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7.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飢;一女不織,或受之寒。」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則物力必屈。(賈誼(論積貯疏))「物力必屈」是指:
(A)地球生育萬物能力受到壓迫
(B)人耽溺於物慾,必定自取屈辱滅亡
(C)人類使用萬物的能力降低
(D)人類竭澤而漁,物力必定窮盡。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838872
統計:A(38),B(343),C(35),D(2171),E(1)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字音修正

用户評論

【用戶】我愛阿,阿愛我

【年級】

【評論內容】語句源自:賈誼的 論務農積貯疏此句翻譯:古人說:「一個男子不耕田,就要有人挨餓;一個女人不紡織,就要有人受寒。」生產財物有一定的時節,使用財物卻沒有節度,那麼物力就一定匱乏。

【用戶】馬自達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賈誼(前200年-前168年),西漢時期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東)人。由於當過長沙王太傅,故世稱賈太傅,賈生,賈長沙。漢朝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其政論文《過秦論》、《論積貯疏》、《治安策》等,在歷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用戶】Lan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竭澤而漁  出處: 《呂氏春秋·義賞》:「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典故: 掏干了水塘捉魚。比喻取之不留餘地,只圖眼前利益,不作長遠打算。也形容反動派對人民

【用戶】pa pa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原文  管子曰:「倉廩實而知禮節。」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嘗聞。 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女不織,或受之寒。」 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則物力必屈。 翻譯古代的人說:「一個農夫不種地,就有人挨餓; 一個農婦不織布,就有人挨凍。」 生產物資有時間限制,但是消費沒有限度,那麼生產能力必定窮盡。 竭澤而漁  排盡池湖的水捕魚。比喻一味榨取,不留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