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7.某人持有「個人努力,則教育成就會高,職業、收入越高」的觀念,則較符合何種理論的說法?
(A)結構功能論
(B)現象學
(C)符號互動論
(D)俗民方法論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07247
統計:A(11027),B(1136),C(1056),D(441),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結構功能論、涂爾幹、結構功能論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有學者認為學校教育是一種公平的選擇機制,也是有效的分類機制,並且相信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將其分配到不同的社會位置,達到人盡其才的目的。此種概念是來自下列何種理論? (A)結構功能論 (B)社會衝突論 (C)符號互動論 (D)有機比擬論

【用戶】陳企鵝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概述結構功能論又稱結構功能主義。  ⒈ 是以帕森斯、墨頓爲代表的側重于對社會系統的制度性結構進行功能分析的學說。  功能論或稱結構功能論(structure functionalism)是社會學者塗爾幹(Emile Durkheim)和斯賓塞(Herbert Spencer)在十九世紀發起的,二十世紀兩位最有影響力的功能論學家是帕森斯(Talcott Parsons)和墨頓(Robert Merton)。以上四位人物即爲近代國際社會學界赫赫有名的大師級人物,而他們所主張的功能理論自然成爲了社會學界中最具規模及科學性,影響範圍最廣的一套理論。其它重要的社會學家和社會學理論幾乎都因爲把它當作批判的對象而獲得其地位和生命,功能論在社會學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⒉ 任何一種文化...

【用戶】薛永浩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俗民方法論代表人物:葛芬柯(Garfinkel, H.,1917-XX、葛方可、賈方可、高芬苛俗民方法論(ethnomethodology)是研究日常生活民眾如何進行推理思考、尋求意義的學問,是探究社會成員所使用的方法的學問。俗民方法論強調對生活世界的了解,認為生活世界才是所有客觀科學知識的最終基礎。要尋求科學的原初意義,必須研究人在日常生活所使用的方法。符號互動論是從微觀的角度探討個體在社會中的角色,個體之所以有意義是因為他與週遭環境的人、事、物,透過各種符號互動的結果,這些符號的積極意義得自於個體本身的體會,來自於個體與其他個體間的互動,以及其他個體與環境之間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