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5 垃圾桶決策模式(garbage-can decision-making model)符合下列那項特徵?
(A)政策投入資源充裕,但相對應的政策產出數量貧瘠
(B)決策者為了私利,以黑箱作業方式進行決策
(C)政策問題、解決方案、參與者與抉擇機會四項要素彼此獨立,不具備直線性的邏輯思考次序
(D)決策者和其他組織成員之間產生資訊不對稱的情形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847466
統計:A(136),B(117),C(3328),D(346),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垃圾桶決策模式

用户評論

【用戶】Irene Hsu

【年級】小五上

【評論內容】垃圾桶模式最先是由Michael Cohen, James March, Johan Olson等人於1972年提出,這種模式首先用來探究「無政府狀態」組織 (organized anarchy) 的決策過程。這種以非線性邏輯來解釋組織決策的模式,稍後為John Kingdon (1984) 沿用,並且被用來解釋美國聯邦政府許多政策的決策過程。  當政策所要追求的目標愈清晰明確,其「手段—目的」間關係的聯結愈清楚,各種變通方案可能導致的後果愈明確,相關的資訊愈充足,容許做決策的時間愈寬裕的情境之下,就愈可能採取理性的決策模式,但實際上許多的情境並非如此單純。而「垃圾桶模式」(Garbage Can Model)這一種非理性的決策模式,就常應用來做為解決當一個組織目標分歧,因果關係不明時的決策...

【用戶】秋心►107初等正取又如何

【年級】小一上

【評論內容】學者Cohen等人提出的「垃圾桶決策模式」認為,組織是處於一種有組織的混亂狀態。在垃圾桶決策模式中,問題、參與者、解決方案及選擇機會等決策要素(四個量流),彼此間並無一致的邏輯演繹關係,決策的形成只是機會所造成的。

【用戶】Irene Hsu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垃圾桶模式最先是由Michael Cohen, James March, Johan Olson等人於1972年提出,這種模式首先用來探究「無政府狀態」組織 (organized anarchy) 的決策過程。這種以非線性邏輯來解釋組織決策的模式,稍後為John Kingdon (1984) 沿用,並且被用來解釋美國聯邦政府許多政策的決策過程。    當政策所要追求的目標愈清晰明確,其「手段—目的」間關係的聯結愈清楚,各種變通方案可能導致的後果愈明確,相關的資訊愈充足,容許做決策的時間愈寬裕的情境之下,就愈可能採取理性的決策模式,但實際上許多的情境並非如此單純。而「垃圾桶模式」(Garbage Can Model)這一種非理性的決策模式,就常應用來做為解決當一個組織目標分歧,因果關係不明時的決策模型。垃圾桶模式主要有三個特徵: 1.目標模糊 (problematic preferences)      整個組織本身所要追求的目標並不是具體清楚的,對各.....

【用戶】秋心►107初等正取又如何

【年級】小一上

【評論內容】學者Cohen等人提出的「垃圾桶決策模式」認為,組織是處於一種有組織的混亂狀態。在垃圾桶決策模式中,問題、參與者、解決方案及選擇機會等決策要素(四個量流),彼此間並無一致的邏輯演繹關係,決策的形成只是機會所造成的。

【用戶】天道酬勤

【年級】研二上

【評論內容】四流:P問題P參與者S解決方案C選擇機會

【用戶】Irene Hsu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垃圾桶模式最先是由Michael Cohen, James March, Johan Olson等人於1972年提出,這種模式首先用來探究「無政府狀態」組織 (organized anarchy) 的決策過程。這種以非線性邏輯來解釋組織決策的模式,稍後為John Kingdon (1984) 沿用,並且被用來解釋美國聯邦政府許多政策的決策過程。    當政策所要追求的目標愈清晰明確,其「手段—目的」間關係的聯結愈清楚,各種變通方案可能導致的後果愈明確,相關的資訊愈充足,容許做決策的時間愈寬裕的情境之下,就愈可能採取理性的決策模式,但實際上許多的情境並非如此單純。而「垃圾桶模式」(Garbage Can Model)這一種非理性的決策模式,就常應用來做為解決當一個組織目標分歧,因果關係不明時的決策模型。垃圾桶模式主要有三個特徵: 1.目標模糊 (problematic preferences)      整個組織本身所要追求的目標並不是具體清楚的,對各.....看完整詳解

【用戶】秋心►107初等正取又如何

【年級】小一上

【評論內容】學者Cohen等人提出的「垃圾桶決策模式」認為,組織是處於一種有組織的混亂狀態。在垃圾桶決策模式中,問題、參與者、解決方案及選擇機會等決策要素(四個量流),彼此間並無一致的邏輯演繹關係,決策的形成只是機會所造成的。

【用戶】天道酬勤

【年級】研二上

【評論內容】四流:P問題P參與者S解決方案C選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