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13. 甲生每次遇到數學幾何問題就束手無策,數學老師為了瞭解甲生在幾何學習上的困難,應該進行?(A) 墨漬測驗(B) 總結性評量(C) 診斷評量(D) 安置評量

【評論內容】羅夏克  墨漬測驗一種應用最普遍的人格投射測驗。瑞士精神醫學家羅夏克(H. Rorschach,1884~1922)於西元一九二一年編製。以墨漬製作十張左右對稱內容不同的圖.....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8.(甲)妾髮初「覆額」 (乙)「紈綺」烏鬢 (丙)「總角」之交 (丁)年甫「弱冠」(戊)黃髮「垂髫」(己)「西夕」之年上列有關年齡的詞語,表示幼年的選項是:(A) 甲丙戊(B) 乙丁戊(C) 甲乙己

【評論內容】2. 紈綺 注音一式 ㄨㄢˊ ㄑ|ˇ 漢語拼音 w n q  注音二式 w n ch 

細絹、細綾。代指婦女。唐˙元稹˙鶯鶯傳:「余始自孩提,性不苟合。或時紈綺閑居,曾莫流盼。不為當年,終有所蔽。」

【評論主題】13. 甲生每次遇到數學幾何問題就束手無策,數學老師為了瞭解甲生在幾何學習上的困難,應該進行?(A) 墨漬測驗(B) 總結性評量(C) 診斷評量(D) 安置評量

【評論內容】羅夏克  墨漬測驗一種應用最普遍的人格投射測驗。瑞士精神醫學家羅夏克(H. Rorschach,1884~1922)於西元一九二一年編製。以墨漬製作十張左右對稱內容不同的圖.....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8.(甲)妾髮初「覆額」 (乙)「紈綺」烏鬢 (丙)「總角」之交 (丁)年甫「弱冠」(戊)黃髮「垂髫」(己)「西夕」之年上列有關年齡的詞語,表示幼年的選項是:(A) 甲丙戊(B) 乙丁戊(C) 甲乙己

【評論內容】 2. 紈綺 注音一式 ㄨㄢˊ ㄑ|ˇ 漢語拼音 w n q  注音二式 w n ch 

細絹、細綾。代指婦女。唐˙元稹˙鶯鶯傳:「余始自孩提,性不苟合。或時紈綺閑居,曾莫流盼。不為當年,終有所蔽。」

【評論主題】1. 洛夫(金龍禪寺)中寫道「羊齒植物╱沿著白色的台階╱一路嚼了下去」,這裡是利用羊齒植物的形象,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A)擬物 (B)擬仿 (C)擬構 (D)擬人

【評論內容】擬物化

以物擬物:把一種事物想成是另一種事物,尋找兩種事物中的共通性,使兩者結合,並產生奇異又生動的聯想。

以人擬物:將人的外表模樣、神態等,藉著其他事物的比擬使其更有趣味。

我也覺得是擬物~

【評論主題】1. 洛夫(金龍禪寺)中寫道「羊齒植物╱沿著白色的台階╱一路嚼了下去」,這裡是利用羊齒植物的形象,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A)擬物 (B)擬仿 (C)擬構 (D)擬人

【評論內容】擬物化

以物擬物:把一種事物想成是另一種事物,尋找兩種事物中的共通性,使兩者結合,並產生奇異又生動的聯想。

以人擬物:將人的外表模樣、神態等,藉著其他事物的比擬使其更有趣味。

我也覺得是擬物~

【評論主題】21.下列詞組何者非屬兄弟代稱?(A)棠棣、友于 (B)昆仲、崑玉 (C)琴瑟、喬梓 (D)同根、雁行

【評論內容】

棠棣(ㄉ一ˋ):兄弟

友于:兄弟

雁行(ㄏㄤˊ):兄弟

【評論主題】9.9.根據你對近體詩的瞭解,下列何者屬於「律詩」? (A)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B)雄髮指危冠,猛氣衝

【評論內容】

律詩第二聯(三、四句)

  第三聯(五、六句)

一定要為對聯。D選項:

江流天地外  ,  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  ,  波瀾動遠空。

符合律詩規定。

【評論主題】10.下列文句何者採用空間移動的手法,使景物產生「由遠至近」逐漸移動的變化?(A)臨川之城東,有地隱然而高,以臨於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窪然而方以長,曰王羲之之墨池者 (B)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

【評論內容】

原題:下列文句「由遠至近」,何者採用空間移動的手法,使景物產生「   」逐漸移動的變化?

