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17.下列有關鑑定的幾個基本觀念,哪一個是錯誤的?(A) 教育鑑定的類別與身障手冊(證明)鑑定的類別並不一致(B) 教育鑑定與身障手冊(證明)鑑定的部分標準不同(C) 有身障手冊(證明),一定具有特教

【評論內容】來自摩友Kai+自己補充:(A)(X)身心障礙證明有八大類、教育鑑定有13類,因此兩者鑑定的類別並不一致(B(X))舉例來說,身障手冊鑑定的聽障要聽損55分貝以上才是輕度聽障,但特殊教育鑑定聽損只要25分貝以上就能有聽障資格,兩者標準不同補充、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之聽障鑑定標準: 六歲以下達聽損二十一分貝以上者;七歲以上達二十五分貝以上(D)(X)身障手冊只能代表它有社會福利的身份,需進一步進行教育鑑定是要確認學生有無教育需求舉例、若是聽障,戴了助聽器後他在學習有一定水準,可以跟得上普通班進度,在特需部分沒有要幫忙的地方,就不需要接受特教服務(特教=給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學生!)(D)(o) 即使有身障手冊(證明)仍需進行教育鑑定正確,教育鑑定是為了檢測出學生學習哪一部分需要特殊教育的協助

【評論主題】14.在刺激呈現和給予提示之間加入的時間,剛開始是零秒,意即刺激和提示同時呈現,而後拉長時間屬於哪一種策略?(A) 褪除(B) 時間延宕(C) 示範(D) 消弱

【評論內容】題目選項中的時間延宕,不是語言障礙的環境教學法的時間延宕,而是教學策略的時間延宕,小心搞混~教學策略的時間延宕,是用系統的方式,在目標刺激呈現與控制協助之間的延增時間量,來褪除協助,培養正確學習行為(王明泉,民88)分為PTD(漸進時間延宕)與CTD(固定時間延宕):這篇特教季刊寫得很詳細:https://special.moe.gov.tw/periodical-info.php?guid=61C4E6FC-DFD4-4737-A214-69E727D02F0D&paid=1005&_g=59AD1B00-FD5F-42FF-BF27-F886501633D3&_p=38&token=

【評論主題】24.有一位無口語的自閉學生,常用自傷行為來代表想喝運動飲料,謝老師利用圖片兌換系統 (PECS)讓這位學生能用一張圖來表達需求以減少自傷行為。謝老師的作法是屬於哪一種策略的運用?(A) 前事控制(B

【評論內容】來自摩友Yi Ru Lin 、要加油:前事控制的話應該要先給他喝運動飲料,達到他的需求後就不會出現自傷行為1.  事先控制策略:

【評論主題】17.小明上課常在教室隨意走動影響上課秩序,老師想用區別性增強的策略來改善其行為。當小明上課時不管他是發呆、玩鉛筆,或是做其他的事,但只要沒出現上述隨意走動的行為,老師都會口頭誇獎他。老師所使用的增強

