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何時期的教師來源政教不分、官師合一
(A)上古時期
(B)中古時期
(C)現代時期-----P.5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29842
統計:A(1317),B(653),C(112),D(9),E(0)

用户評論

【用戶】Chen Hong-Wei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教師來源政教不分、官師合一

【用戶】Seme Ho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先秦官學的衰弱與私學的興起一、西周的“學在官府” “學在官府”是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徵。學在官府具體表現為官師不分 和 政教合一 。 官吏既負行政職責,也有教學的任務。 比如西周時國學的主持者稱大司樂,負責祭祀和國家典禮,是國家最高禮樂官,同時兼管國學教育事務。 大司樂屬下的一些官員,如師氏、保氏、大胥、小胥、樂師等就是國學的教師。 此時的教育機構與行政機構尚未分離,教育與政事合一。 國學既是施教的場所,又是國家舉行重大禮儀活動的地方,如祭祀、鄉射、獻俘等活動都在國學進行。 各級鄉學也是地方舉行鄉飲酒禮、鄉射禮、士人議政、養老尊賢活動的場所。 政事活動本身也就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學生在參與政事的過程中接受各種教育。在“學在官府”體制下,形成了從中央到地方的較為完善的學校教育體制以及以禮、樂、射、禦、書、數等六藝為主體的教育內容。

【用戶】Jiarong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本題我覺得有爭議性,因為題意並未說明中國或西方,通常中上古時期指的應該是西方世界,政教合一應該是中古時期的時候,不是嗎??有人有更好的解答嗎?? 

【用戶】徐仲賢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同意6樓 我也想到西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