建議修改為: 

下列文句何者採用空間移動的手法,使景物產生「由遠至近」逐漸移動的變化?

【評論主題】27.下列成語的詞義關係,何者與其他選項不同?(A) 牛山濯濯/林蔭蔽天 (B)己飢己溺/愛人如己 (C)自怨自艾/怨天尤人 (D)揠苗助長/循序漸進

【評論內容】己飢己溺:看到別人受飢受溺,就像是自己使那人受飢受溺一樣。語本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飢者,由己飢之也。」指關懷同情別人的苦難。

【評論主題】9.以下何者敘述正確?(A)中國最早的史書是《春秋》(B)主張師法先王的是荀子(C)開創理學,為理學之宗的是朱熹(D)主張信賞必罰的是法家。

【評論內容】

A《尚書》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史書,也是散文之祖。

B荀子法後王。

C宋代開創理學之宗為周敦頤,字茂叔,人稱濂溪先生。他的哲學思想以儒學為主,兼治佛學與道家之說,對於以後儒學發展有關鍵性的影響。之後的理學兩大宗師─程頤、程顥兄弟,便是他的得意門生。其主要的著作有太極圖說與易通書。

【評論主題】35、下列敘述那一項非屬「融合教育」(inclusiveeducation) 的觀念?(A)回歸主流(B)混齡教學(C)聽障生在普通班上課(D)無障礙校園環境設計。

【評論內容】融合教育指的是將身心障礙兒童和普通同儕放在同一間教室一起學習的方式, 它強調提供身心障礙兒童一正常化的教育環境,而非隔離的環境,在普通班中提供 所有的特殊教育和相關服務措施,使特殊教育及普通教育合併為一個系統。 參考資料

【評論主題】30、有關「常模參照測驗」與「標準參照測驗」的陳述,以下 哪一陳述正確?(A)常模參照測驗強調試題的鑑別力(B)標準 參照測驗所包括的學習結果較廣(C)常模參照測驗目標的陳述 較具體詳細(D)標準參照

【評論內容】

參考自 馬自達

常模參照測驗的特徵 1.編製測驗時,試題需要經過預試及試題分析,且選題時特別重視試題的鑑別力。 2.建立有多種不同的常模,以配合不同對象的需要。 3.都得將原始分數換算成百分等級或標準化分數(如Z分數、T分數等)以解釋個人在團體中的相對地位。 4.大部分的標準化測驗(如智力、性向、興趣測驗)都藉由常模來做解釋。 線上測驗: http://yamol.tw/tfulltext-%E3%80%8C%E5%B8%B8%E6%A8%A1%E5%8F%83%E7%85%A7%E6%B8%AC%E9%A9%97%E3%80%8D%E8%88%87%E3%80%8C%E6%A8%99%E6%BA%96%E5%8F%83%E7%85%A7%E6%B8%AC%E9%A9%97%E3%80%8D%E7%9A%84%E9%99%B3%E8%BF%B0%EF%BC%8C%E4%BB%A5.htm#ixzz37guop3tf

【評論主題】28、公立中小學運用記功、嘉獎、成绩考評、優良事蹟表揚, 以及申誡、記過及訓斥等方式來誘導學生行為,屬於何種權力的 運用?(A)強制型權力(B)利酬型權力(C)規範型權力(D) 成就型權力。

【評論內容】

教育活動本身是一種權力的運作,艾齊尼(Amitai Etzioni)以權力的強制性程度來分類,計有規範型(normative)、利酬型(remunerative)和強制型(coercive)權力;這三種類型的權力都可能用在教育上。

