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六要」相當於中國畫理畫法的總結,尤其提出「變異合理」,即評畫要求作品要有變法,要有開拓,要有創造,同時也強調作畫必須絕對地「合於規矩法度」,提出「六要」的是:
(A)顧愷之
(B)謝赫
(C)郭若虛
(D)劉道醇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57406
統計:A(63),B(181),C(261),D(636),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六要、荊浩《筆法記》六要、六要

用户評論

【用戶】Chia-hsun Lee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  《聖朝名畫評》又名《宋朝名畫評》﹐劉道醇編撰。《聖朝名畫評》按繪畫門類編纂﹐排列次序為人物﹑山水林木﹑畜獸﹑花卉翎毛﹑鬼神﹑屋木﹐共6門。每門之中又按神﹑妙﹑能三品來評定畫家繪畫藝術成就的等級﹐並為畫家列傳﹐大多是一人一傳﹐也有數人合傳。扼要表達了作者的藝術見解﹐說明將畫家列入此品的理由﹐評論詞簡意備。該書所記內容大多是作者耳聞目睹和直接尋訪而來的﹐因此材料翔實可靠。  《聖朝名畫評》在序言中﹐提出了評價鑑識作品的準則﹐即“六要”與“六長”。六要是﹕氣韻兼力﹑去來自然﹑變異合理﹑彩繪有澤﹑格制俱老﹑師學捨短。六長是﹕粗鹵求筆﹑細巧求力﹑無墨求染﹑狂怪求理﹑僻澀求才﹑平畫求長。劉道醇提的六要與六長是將謝赫六法論的原理運用於觀畫﹑評畫﹐是對六法論的解釋和發揮﹐也是繪畫實踐經驗在理論認識上的總結﹐對後世的繪畫創作和評論有著重要的影響。【中國大百科智慧藏】

【用戶】Chia-Hung Lin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圖畫見聞志→郭若虛

【用戶】Jou-Yi Chen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國畫畫法「六要」有兩說:一見近人余紹宋著「畫法要錄」卷一,引五代時畫家荊浩說:「畫有六要:一曰氣、二曰韻、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筆、六曰墨。…氣者,心隨筆運,取象不惑。韻者,隱跡立形,備遺不俗。思者,刪撥大要,凝想形物。眾者,制度時因,搜妙創真。筆者,雖依法則,運轉變通,不質不形,如飛如動。墨者,高低暈淡,品物淺深,文彩自然,似非因筆。」按荊氏著作有「畫說」、「筆法記」、「山水訣」各一篇,此說出於筆法記,又稱「山水錄」,惟唐書藝文志作「筆法記」。一見清王安節著「青在堂畫學淺說」引宋劉道醇說:「氣運兼力一要也,格致俱老二要也,變異合理三要也,彩繪有澤四要也,去來自然五要也,師學捨短六要也。」劉氏此說並標舉「六長」如:「麤鹵求筆一長也,僻澁求才二長也,細巧求力三長也,狂怪求理四長也,無墨求染五長也,平畫求長六長也。」是則此條固當與「六要」並列為宜。按劉氏著作有「五代名畫補選」一卷,成書於宋嘉祐四年(西元一○五九年)。見「中國美術年表」及「宋朝名畫評」三卷。(田曼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