【評論內容】

小明有的問題行為:上課時發呆、玩鉛筆,做其他的事區別性增強其他行為=發生非上述任一行為便增強(沒有出現問題行為便增強),以期減少問題行為發生(Ex.上課沒隨意走動、眼睛有看老師、有舉手回答問題etc.) 教學現場常常用,學生被誇獎後就會專注做被誇獎的那件事想再被誇獎(如安靜坐好),沒有做到的人也會因為想被誇獎而做到(跟著安靜坐好),所以很自然地,那些問題行為就減少了!補充、剛剛看到的類似題-109桃園c老師說:「小玉,如果這節課你沒有踢前座同學的椅子,下課可以 獲得一張兌換遊戲卡的貼紙。」老師的方法為何種區分性增強?(A) 區別性增強不兩立行為(DRI)(B) 區別性增強替代行為(DRA)(C) 區別性增強其它行為(DRO)(D) 區別性增強低頻率行為(DRL)-106中區 (D)某生上課期間經常發出怪聲或干擾他人學習,老師在評估後擬定的行為處理目標是:「上課期間只要持續十分鐘不發出怪聲或干擾 他人學習,就可以獲得到一枚代幣。」,請問這位老師運用的是何種行為介入策略?(A)反應代價(B)過度矯正(C)對立行為的區別增強(D)其他行為的區別增強-106 台東B小松上課常無故吼叫,老師想用區別性增強的輔導策略來改變其行為:在上課時,只要他的行為中沒有吼叫行為,就摸摸他的頭誇獎他。此謂之何種增強策略?(A)區別性增強替代行為(DRA)(B)區別性增強其他行為(DRO)(C)區別性增強不相容行為(DRI)(D)區別性增強低頻率行為(DRL)-106 新北B「如果在吃飯時間沒有離開位置,吃完飯你可以優先選學習區」其增強策略為何? (A)DRL(B) DRO(C) DRA(D) DRI也有一些爭議(?)題目,可以看看:-108 中區小明在課堂間經常因離開座位而影響學習的參與,教師在分析與評估後擬定的行為處理目標是:「只要能持續十分鐘不離開自己的座位, 就可以獲得一枚代幣。」請問這位教師使用何種行為介入策略?(A) 反應代價(B) 行為塑造(C) 對立行為的區別增強(D) 其他行為的區別增強                        ---------->答案給C

【評論主題】12.小明就讀國小二年級,語言理解能力正常,但有語言表達困難,表達內容只有簡短句子或關鍵字,經個別化教育計畫會議決議,目標設定為促進個案口語表達技能,下列教學安排何者不適合?(A) 安排在普通班中,引

【評論內容】

特教溝通訓練領域課程

課程主軸分為四大部分:一、 身體語言:包含肢體動作、表情及動作溝通等次項目,幫助學生透過身體語言理解與表達溝通訊息。(肢體動作的訓練無法促進學生口語表達! 頂多只能更讓學生讓其他人理解自己的意思。Ex.想像成邊說單詞邊比手畫腳)

二、 口語訓練:包含聽能、讀話、及說話訓練等次項目,讓學生能理解與表達口語溝通訊息。(題目要的)

三、 手語訓練:包含手語的模仿、理解、及表達三個次項目,讓學生能理解與表達手語溝通訊息。

四、 建立關係:包含參與與合作兩個次項目,讓學生應用習得的溝通管道於建立社會關係上。 

題目表示希望增加口語表達技能,因此重點不應放在身體語言與建立關係

【評論主題】17.下列有關鑑定的幾個基本觀念,哪一個是錯誤的?(A) 教育鑑定的類別與身障手冊(證明)鑑定的類別並不一致(B) 教育鑑定與身障手冊(證明)鑑定的部分標準不同(C) 有身障手冊(證明),一定具有特教

【評論內容】來自摩友Kai+自己補充:(A)(X)身心障礙證明有八大類、教育鑑定有13類,因此兩者鑑定的類別並不一致(B(X))舉例來說,身障手冊鑑定的聽障要聽損55分貝以上才是輕度聽障,但特殊教育鑑定聽損只要25分貝以上就能有聽障資格,兩者標準不同補充、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之聽障鑑定標準: 六歲以下達聽損二十一分貝以上者;七歲以上達二十五分貝以上(D)(X)身障手冊只能代表它有社會福利的身份,需進一步進行教育鑑定是要確認學生有無教育需求舉例、若是聽障,戴了助聽器後他在學習有一定水準,可以跟得上普通班進度,在特需部分沒有要幫忙的地方,就不需要接受特教服務(特教=給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學生!)(D)(o) 即使有身障手冊(證明)仍需進行教育鑑定正確,教育鑑定是為了檢測出學生學習哪一部分需要特殊教育的協助

【評論主題】24.有一位無口語的自閉學生,常用自傷行為來代表想喝運動飲料,謝老師利用圖片兌換系統 (PECS)讓這位學生能用一張圖來表達需求以減少自傷行為。謝老師的作法是屬於哪一種策略的運用?(A) 前事控制(B