規範型權力是以德服人,學生是心悅誠服的學習,當然先決條件是教師要有道德權威,且把教學活動設計的活潑有趣來吸引學生。

利酬型權力是以利誘的方式來吸引學生,如給獎品或用以後聯考成功為誘因,當然其最後目的仍是希望能引出學生的興趣;

強制型權力,也就是以體罰來使學生就範。

以上三種權力類型都可能為教師所使用,當然應以規範型權力的使用為上。而是否必須用到體罰,事實上教師本身也必須負相當的責任,也就是教師應改善其教學以吸引學生,而不是用強制的手段。當然由於大班教學等因素,使得教師無法完全配合個別學生的需求,以致訴諸於強制手段來維持紀律,以利團體學習。

參考資料

【評論主題】8、子衿從教育系畢業後擔任教職20年,她所累積的教育知 識,根據卡泰爾(R.B.Cattell)的智力理論,我們可稱之為:(A)實用智力(B)晶體智力(C)流動智力(D)機械智力。

【評論內容】

晶體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簡稱為gC,是心理測量學的一個術語,是構成一般智力(general intelligence)的因素之一,與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簡稱為gF)相對。

晶體智力和流體智力的概念最初於1971年由美國心理學家雷蒙德·卡特爾(Raymond Cattell)加以區分。晶體智力是指應用先前已獲得的知識經驗的能力;反之,流體智力是指在混亂狀態中發現意義(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晶體智力在大半個成年期持續逐漸穩定地增長,直到60歲以後才開始下降;流體智力則在成年初期達到峰值,隨後逐漸下降(如反應時間(reaction time))。

參考資料

【評論主題】4、在教育價值上,著重理論性與文化陶冶的通才教育,而較性的與的, 是 哪的響?(A)心靈實體說(B)心靈狀態說(C)唯物主義的心靈論(D)實驗主義的心靈論。

【評論內容】

引用自馬自達

心靈實體說(同官能心理學與形式訓練說)1.代表學者為柏拉圖Plato、亞里斯多德Aristotle、笛卡爾Descartes等人2.靈魂可以主宰人所有的意識與情緒。3.官能心理學與形式訓練說。4.強調加強個人的心靈官能,如記憶、推理、想像等,就可以得到所有知識。5.主張形式的教育目的、注重課程教材的訓練性(忽略實用性)、偏重通才教育取向、重視記憶與背誦的教育方法。線上測驗: http://yamol.tw/tfulltext-%e5%bf%83%e9%9d%88%e5%af%a6%e9%ab%94%e8%aa%aa.htm#ixzz37d8sLzMd

參考資料

【評論主題】45.下列各選項中字音之聲母,不同者為:(A)丏、淼、敉 (B)煖、噍、擷 (C)幡、罰、狒 (D)跛、舶、簿。

【評論內容】

A:丏ㄇㄧㄢˇ 、 淼ㄇㄧㄠˇ 、敉 ㄇㄧˇ

B:煖ㄋㄨㄢˇ  、  噍ㄐㄧㄠˋ  、 擷ㄐㄧㄝˊ

C:幡ㄈㄢ  、 罰ㄈㄚˊ  、 狒ㄈㄟˋ

D:跛ㄅㄛˇ  、 舶ㄅㄛˊ  、  簿ㄅㄨˋ

【評論主題】38.古代編鐘常用於宮廷雅樂,每逢征戰、宴會、祭祀,都要演奏。也是古代統治者專用的樂器,反映名分,是等級和權利的象徵,只有在天子、諸侯行禮作樂時方能使用。於 1978 年發現之編鐘共65 件,分為三層

【評論內容】

編鐘,中國一種古老的禮器、樂器,由青銅鑄制,是中國青銅文化中的一株光彩照人的奇葩,人類古老文明的結晶。一九七八年夏,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隨州市城西北約一公里名叫擂鼓墩的地方,挖掘出規模巨大、保存最好的打擊樂器--曾侯乙編鐘。它的出土震驚了中國,震驚了世界,舉世矚目,被譽為“世界奇觀中獨一無二的珍寶”,“古代世界的第八奇跡”。

