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16. 依高雄市國民中小學輔導教師工作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兼任輔導教師在國民小學每週減授二節至四節,在國民中學每週減授六節至十節,並以不超鐘點為原則。(B)兼任輔導教師以負責初、二級預防工作

【評論內容】整理學生輔導法第十四條歡迎再補充

 

辦理單位

參加人員

總時

職前基礎培訓課程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主管機關

初任輔導主任或組長

輔導教師

初聘專業輔導人員

至少

四十小時

輔導知能在職進修課程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之教師

每年至少三小時

在職進修課程

 

輔導主任或組長、

輔導教師

專業輔導人員

每年至少十八小時

【評論主題】32.下列臺灣詩人,何者就讀過師範院校?(A)陳義芝 (B)羅智成 (C)路寒袖 (D)許悔之。

【評論內容】羅智成(1955年1月21日-),籍貫湖南安鄉,出生於臺北市,臺灣詩人、作家、文化評論者、媒體工作者。畢業於師大附中,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東亞語文研究所碩士在師大附中期間,組「附中詩社」,「鬼雨書院」是他當時的作品及理念象徵。在大學期間,羅智成即與同窗好友詹宏志、楊澤、廖咸浩、苦苓等人創辦「台大現代詩社」,之後的《光之書》、《傾斜之書》則確立了他的風格與地位。出版於1988年的《寶寶之書》,以組詩的方式突破現代詩的形式束縛,穿插大量一行的自由句,亦為臺灣二十世紀末重要的自由句作者。羅智成作品的風格神秘、語法深邃。詩人兼評論家林燿德稱他是「微宇宙的教皇」路寒袖 本名王志誠,台灣臺中...

【評論主題】23.某某「大鑒」,我們從上述的這個「提稱語」可以推斷,這是一封寫給哪種對象的信?(A)平輩 (B)議員 (C)市長 (D)祖父母。

【評論內容】

◎ 提稱語

用途語彙

用於祖父母及父母

膝下、膝前

用於長輩

尊前、尊鑒、賜鑒、鈞鑒、尊右

用於師長

函丈、壇席、講座、尊前、尊鑒

用於平輩

台鑒、大鑒、惠鑒、左右、足下

用於同學

硯右、硯席、文几、文席(上欄之台鑒等語亦可用)

用於晚輩

...

【評論主題】1. 下列各組選項中,何者韻尾相同?(A)「ㄤ」╱「ㄢ」 (B)「ㄢ」╱「ㄞ」(C) 「ㄞ」╱「ㄟ」 (D)「ㄡ」╱「ㄤ」

【評論內容】

韻母又稱元音,目前有16個,均為濁音。

*  種類

1.  單韻母:ㄧㄨㄩㄚㄛㄜㄝ

2.  複韻母:ㄞㄟㄠㄡ

3.  聲隨韻母:ㄢㄣㄤㄥ

4.  捲舌韻母:ㄦ

下面介紹聲隨韻母和複韻母,要把韻腹和韻尾連起來念。 

(C)「ㄞ」╱「ㄟ」 如圖,他們的韻尾都是「ㄧ」,故選之。

【評論主題】67. 如右圖,平行四邊形 ABCD 與 CDEF 中,P、Q 分別為其對角線交點,已知 =10,且△PAB 與△QEF 的周長分別為 27 和 23,則四邊形 CPDQ的周長為何?(A)30 (B)

【評論內容】AP線段=PC線段BP線段=PD線段EQ線段=QC線段FQ線段=QD線段所以,四邊形CPDQ的邊長為(27-10)+(23-10)=30

【評論主題】96. 依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規定,校長及每位教師每學年應在學校或社群整體規劃下,至少公開授課幾次?(A)1 次 (B)2 次 (C)3 次 (D)4 次。

【評論內容】

柒、實施要點五、教師專業發展(一)教師專業發展實施內涵

3.為持續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形塑同儕共學的教學文化,校長及每位教師每學年應在學校或社群整體規劃下,至少公開授課一次,並進行專業回饋。