【評論內容】來自摩友Yi Ru Lin 、要加油:前事控制的話應該要先給他喝運動飲料,達到他的需求後就不會出現自傷行為1.  事先控制策略:

【評論主題】17.小明上課常在教室隨意走動影響上課秩序,老師想用區別性增強的策略來改善其行為。當小明上課時不管他是發呆、玩鉛筆,或是做其他的事,但只要沒出現上述隨意走動的行為,老師都會口頭誇獎他。老師所使用的增強

【評論內容】

小明有的問題行為:上課時發呆、玩鉛筆,做其他的事區別性增強其他行為=發生非上述任一行為便增強(沒有出現問題行為便增強),以期減少問題行為發生(Ex.上課沒隨意走動、眼睛有看老師、有舉手回答問題etc.) 教學現場常常用,學生被誇獎後就會專注做被誇獎的那件事想再被誇獎(如安靜坐好),沒有做到的人也會因為想被誇獎而做到(跟著安靜坐好),所以很自然地,那些問題行為就減少了!補充、剛剛看到的類似題-109桃園c老師說:「小玉,如果這節課你沒有踢前座同學的椅子,下課可以 獲得一張兌換遊戲卡的貼紙。」老師的方法為何種區分性增強?(A) 區別性增強不兩立行為(DRI)(B) 區別性增強替代行為(DRA)(C) 區別性增強其它行為(DRO)(D) 區別性增強低頻率行為(DRL)-106中區 (D)某生上課期間經常發出怪聲或干擾他人學習,老師在評估後擬定的行為處理目標是:「上課期間只要持續十分鐘不發出怪聲或干擾 他人學習,就可以獲得到一枚代幣。」,請問這位老師運用的是何種行為介入策略?(A)反應代價(B)過度矯正(C)對立行為的區別增強(D)其他行為的區別增強-106 台東B小松上課常無故吼叫,老師想用區別性增強的輔導策略來改變其行為:在上課時,只要他的行為中沒有吼叫行為,就摸摸他的頭誇獎他。此謂之何種增強策略?(A)區別性增強替代行為(DRA)(B)區別性增強其他行為(DRO)(C)區別性增強不相容行為(DRI)(D)區別性增強低頻率行為(DRL)-106 新北B「如果在吃飯時間沒有離開位置,吃完飯你可以優先選學習區」其增強策略為何? (A)DRL(B) DRO(C) DRA(D) DRI也有一些爭議(?)題目,可以看看:-108 中區小明在課堂間經常因離開座位而影響學習的參與,教師在分析與評估後擬定的行為處理目標是:「只要能持續十分鐘不離開自己的座位, 就可以獲得一枚代幣。」請問這位教師使用何種行為介入策略?(A) 反應代價(B) 行為塑造(C) 對立行為的區別增強(D) 其他行為的區別增強                        ---------->答案給C

【評論主題】14.在刺激呈現和給予提示之間加入的時間,剛開始是零秒,意即刺激和提示同時呈現,而後拉長時間屬於哪一種策略?(A) 褪除(B) 時間延宕(C) 示範(D) 消弱

【評論內容】題目選項中的時間延宕,不是語言障礙的環境教學法的時間延宕,而是教學策略的時間延宕,小心搞混~教學策略的時間延宕,是用系統的方式,在目標刺激呈現與控制協助之間的延增時間量,來褪除協助,培養正確學習行為(王明泉,民88)分為PTD(漸進時間延宕)與CTD(固定時間延宕):這篇特教季刊寫得很詳細:https://special.moe.gov.tw/periodical-info.php?guid=61C4E6FC-DFD4-4737-A214-69E727D02F0D&paid=1005&_g=59AD1B00-FD5F-42FF-BF27-F886501633D3&_p=38&token=

【評論主題】12.小明就讀國小二年級,語言理解能力正常,但有語言表達困難,表達內容只有簡短句子或關鍵字,經個別化教育計畫會議決議,目標設定為促進個案口語表達技能,下列教學安排何者不適合?(A) 安排在普通班中,引