感覺是歷史考題阿= =

【評論主題】131.在道德理論中,只強調行為動機的哲學家是那一位?(A)康德(I.Kant);(B)彌爾(J. S. Mill);(C)邊沁(J. Bentham);(D)亞理斯多德(Aristotle)。

【評論內容】

康德《實踐理性批判》的哲學要義

倫理學方面,康德否定意志受外因支配的說法,而是認為意志為自己立法,人類辨別是非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而不是從後天獲得。這套自然法則是無上命令,適用於所有情況,是普遍性的道德準則。康德認為真正的道德行為是純粹基於義務而做的行為,而為實現某一個個人功利目的而做事情就不能被認為是道德的行為。因此康德認為,一個行為是否符合道德規範並不取決於行為的後果,而是採取該行為的動機。康德還認為,只有當我們遵守道德法則時,我們才是自由的,因為我們遵守的是我們自己制定的道德準則,而如果只是因為自己想做而做,則沒有自由可言,因為你就成為各種事物的奴隸。

【評論主題】13.「司法必須能夠□□□□,才能達到公平與正義。」空格中最適合填入的成語是:(A)革故鼎新(B)揚葩振藻(C)未雨綢繆(D)陟罰臧否

【評論內容】揚葩振藻:形容文采辭藻煥發華美。周書˙卷四十一˙王等傳˙史臣曰:「孝武之後,雅尚斯文,揚葩振藻者如林,而二馬、王、揚為之傑。」

【評論主題】3.下列詞語中,何者沒有錯別字?(A)並駕齊趨 (B)貿然行事 (C)壑然開朗 (D)專誠拜訪

【評論內容】並駕齊驅、豁然開朗、專程拜訪。

【評論主題】13. 陳醉雲〈蟬與螢〉「許多鳴蟲,總愛在清涼恬靜的夜裡,『……』應和著嘹亮的歌唱。」『……』中,最適當的摹寫詞語為下列哪一選項?(A)嚶鳴 (B)啁啾 (C)嘲喳 (D)喧嘩

【評論內容】形容蟲鳥或鈴鐸等細碎嘈雜的聲音。如:「啁啾」。楚辭˙屈原˙離騷:「揚雲霓之晻藹兮,鳴玉鸞之啾啾。」

【評論主題】46. 柳宗元〈遊黃溪記〉:「傳者曰:『黃神王姓,莽之世也。莽既死,神更號黃氏,逃來,擇其深峭者潛焉。』始莽嘗曰:『余黃虞之後也』,故號其女曰黃皇室主。黃與王聲相邇,而又有本,其所以傳言者益驗。神既居

【評論內容】有傳文說:“黃神姓王,是王莽的後人。”王莽已經死了,黃神改姓黃,逃來(這裡),選擇那幽深陡峭的地方潛居下來。最初王莽曾說:“我,是黃帝、虞舜的後人。”所以稱他的女兒為黃皇室主。黃與王讀音相近,並且又有實際的依據,那些用作傳言的說法更有了憑證。黃神已是生活在這裡,百姓都安居樂業,認為他已得道。死後就祭祀他,為他立有宗祠。

【評論主題】41.下列何者提出了關懷倫理學的理論?(A) 諾丁斯(N.Noddings) (B) 亞里斯多德 (C) 李歐塔(J.-F. Lyotard) (D) 康德(I. Kant)

【評論內容】

關懷倫理學者諾丁斯(N. Noddings)◎ 提出品德教育的四個要素或方法:身教、對話、實踐(經常練習)、肯定◎ 諾丁斯(N. Noddings)的關懷倫理學主張道德教育應以"情感"為核心

Nel Noddings(諾丁斯)是將關懷倫理學由人性發展層面加以理論化的第一人。

Nel Noddings「關懷」的輪廓,影響她較深的思想流派大約有:存在主義、John Dewey的實用主義、後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

