隊合作,非個人表現對團隊或組織有一定的責任老師(領導者)強迫、威脅、誘之以利、恩威並施授予權力、給予空間發揮、不過度干涉以全人的角度關懷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