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6.1920年前後,產生於德國,喜以細膩手法,深刻而諷刺性的批判社會現實,代表畫家有葛羅茲(Grosz)和貝克曼(Beckman)等。畫史稱之為何?
(A)新寫實主義
(B)新達達
(C)新表現主義
(D)新即物主義。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86265
統計:A(237),B(90),C(167),D(700),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表現主義

用户評論

【用戶】鴻裕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 1924年,德國的政治形勢極具的變化,藝術家們的烏托邦主義也變成了悲觀失望和憤世嫉俗的犬儒主義(Cynicism)。這時,在畫上出現了一種諷刺社會的現實主義藝術,被稱之為「新客觀」藝術。代表:迪克斯(Otto Dix,1891~1969)、格羅斯(Geroge Grosz,1893~1960)、貝克曼(Max Beckmann,1884~1950):

【用戶】Jou-Yi Chen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George Grosz: A WINTER's TALE

【用戶】王培兒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新寫實主義:是法國的美術評論家雷斯塔尼、克萊因等所組成糾正「抽象表現主義」、「硬邊藝術」、「色面繪畫」等藝術的抽象表現。提倡藝術必須回歸到實在的世界,以表現人們生活環境或生活的行為為主要內容。由於其所追求的目標與美國後期普普藝術有諸多重疊的地方,且與美國的新達達、集合藝術、普普藝術相互參與展覽,而難以劃定之間的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