Nel Noddings關懷倫理學以女性的生活實踐體驗出發,提出──「關係」為人存在的基礎,而「關懷之情」就是人的道德基礎。

Nel Noddings認為女性是以人際關係取向來陳述其道德的想法,她們重視的是「人-我」關係中的關懷關係、責任、與承諾。

【評論主題】30.下列各組詞語,何者意思不相近?(A)良禽擇木/里仁為美 (B)桃李不言/桃李滿天下 (C)麟趾呈祥/瓜瓞綿綿 (D)行將就木/日薄西山

【評論內容】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指桃樹、李樹不會說話,但因其花朵美豔,果實可口,人們紛紛去摘取,於是便在樹下踩出一條路來。比喻為人真誠篤實,自然能感召人心。

桃李滿天下:指學生眾多。

【評論主題】4. 小平上課時對老師講話不禮貌,老師很生氣地斥責他,並批評他沒有家教。班上其他同學聽了以後,對老師心生反感,很同情小平的境遇。下列何者最能描述此一現象?(A)漣漪效應(ripple effect)

【評論內容】

普墨克原則(Premack principle)=老祖母法寶

個體存在一種增強階層,位於頂端階層的增強行為是個體最有可能從事(喜愛)的活動。找出個體的增強階層,以較高層促動較低階層反應,使學習者獲得全面均衡的發展。

【評論主題】1. 洛夫(金龍禪寺)中寫道「羊齒植物╱沿著白色的台階╱一路嚼了下去」,這裡是利用羊齒植物的形象,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A)擬物 (B)擬仿 (C)擬構 (D)擬人

【評論內容】擬物化

以物擬物:把一種事物想成是另一種事物,尋找兩種事物中的共通性,使兩者結合,並產生奇異又生動的聯想。

以人擬物:將人的外表模樣、神態等,藉著其他事物的比擬使其更有趣味。

我也覺得是擬物~

【評論主題】1. 洛夫(金龍禪寺)中寫道「羊齒植物╱沿著白色的台階╱一路嚼了下去」,這裡是利用羊齒植物的形象,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A)擬物 (B)擬仿 (C)擬構 (D)擬人

【評論內容】擬物化

以物擬物:把一種事物想成是另一種事物,尋找兩種事物中的共通性,使兩者結合,並產生奇異又生動的聯想。

以人擬物:將人的外表模樣、神態等,藉著其他事物的比擬使其更有趣味。

我也覺得是擬物~

【評論主題】1. 洛夫(金龍禪寺)中寫道「羊齒植物╱沿著白色的台階╱一路嚼了下去」,這裡是利用羊齒植物的形象,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A)擬物 (B)擬仿 (C)擬構 (D)擬人

【評論內容】擬物化

以物擬物:把一種事物想成是另一種事物,尋找兩種事物中的共通性,使兩者結合,並產生奇異又生動的聯想。

以人擬物:將人的外表模樣、神態等,藉著其他事物的比擬使其更有趣味。

我也覺得是擬物~

【評論主題】13. 甲生每次遇到數學幾何問題就束手無策,數學老師為了瞭解甲生在幾何學習上的困難,應該進行?(A) 墨漬測驗(B) 總結性評量(C) 診斷評量(D) 安置評量

【評論內容】羅夏克  墨漬測驗一種應用最普遍的人格投射測驗。瑞士精神醫學家羅夏克(H. Rorschach,1884~1922)於西元一九二一年編製。以墨漬製作十張左右對稱內容不同的圖片,受測者依一定圖 序回答問題,使個人不自知的把內在的一切投射出來,而後根據反應圖樣的部位、決定因素、內容、從眾與否等計分。此測驗實施不易且解釋困難,通常用於臨床診斷方面。

【評論主題】8.(甲)妾髮初「覆額」 (乙)「紈綺」烏鬢 (丙)「總角」之交 (丁)年甫「弱冠」(戊)黃髮「垂髫」(己)「西夕」之年上列有關年齡的詞語,表示幼年的選項是:(A) 甲丙戊(B) 乙丁戊(C) 甲乙己

