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4、 高雄縣的縣花是 (A) 百合 (B)木棉 (C)朱瑾 (D)鳳仙

【評論內容】朱槿:又叫『扶桑』或『大紅花』。木棉:高雄市市花。

【評論主題】2.根據教育部於2007年5月公布的《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草案,下列那一項不屬於「教師得採取的管教措施」之正面表列項目(A)站立反省;(B)調整座位;(C)沒收學生物品;(D)口頭糾正。

【評論內容】教師得採取下列一般管教措施 :(一)口頭糾正。(二)調整座位。(三)要求口頭道歉或書面自省。(四)列入日常生活表現紀錄。(五)通知家長,協請處理。(六)要求完成未完成之作業或工作。(七)要求課餘從事可達成管教目的之公共服務(如學生破壞環境清潔,罰其打掃環境)。(八)取消參加正式課程以外之活動。(九)經家長同意後,留置學生於課後輔導或參加輔導課程。(十)要求靜坐反省。(十一)要求站立反省。但每次不得超過一堂課,每日累計不得超過兩小時。(十二)在教學場所一隅,暫時讓學生與其他同學保持適當距離,並以兩堂課為限。(十三)經其他教師同意,暫時轉送其他班級學習。(十四)移請其他相關人員或單位處理。教師不宜於學生下課時間實施前項管教措施。但有必要者,不在此限。學生反映或教師發現學生身體不適,或有上廁所、生理日等生理需求時,應調整管教方式或停止處罰。

【評論主題】67. 下列選項何者有書寫「思友」之意﹖(A)嵩雲秦樹久離居 雙鯉迢迢一紙書 休問梁園舊賓客 茂陵秋雨病相如(B)細草微風岸危檣 獨夜舟星垂平野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C)

【評論內容】A.的翻譯:你是嵩山雲我是秦川樹,長久離居;千里迢迢,你寄來一封慰問的鯉書。請別問我這個梁園舊客生活的甘苦;我就像茂陵秋雨中多病的司馬相如。  這首詩是作者於武宗會昌五年(845)閒居洛陽,寄給長安故友令狐綯的。令狐綯這時正任右司郎中。首句寫嵩山與秦川遠隔,各在一方。以各自所見的「雲」和「樹」,寄寓思念;二句寫收到書信後心中的快感;三、四句寫自己的境況。以因病免職閒居茂陵的司馬相如自比,傾訴潦倒多病,寂寞無聊的心情。今人劉學鍇評此詩:「有感念舊恩故交之意,卻無卑屈趨奉之態;有感慨身世落寞之辭,卻無乞援望薦之意;情意雖談不上深厚濃至,卻比較直率誠懇。」

【評論主題】57. 關於「十三經」的敘述,何者正確?(A)均屬無韻文(B)涵蓋子、史、集三部的內容(C)《孝經》是篇幅最短的一部經書(D)《爾雅》、《說文解字》皆為十三經之一

【評論內容】A.韻文B.十三經屬經部,不涵蓋子、史、集D.說文解字沒有在十三經之內*十三經:《詩》、《書》、《易》、三禮:《周禮》、《儀禮》、《禮記》、三傳:《公羊》、《穀梁》、《左傳》、《論語》、《孝經》、《爾雅》宋末再加上《孟子》,即成為十三經。

【評論主題】28.以下有關《詩經》的敘述何者有誤(A)溫柔敦厚,詩之教也 (B)主張「用夏變夷」 (C)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D)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

【評論內容】用夏蠻夷典故:孟子 滕文公章句上*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我只聽說用中國的文化去教化、改變野蠻人的;沒聽說過有反被野蠻人所改變、同化的。

【評論主題】21.有關書信的「提稱語」,以下何者使用不當 (A)父母:膝前 (B)老師:足下 (C)平輩:左右 (D)晚輩:如晤

【評論內容】對師長用道鑒、賜鑒。對平輩用大鑒、台鑒、惠鑒、 左右、足下。

【評論主題】70.早上十點鐘,古人謂之何時? (A)辰 (B)巳 (C)午 (D)未

【評論內容】子(下11~早1) 丑(早1~3) 寅(早3~5) 卯(早5~7)辰(早7~9) 巳(早9~11) 午(早11~下1) 未(下1~3)申(下3~5) 酉(下5~7) 戌(下7~9) 亥(下9~11)