【評論主題】6. Taiwanese are not known for championing their __ to theworld.(A) recommendations (B) commendation

【評論內容】臺灣人並非以替自己爭取成就而聞名世界。

【評論主題】18. The average North American home __ function as aresidence if it lost its connections to the outs

【評論內容】普通北美家庭如果失去了與外界的聯繫,幾乎不能用作居住。

【評論主題】7. Waves of feminism in the 1880s and the 1960s fuelled __about women’s place in history.(A) curry (

【評論內容】1880年代到1960年代的女權風潮,激起(民眾)對於歷史上女性地位的好奇心。

【評論主題】9.根據(P. Hersey & K. H. Blanchard)等人的情境領導理論,主要係主張以員工成熟度來調整領導方式,請問當員工成熟度極低且不足,既無意願又無能力時,領導者宜採用何種領導方式較有

【評論內容】將其整理成表格

成員成熟程度

工作-關係導向

領導方式

無能力無工作意願

強迫他去工作(低關係)

要訓練(高工作)

「告知」、「指揮」

無能力有工作意願

有改變的可能(高關係)

要訓練(高工作)

「推銷」、「支持」

有能力無工作意願

有改變的可能(高關係)

不用訓練(低工作)

「參與」

有能力有工作意願

不用幫助就會很好(低關係)

也不用訓練(低工作)

「授權」

【評論主題】二、略述漢代辭賦發達的原因?(20%)

【評論內容】採用北曲演唱

【評論主題】四、一球形瓦斯容器之內徑 D 為 8m,器壁厚 t=1cm,所用材料之降伏強度 Sy =30000N/cm2。pD已知薄壁圓球容器之拉應力, p 為容器內瓦斯之壓力。【題組】 ⑴若安全因數為 3,試求

【評論內容】「全班的學習參與」希望全班都投入上課的氛圍裏面,最好可以維持學生的動機,如果不行,就需要讓每位學生都有事情做,(A)(B)(C)皆屬之。

【評論主題】一、在台灣外匯市場上交易的外幣係以美元占絕大多數。試分析下列兩種現象將透過影響何種國際收支帳戶,而影響台灣外匯市場供需曲線的變化?同時,兩種現象將對NT均衡匯率造成何種影響?【題組】 ⑴觀光局開放大陸

【評論內容】

「標竿學習(Benchmarking)」就其字意言,是尋找學習的對象,以他們既有成就為基準 ,透過合法管道學習,達到改善自己經營體質之目的。標竿(benchmark)一詞是測量基準之意,也是借用「最佳典範」之意,它是評估自己目前所處位置,與理想目標或最佳實務典範之間,究竟有多大落差,以做為努力改進的資訊,提高組織績效。所以標竿是績效達成的參考點。

在我國最早使用標竿學習觀念者,當推論語中,孔子所說的:「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lingf01/article?mid=203&next=199&l=f&fid=10http://ysles-head.blogspot.tw/2011/02/blog-post_1098.html皆擷取於2013.08.26,20:30

【評論主題】三、試述齒輪傳動之特性。(20 分)

【評論內容】

「習得無助感」指個體對目前環境、未來的事情,無法控制、預測,感到無論怎麼努力都於事無補、沒有希望,是一種放棄的反應。

【評論主題】五、撓性(軸)聯結器(或稱聯軸器) flexible coupling)共有幾種?(10 分)及試述(其功用。(10 分)

【評論內容】

教育基本法第6條規定:「教育應本中立原則。學校不得為特定政治團體或宗教信仰從事宣傳,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亦不得強迫學校行政人員、教師及學生參加任何政治團體或宗教活動。」

【評論主題】四、如下圖之線路,試求 R1、R2及 R3 之端電壓、電流及消耗之功率。(15 分)

【評論內容】請問,工學模式就是泰勒的直線目標模式嗎?