【評論內容】 2. 紈綺 注音一式 ㄨㄢˊ ㄑ|ˇ 漢語拼音 w n q  注音二式 w n ch 

細絹、細綾。代指婦女。唐˙元稹˙鶯鶯傳:「余始自孩提,性不苟合。或時紈綺閑居,曾莫流盼。不為當年,終有所蔽。」

【評論主題】張潮《幽夢影》「種花須見其開,待月須見其滿,著書須見其成,美人須見其暢適。」由這段話可推知作者最強調的品德是什麼?(A) 待人應謙虛隨和 (B) 處世應先懂得尊重上司(C) 為學在平日勤奮 (D) 凡

【評論內容】

題目宜修改為:種花「須」見其開,待月「須」見其滿,著書「須」見其成,美人「須」見其暢適。

謝謝^^

【評論主題】12.下列選項「」中的字義解釋,何者錯誤?(A) 民不易「物」,惟德繄「物」:第一個「物」是「享用祭物」,第二個「物」是「祭物」(《 左傳‧宮之奇諫假道 》)(B) 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

【評論內容】

民不易物,惟德繄物:

百姓並不須要特別去改變祭品,(因為)只有德行才是(給皇天)真正的祭品。

繄:注音「ㄧ」,是。

【評論主題】蓋聶(Gagné)提倡學習階層(hierarchy of learning),此一階層共分八層:語文聯想、訊號學習,刺激反應學習、反應連鎖(或動作技能)、概念學習、問題解決、原則學習、辨別學習。何者位

【評論內容】

蓋聶的學習理論-學習階層(低→高)

符號學習-人類最原始的學習方式(冒煙是燒火的訊號)。

刺激反應學習-指物命名和文字發音(刺激與反應之連結)。

反應連鎖─刺激反應聯結學習之後的多重聯結(連字成句、連動作成技能)。

語文連結學習-光聽到爸爸這個名詞,就知道它代表的涵意、英文單字與中文之聯結。

辨別學習(多重辨別)-指從多個類似刺激中學到選擇其一去反應。例如:分辨植物的差異、天乾物燥、扭轉乾坤。

概念學習-指將同類事物按其特徵歸類而得抽象觀念的學習方式。例如:汽車、火車、飛機、船-交通工具。

原則學習-經由瞭解學到兩種或兩種以上概念之間的關係。。例如:水向低處流、公式。

問題解決-運用已學到的概念和原則,來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如:會做運算及處理。

 

【評論主題】【題組】2.忿「ㄐㄩㄢˋ」:

【評論內容】

原文:屈子賦曰:「邑犬羣吠,吠所怪也。」僕往聞:庸蜀之南,恆雨,少日,日出則犬吠。予以為過言。前六七年,僕來南。二年冬,幸大雪踰嶺,被南越中數州;數州之犬,皆蒼黃吠噬,狂走者累日,至無雪乃已。然後始信前所聞者。今韓愈既自以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獨見病,亦以病吾子。然雪與日豈有過哉?顧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幾人?而誰敢衒怪於群目,以召鬧取怒乎?

翻譯:屈原懷沙賦中說:「城裡的狗成群著叫著,叫著牠所認為奇怪的事。」我曾經聽說在四川南部,常常下雨,很少出太陽,太陽一出來,狗就亂叫。我以為這話說得有些過火。六七年前,我來到南方。第二年冬天,幸逢大雪下過了五嶺,覆蓋了南越的幾個州,這幾個州的狗,都急急忙忙的亂叫亂咬,到處亂跑了好多天,直到雪消了才停。然後我才相信以前我聽說的是真的。如今韓愈把自己當作蜀地的太陽,您又要我當南越的雪,這不是禍害嗎?不但是我自己受害,您也會遭受其害。但是雪和太陽有什麼錯呢?亂叫的只是狗啊!估計當今不亂叫的有幾人呢?誰敢在這班人面前招搖炫耀,以至招來笑鬧,自找氣受呢?