【評論主題】27.何書具有「微言大義」的作用 (A)易經 (B)春秋 (C)孟子 (D)禮記

【評論內容】春秋筆法,又稱微言大義,指行文中雖然不直接闡述對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卻通過細節描寫,修辭手法(例如詞彙的選取)和材料的篩選,委婉而微妙地表達作者主觀看法。據說孔子編寫《春秋》,在記述歷史時,暗含褒貶。後世作者為了闡述孔子的思想,撰寫了專門的著作以解釋《春秋》的內在涵義,特別是其中涉及禮的一些細節。而這種作法被中國古代的傳統所褒揚:宋歐陽修組織編修的《新唐書》、《新五代史》大量運用春秋筆法。

【評論主題】42.國語聲母有四個濁音聲母,它們是:(A)ㄅ、ㄈ、ㄕ、ㄙ (B)ㄇ、ㄋ、ㄌ、ㄖ (C)ㄅ、ㄙ、ㄒ、ㄏ (D)ㄅ、ㄇ、ㄉ、ㄏ。

【評論內容】在聲母之中的濁音,就是「聲帶的『顫動』與否」,你自己試著念念看所有的聲母,就知道我所說的是什麼意思囉~資料來源:羅林(2005) 國語文。台北:志光文化教育出版社,1-8

【評論主題】45. 下列各出版社之命名,何者不是出自古籍之書名或篇名?(A)九歌 (B)洪範(C)爾雅 (D)遠流

【評論內容】作為夏王朝四百餘年〈自禹至桀共享四四一年其間失國於寒浞者約三十八年》 政教設施之最高原則,則僅存〈洪範〉一篇。〈洪範〉列在《周書》中,極不應理。考〈洪範〉乃殷箕子口述其先王治國之寶典。《洪範》的成書(寫成文字),可能遠在商朝末年,西周初期

【評論主題】19.東西南北人是比喻 (A)交遊廣闊 (B)好賭成性 (C)地理學家 (D)漂泊無定

【評論內容】典故:高適 人日寄杜二拾遺原文:人日題詩寄草堂, 遙憐故人思故鄉。  柳條弄色不忍見, 梅花滿枝空斷腸!  身在南蕃無所預, 心懷百憂復千慮。  今年人日空相憶, 明年人日知何處?  一臥東山三十春, 豈知書劍老風塵,  龍鐘還忝二千石, 愧爾東西南北人!翻譯:我在人日寫詩寄往你的草堂,遙想老朋友定然在思念著故鄉。楊柳著綠,不忍去看,梅花滿樹,牽動愁腸。我在南方偏遠地區朝政哪能參預,心中泛起百種憂愁千種思慮。今年的人日還在此想念朋友,明年的人日有豈知身在何處?我曾一臥東山三十春,又豈料執書仗劍老於宦途風塵。我老態龍鍾還辱居刺史之位,怎能不愧對你這個『四處漂泊之人』。

【評論主題】37.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飢;一女不織,或受之寒。」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則物力必屈。(賈誼(論積貯疏))「物力必屈」是指:(A)地球生育萬物能力受到壓迫(B)人耽溺於物慾,必定自取屈辱滅亡(

【評論內容】語句源自:賈誼的 論務農積貯疏此句翻譯:古人說:「一個男子不耕田,就要有人挨餓;一個女人不紡織,就要有人受寒。」生產財物有一定的時節,使用財物卻沒有節度,那麼物力就一定匱乏。

【評論主題】28.喜慶柬帖用語中,「七秩晉二」的「秩」字,意思是指:(A)制其差等 (B)職稱 (C)秩序(D)十年。

【評論內容】秩:十年為一秩。晉:升,進。七秩晉二:七十二歲。

【評論主題】30.讓我們來玩個文字遊戲,「天下第一家,出門先用它,人人說它小,三月開白花。」下列答案何者適用?(A)王、謝、林、梅   (B)孔、游、胡、蔡(C)趙、錢、孫、李   (D)宋、金、蕭、楊。

【評論內容】天下第一家:趙 ---因為那是百家姓的第一位出門先用它:錢 ---出門想要買.吃東西當然要用錢囉人人說它小:孫 ---孫子 當然是大家眼中的小孩三月開白花:李 ---李花是白色的當李花盛開時,漫山遍野潔白一片,所以有人就將李花奇觀譽為“山坡花雪”*李花圖:http://tw.myblog.yahoo.com/jw!UyNfcRmRBBAYug3_IFqg/article?mid=2194