【評論主題】8.根據(P. Hersey & K. H. Blanchard)等人的情境領導理論,主要係主張以員工成熟度來調整領導方式,請問當員工成熟度極低且不足,既無意願又無能力時,領導者宜採用何種領導方式較有

【評論內容】將其整理成表格

成員成熟程度

工作-關係導向

領導方式

無能力無工作意願

強迫他去工作(低關係)

要訓練(高工作)

「告知」、「指揮」

無能力有工作意願

有改變的可能(高關係)

要訓練(高工作)

「推銷」、「支持」

有能力無工作意願

有改變的可能(高關係)

不用訓練(低工作)

「參與」

有能力有工作意願

不用幫助就會很好(低關係)

也不用訓練(低工作)

「授權」

...

【評論主題】組織成員的抗拒類型可從其有意或無意,以及公開抗拒與否兩者來區分,一般而言下列哪一類的抗拒者對組織的潛在傷害較大? (A)無意識、公開抗拒者 (B)無意識、不公開抗拒者 (C)有意識、公開抗拒者 (D)

【評論內容】關於6F提到的理論,應該是O’connor(1993)提出"劉世南與許友耕,2001,組織變革歷程干預行動與員工反應改變之縱貫研究"裡面有相關資料

【評論主題】18.下列名句與作者之組合,何者正確:(A)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歐陽修 (B)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司馬遷(C)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史可法 (D)予之無所往而不樂

【評論內容】

整理

(A)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岳陽樓記》

(B)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司馬遷.太史公自序》

(C)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過零丁洋》

(D)予之無所往而不樂者,蓋遊於物之外也《蘇軾.超然台記》

【評論主題】20.依教育基本法,何者為教育之主體? (A)國家 (B)政府 (C)政黨 (D)人民。

【評論內容】

教育基本法 修正日期 民國 100 年 11 月 09 日

第 2 條     

人民為教育權之主體。

教育之目的以培養人民健全人格、民主素養、法治觀念、人文涵養、愛國

教育、鄉土關懷、資訊知能、強健體魄及思考、判斷與創造能力,並促進

其對基本人權之尊重、生態環境之保護及對不同國家、族群、性別、宗教

、文化之瞭解與關懷,使其成為具有國家意識與國際視野之現代化國民。

為實現前項教育目的,國家、教育機構、教師、父母應負協助之責任。

 

【評論主題】6.何人提倡「文學的國語,國語的文學」?  (A)蔡元培 (B)梁實秋 (C)梁啟超 (D)胡適之

【評論內容】

胡適之於月刊《新青年》發表文章《文學的國語,國語的文學》,摘錄:

我的《建設新文學論》的唯一宗旨只有十個大字:“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語”。我們所提倡的文學革命,只是要替中國創造一種國語的文學。有了國語的文學,

方才可有文學的國語。有了文學的國語,我們的國語才可算得真正國語。國語沒有文學,便沒有生命,便沒有價值,便不能成立,便不能發達。這是我這一篇文字的大旨。資料來源:http://vip.book.sina.com.cn/chapter/175568/121792.html

【評論主題】22.艾斯納(Eisner)不滿傳統強調科學化的評鑑取向,轉而倡導質的評鑑。下列哪一項不屬於艾斯納所支持的理念(A)教育鑑賞 (B)教育批評 (C)教育的想像 (D)外貌模式。

【評論內容】

(A)教育鑑賞(B)教育批評

分析艾斯納的《教育鑑賞與批評理論》,可知這種評鑑途徑具有下列五項特點:

一、教育鑑賞與批評不是科學取向而是藝術取向。

二、教育鑑賞是教育批評的必要條件。

三、鑑賞、描述、解釋和評鑑是教育鑑賞和批評的四個層面,。

四、教育鑑賞與批評可以透過多種呈現方式來展現。

五、透過參照的適切性和結構的確證來確保教育鑑賞與批評的品質。

(C) 《教育的想像》是艾斯納的著作導讀網頁

l 埃利奧特·W·艾斯納(ElliotW.Eisner),斯坦福大學教育學教授、藝術教授。艾斯納教授曾在芝加哥大學藝術學院學習繪畫,後在伊利諾伊理工學院設計研究院學習設計及藝術教育。他於芝加哥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艾斯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