【評論主題】1. 洛夫(金龍禪寺)中寫道「羊齒植物╱沿著白色的台階╱一路嚼了下去」,這裡是利用羊齒植物的形象,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A)擬物 (B)擬仿 (C)擬構 (D)擬人

【評論內容】擬物化

以物擬物:把一種事物想成是另一種事物,尋找兩種事物中的共通性,使兩者結合,並產生奇異又生動的聯想。

以人擬物:將人的外表模樣、神態等,藉著其他事物的比擬使其更有趣味。

我也覺得是擬物~

【評論主題】【題組】 ⑵你認為前述那一種抽樣方式最適當?那一種抽樣方式最不適當?說明為什麼?(10 分)

【評論內容】題目應修改成 下列何國與我國之6334學制相仿?

【評論主題】【題組】⑶超音波檢測法(Ultrasonic Testing, UT)的原理及用途?(10 分)

【評論內容】蓮藕拍斷會牽絲=思→雙關

【評論主題】下列何者為六書中的「會意字」?(A)凶 (B)馬 (C)盥 (D)切

【評論內容】凶 ==指事切 ==形聲

【評論主題】「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是屬於何種修辭格?(A)譬喻 (B)轉化 (C)象徵 (D)鑲嵌

【評論內容】

【鑲嵌】

定義:在語詞中,故意插入數目字、虛字、特定字、同義或異義字來拉長文句的修辭法。

一、鑲字:刻意用虛字或數目字,插在有實際意義的字間,來拉長詞語的方法。例如—

1.  五光十色。

2.  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二、嵌字:故意用特定的字來嵌入語句中。例如—

1.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木蘭詩)

2.  藏頭藏尾。

三、增字:是同義字的重複。目的在拉長音節,使語氣更為充足,使語意更為充實(又稱為同義複詞)。例如—

1.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諸葛亮<出師表)

2.  秋冬之隙,致民田獵以講武。(蘇軾<教戰守策)

四、配字:在...

【評論主題】「知化則善述其事;窮神則善繼其志。不愧屋漏為無忝,存心養性為匪懈。」這段話是出自何人之文?(A)朱熹 (B)張載 (C)王陽明 (D)周敦頤

【評論內容】

張載作《西銘》,曰:「乾稱父而坤母,予玆藐焉,乃混然中處。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長其長,慈孤幼所以幼其幼,聖其合德,賢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殘疾、惸獨鰥寡,皆吾兄弟之顛連而無告者也。於時保之,子之翼也。樂且不憂,純乎孝者也。違曰悖德,害仁曰賊,濟惡者不才,其踐形惟肖者也。知化則善述其事,窮神則善繼其志,不愧屋漏為無忝,存心養性為匪懈。惡旨酒,崇伯子之顧養;育英材,潁封人之錫類。不弛勞而底豫,舜其功也;無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體其受而歸全者,參乎;勇於從而順令者,伯奇也。富貴福澤,將厚吾之生也;貧賤憂戚,庸玉女於...

【評論主題】下列哪一選項沒有錯字?(A)拍案叫決 (B)皮開肉綻 (C)偃耳盜鈴 (D)藕斷絲聯

【評論內容】

拍案叫絕掩耳盜鈴

藕斷絲連

【評論主題】下列有關文學作家作品之敘述,何者不完全正確?(A)韓愈:文起八代之衰,詩歌散文化 (B)柳宗元:山水遊記文中有畫,寓言小品警策雋永 (C)歐陽脩:以詩為詞,以文為詩 (D)周敦頤:〈愛蓮說〉藉物寫志,

【評論內容】

韓愈存詩約300多首。其詩兼有李白的豪放、杜甫的凝煉,自成「以文為詩」、「奇崛險怪」的一派,被稱為「昌黎體。」

蘇軾開創的豪放詞風「以詩為詞」。

【評論主題】有關歐陽修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字永叔,晚號六一居士 (B)倡導古文,以明道致用為宗旨,是北宋古文運動之宗師 (C)其詞婉約清麗,有《六一詞》 (D)撰作《資治通鑑》,為史學鉅著。

