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15.假設α 、β 為x2 + 9x + 4 = 0之兩根,則 ( √α - √β )2 之值為何?(A)-11(B)-9 (C)-7 (D)-5

【評論內容】

有人可以解這題嗎?算出來是-26耶

【評論主題】24.( )根據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第九條,下列何者非IEP中必須具備的內容向度?(A)學生的現況能力描述(B)具情緒與行為問題學生所需之行為功能介入方案及行政支援(C)學生學年與學期的教育目標及各科之

【評論內容】題目是問"非"IEP中必須具備的內容向度,所以c不正確第 9 條本法第二十八條所稱個別化教育計畫,指運用團隊合作方式,針對身心障礙學生個別特性所訂定之特殊教育及相關服務計畫;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一、學生能力現況、家庭狀況及需求評估。二、學生所需特殊教育、相關服務及支持策略。三、學年與學期教育目標、達成學期教育目標之評量方式、日期及標準。四、具情緒與行為問題學生所需之行為功能介入方案及行政支援。五、學生之轉銜輔導及服務內容。前項第五款所定轉銜輔導及服務,包括升學輔導、生活、就業、心理輔導、福利服務及其他相關專業服務等項目。參與訂定個別化教育計畫之人員,應包括學校行政人員、特殊教育及相關教師、學生家長;必要時,得邀請相關專業人員及學生本人參與,學生家

長亦得邀請相關人員陪同。

【評論主題】15.關於特殊兒童的評量,質性的發展性評量逐漸受到重視。有關該評量之目標,下列何者不適切?(A)評估生態環境 (B)評估發展能力(C)分析認知結構 (D)確定功能運作的階段

【評論內容】特殊學生的評量取向與範圍 ◎質的發展的評量取向:(一)分析認知結構:皮亞傑理論的基本假定認為發展是兒童實體上的一種結果改變的反映。分析兒童的認知結構是評量的主要目標。在質的發展的評量方面,他們分析兒童是否經由心智操作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的認知結構或歷程。(二)確定功能運作的階段:質的發展的評量取向常見的第二項目標是確定發展的階段。在正常發展上多數階段都可以給予年齡的界限,而階段的分派則繫於那個階段的能力反應事實。(三)考證發展能力:考證發展能力乃是一項質的發展的評量目標,特別適合於特殊兒童。在質的發展的評量上,不管兒童的障礙程度為何,重點在於描述或考證兒童表現特性的發展能力。

【評論主題】13.八歲的某生常有字形辨認不清或混淆等現象,對詞彙的結構學習有困難,如買腳踏車說成「買騎腳踏車」,無線電說成「無電線」,技能說成「技力」。這表示他可能有下列哪一類型語言障礙?(A)構音異常(B)嗓音

【評論內容】

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第 六 條 本法第三條第四款所稱語言障礙,指語言理解或語言表達能力與同年齡者相較,有顯著偏差或低落現象,造成溝通困難者。

 前項所定語言障礙,其鑑定基準依下列各款規定之一:

 一、構音異常:語音有省略、替代、添加、歪曲、聲調錯誤或含糊不清等現象。

 二、嗓音異常:說話之音質、音調、音量或共鳴與個人之性別或年齡不相稱等現象。

 三、語暢異常:說話節律有明顯且不自主之重複、延長、中斷、首語難發或急促不清等現象。

 四、語言發展異常:語言之語形、語法、語意或語用異常,致語言理解或語言表達較同年齡者有顯著偏差或低落。

【評論主題】9.有關資優學生獨立研究的敘述,下列何者較適切?(A)是對具有特殊能力的資優學生進行個案研究(B)只適用於特定學術領域之學術性向資優學生(C)是對資優學生的一種加速學習方案,而非充實方案(D)是指導資

【評論內容】「獨立研究課程」之基本意義是研究者在經由引導對主題研究或專題研究後,已經具有獨自從事研究時,能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主題,訂定研究計畫,選擇適當的研究方法,有效的蒐集資料、分析與解釋資料,進而形成研究結果的能力。

【評論主題】8.身心障礙資優學生的鑑定方式,宜優先考量下列哪一項?(A)根據家長和教師觀察學生後,所提供的推薦資料(B)依各類障礙特徵與限制將資優的鑑定標準彈性降低(C)運用多元評量方式,將評量結果進行綜合研判後

【評論內容】

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第 二 條 身心障礙學生之鑑定,應採多元評量,依學生個別狀況採取標準化評量、直接觀察、晤談、醫學檢查等方式,或參考身心障礙手冊(證明)記載蒐集個案資料,綜合研判之。

資賦優異學生之鑑定,應以標準化評量工具,採多元及多階段評量,除一般智能及學術性向資賦優異學生之鑑定外,其他各類資賦優異學生之鑑定,均不得施以學科(領域)成就測驗。

【評論主題】7.有關資優教育模式之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A)能力分組是指「抽離式」措施(B)加速包括提早入學或縮短修業年限等措施(C)充實指在一般教材之外採取加深、加廣方式(D)資優教育一般採充實、加速和能力分

【評論內容】「充實制」除了課程的加深、加廣,還有各種研習活動。「加速制」採取提早入學、縮短修業年限及進階預修等。「能力分組」集中式與分散式並行,但現今多已改成分散制。臺灣地區的資優教育方案,與世界資優教育趨勢相當吻合,具有相當高的多元性。

【評論主題】14.小宇是國小四年級的重度障礙學生,上個月已學會如何數班上舉手的人數,王老師 今天調查班上有帶直排輪來的同學人數,同學舉手後,王老師請小宇數數看。這是 屬於下列哪一個學習階段?(A)獲得期(B)維持

【評論內容】

新特殊教育通論(許天威),第 407頁

(1)獲得期/習得期:為維持學生學習動機,此階段「避免錯誤」即可。不必要求學習反應完全正確。

(2)維持期:提供日常生活中多次練習的機會,以「熟能生巧」。

(3)流暢期/熟練期:加強技能的速度與品質。

(4)類化期:當做得又快又好時,應提供在不同情境下技能類化的練習

【評論主題】1.依據我國現行特殊教育法規,智力測驗是下列哪些特殊教育學生鑑定的必要項目?(A)智能障礙、學習障礙、學術性向優異(B)智能障礙、學習障礙、一般智能優異(C)智能障礙、學術性向優異、一般智能優異(D)

【評論內容】

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第 三 條 本法第三條第一款所稱智能障礙,指個人之智能發展較同齡者明顯遲緩,且在學習及生活適應能力表現上有顯著困難者。

 前項所定智能障礙,其鑑定基準依下列各款規定:

一、心智功能明顯低下或個別智力測驗結果未達平均數負二個標準差。

二、學生在生活自理、動作與行動能力、語言與溝通、社會人際與情緒行為等任一向度及學科(領域)學習之表現較同年齡者有顯著困難情形。

第 十 條  本法第三條第九款所稱學習障礙,統稱神經心理功能異常而顯現出注意、記憶、理解、知覺、知覺動作、推理等能力有問題,致在聽、說、讀、寫或算等學習上有顯著困難者;其障礙並非因感官、智能、情緒等障礙因素或文化刺...

【評論主題】31.國小低年級兒童體育成績採用何種評量為原則?(A) 形成性(B)總結性 (C)預備性 (D) 診斷性。

【評論內容】我去代課的時候 老師都會讓低年級的以分數累積的方式做為評分說 不然他們還那麼小 要達成規定的目標很難吧?(不過我也不知道是依據什麼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