【評論內容】

特教溝通訓練領域課程

課程主軸分為四大部分:一、 身體語言:包含肢體動作、表情及動作溝通等次項目,幫助學生透過身體語言理解與表達溝通訊息。(肢體動作的訓練無法促進學生口語表達! 頂多只能更讓學生讓其他人理解自己的意思。Ex.想像成邊說單詞邊比手畫腳)

二、 口語訓練:包含聽能、讀話、及說話訓練等次項目,讓學生能理解與表達口語溝通訊息。(題目要的)

三、 手語訓練:包含手語的模仿、理解、及表達三個次項目,讓學生能理解與表達手語溝通訊息。

四、 建立關係:包含參與與合作兩個次項目,讓學生應用習得的溝通管道於建立社會關係上。 

題目表示希望增加口語表達技能,因此重點不應放在身體語言與建立關係

【評論主題】【題組】25.第三段文言文的故事,在文章中產生什麼作用?(A)交代窺夢能力的由來 (B)作為彰顯文旨的事例(C)訴說自身遭遇的感慨 (D)塑造故事人物的神祕

【評論內容】我是用刪去法 個人淺見可以參考一下><A) 交代窺夢能力的由來一士自西方來,自謂能窺人之夢 ---->故事中沒有說到由來,只有說之前也有人能窺夢C) 訴說自身遭遇的感慨一士自西方來,自謂能窺人之夢---->雖然跟故事中的窺夢人一樣都有窺夢能力,但整段故事沒提到那是自己,也沒用第一人稱敘寫最後留下B、D選,我選擇把D刪掉選B,因為個人感覺整段故事並沒有塑造其中人物的神祕感,而是有點像寓言故事一樣,寓意好奇心終究會害死貓、知道秘密並不會比較好(復疑其弟魂魄為亂,懼而不能自解,終癲狂而死。)扣合這個故事想表達的---尊重他人祕密,不要探知。

【評論主題】35.下列「」中的字,何組詞性相同?(A)孰大於「是」/唯利「是」圖 (B)「若」讀書則不可不刻/大智「若」愚(C)對滑稽「友」/良師益「友」 (D)閒「則」能讀書/以身作「則」

【評論內容】

◎原文:對淵博友,如讀異書;對風雅友,如讀名人詩文;對謹飭友,如讀聖賢經傳;對滑稽友,如閱傳奇小說。試譯:面對學問高深、見識廣博的朋友,就有如閱讀世所罕見的書;面對文雅、有內涵、有風範的朋友,就有如閱讀名人的詩詞與文章;面對言行謹慎、守分寸的朋友,就有如閱讀古聖先賢的經典書籍;面對言談詼諧、動作有趣的朋友,就有如閱讀內容奇特、情節詭異的小說。此篇章旨在說明:擇友的條件,以淵博、風雅、謹飾、幽默者為尚。

資料來源:https://blog.xuite.net/sabine711/wretch/105136307

【評論主題】22. 依據我國現行特殊教育法規,誰最可能被鑑定為身心障礙?(A)小英—國小五年級,得了白血病,經過治療,現在準備回到學校上課(B)小華—幼兒園中班,常離開座位,去翻閱班書,老師必須一直提醒他回座(C

【評論內容】

自閉症是指因神經心理功能異常而顯現出溝通、社會互動、行為及興趣表現上有嚴重問題,致在學習及生活適應上有顯著困難者。

前項所定自閉症,其鑑定基準依下列各款規定:

一、顯著社會互動及溝通困難。

二、表現出固定而有限之行為模式及興趣(題目個案只談論火車符合此項)補充、自閉症的特質(自己網路整理的,有誤可以提出讓我做修正哦!!><)

缺乏共享式注意力:缺乏協調「注意力」的能力,無法將注意力放在他人共同感興趣的事物上。心智理論缺陷:無法理解他人為何與自己不同、無法解讀他人意圖、無法了解他人對自己的興趣並不感興趣、無法諒解他人犯錯、無法欺騙他人。人際關係欠缺:不理人,對人沒反應或看到陌生人不害怕,對親人和對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