【評論內容】

歐陽脩編纂《新唐書》及《新五代史》,二書都列為正史,並創立新體例。《新唐書》,歐陽脩負責撰紀、志和表,列傳部份則由宋祁完成。景祐三年至皇祐五年(1036-1053年)這18年間,歐陽脩私下編纂《五代史記》74卷,後世稱為《新五代史》。唐代以後,正史都是官修,唯有《新五代史》是例外。

【評論主題】10.台灣民謠「望春風」末句說:「心裡彈琵琶」,意指:(A)內心暢快無比。(B)內心喜慮交併,七上八下。(C)內心涼寒,如琵琶聲淒。(D)心有隱痛,怕被觸及。

【評論內容】【望春風】 詞:李臨秋 曲:鄧雨賢 獨夜無伴守燈下,清風對面吹,十七八歲未出嫁,遇著少年家,果然標誌面肉白,誰家人子弟,想欲問伊驚歹勢,心內彈琵琶。想欲郎君作尪婿,意愛在心內,等待何時君來採,青春花當開,聽見外面有人來,開門該看覓,月娘笑阮憨大呆,茯風騙不知。

【評論主題】23.「懼匏瓜之徒懸兮,畏井渫之莫食。」(王粲《登樓賦》)意謂(A)害怕故鄉田園荒廢 (B)害怕人人遊手好閒 (C)害怕才華沒人賞識 (D)害怕工作沒人肯做。

【評論內容】◎懼匏瓜之徒懸兮,畏井渫之莫食 解釋:所怕的是像瓠瓜一樣徒然繫著,又像潔淨的井水,不被人們飲用那樣令人悲嘆。解析: 以匏瓜、井渫(ㄒㄧㄝˋ,除去污泥的井水)自比,借喻自己潔身自持,卻不為人所知。 

【評論主題】46.下列哪一個不是光的三原色?(A)紅(B)綠(C)藍(D)黑。

【評論內容】

建議置於自然類科~感恩

【評論主題】15.如果想瞭解學生「如何」達到目前水準,以及「可能」可以達到的水準,最好的評量方式是(A)動態評量 (B)檔案評量 (C)真實評量 (D)生態評量。

【評論內容】「動態評量」是指:教師以「測驗-介入-再測驗」的形式,對兒童的一般認知能力或特定學科領域進行持續性學習歷程的評量。借此了解教師介入與兒童認知之間的關係,以及兒童認知發展的可修正程度,確認兒童所能發展的最大學習潛能。並診斷學生學習錯誤原因,提供處方性訊息,以進行適當的補救教學措施。「動態評量」一詞是由Feuerstein(1979)首先使用的,之所以被稱為「動態」,主要是相對於傳統評量的靜態測量的形式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涵義有二:著重學習歷程或認知改變的評量。 在評量中進行教學評量者與被評量者的關係是互動的。

【評論主題】20.聶政、豫讓見於『史記』的((A)貨殖列傳 (B)刺客列傳 (C)遊俠列傳 (D)滑稽列傳)

【評論內容】聶政學琴報父仇 戰國時期,聶政的父親為韓王鑄劍,超過了工期沒有完成,就被韓王下令殺害了,當時聶政沒有降生。聶政長大後,母親告訴了他父親的遭遇。自此,聶政就立下為父報仇,刺死韓王的誓願。 聶政拜師習武,學得了一些劍法,便以泥瓦匠的身份混人宮內,但首次行刺未成。聶政就逃往泰山,向一位仙人學琴。因怕被人認出,聶政改變容貌,“漆身為厲,吞炭變其音”,並擊落滿口牙齒,潛心苦練,歷時十年,終於彈得一手好琴,他辭別師父返回韓國。 重回韓國的聶政,彈起琴來,觀者成行,馬牛止聽。聶政名聲越來越大,韓王知道後,就下旨把聶政召進宮中,欲聽其彈琴。聶政為了躲過禁衛的搜查,就把利刃藏在琴內,神態自若地走進宮內。面對韓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