【評論主題】29.「兩船競航,櫓速不如帆快;八音齊奏,笛清難比簫和。」上列對聯共使用了幾位文官武將的諧音?(A)三 (B)四 (C)五 (D)六。

【評論內容】此對聯典故:傳說在行舟途中,紀曉嵐遇到一位老者,亦乘大船南下,還給他送來一張紙條:“我看閣下必是一位文士,現有一聯,如閣下能對出,敝船必當退避三舍,如對不出,則只好委屈閣下殿後。”老者的上聯是:  兩舟並行,櫓速不如帆快。  這是一副語意雙關聯。“櫓速”諧指三國著名文臣魯肅,“帆快”暗指西漢著名勇士樊噲,一文一武,正巧構成雙重含義,表面上是說櫓不如帆,暗含的意思是說文不如武。紀曉嵐深知此聯難對,不禁冥思苦想,結果讓老者揚帆遠去。他到福州後,主持院試,樂聲轟鳴。紀曉嵐觸景生情,想出下聯:  八音齊奏,笛清怎比簫和。  “笛清”暗指北宋名將狄青,“蕭和”暗指西漢宰相蕭何,也是一語雙關,一文一武,文勝於武,對得天衣無縫。

【評論主題】17.「瓜瓞綿綿」的「瓞」,意思是?(A)枝葉 (B)小瓜 (C)根部 (D)大瓜。

【評論內容】瓜瓞綿綿:形容瓜類的繁衍眾多/比喻子孫繁盛、傳世久遠。瓞:小瓜綿綿:連續不斷

【評論主題】16.下列那一詞不是用來形容聲音的?(A)啜泣 (B)嗤嗤 (C)嘎咕 (D)窸窣。

【評論內容】後來我又再繼續查所說的注音:中文全字庫裡的:http://www.cns11643.gov.tw/AIDB/query_general_view_meaning.do?page=2&code=4178嘎 又有兩種發音***ㄕㄚˋ 形容詞:聲音嘶啞。 ㄚˊ 嘆詞:表疑問或反詰的語氣。如:嗄!有這種怪事?但,形容雁叫的聲音有嘎咕和嘎嘎,我找不到嘎咕的嘎的注音,若以同義的嘎嘎來找注音,那麼,嘎咕的嘎---ㄍㄚ*嘎嘎:形容鳥鳴聲。唐˙李山甫˙方干隱居詩:「咬咬嘎嘎水禽聲,露洗松陰滿院清。」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cond=%A3%7C%A3%AB%A3%BD&pieceLen=50&fld=1&cat=&ukey=-1263893711&serial=1&recNo=11&op=f&imgFont=1

【評論主題】16.下列那一詞不是用來形容聲音的?(A)啜泣 (B)嗤嗤 (C)嘎咕 (D)窸窣。

【評論內容】嘎咕:形容雁的叫聲「嘎」的注音是?的確只有你所說的:「ㄍㄚ」或「ㄍㄚˊ」ㄍㄚ 狀聲詞:形容短促而響亮的聲音。如:電風扇嘎的一聲停住了。ㄍㄚˊ 名詞:(1)嘎調。戲劇唱腔中忽然高揚八度以上的音調。(2)嘎嘎兒。a.兩端尖、中間大的形狀。b.戲稱調皮的人。c.一種以麵粉製成小球形,煮為羹湯的食品。資料來源:(1)中文全字庫 http://www.cns11643.gov.tw/AIDB/query_general_view.do?page=1&code=682f(2)教育部線上辭典 http://dict.revised.moe.edu.tw/

【評論主題】5、古者「君之所不臣於其臣者二」,是指臣子具那兩種身份?(A)遺老或重臣(B)老師或祭主(C)兄弟或姐妹(D)伯父或舅父。

【評論內容】因為要看前後文才能瞭解其真正意涵,所以在此放上全段。原文: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是故君之所不臣於其臣者二:當其為尸,則弗臣也,當其為師,則弗臣也。(《禮記•學記》)翻譯:尊敬教師,才能重視他傳授的道理;能看重道理,然後百姓才能專心求學。所以君王在兩種情形之下不把臣子當做下屬看待:當臣子「裝扮神靈受祭祀」的時候,不把臣子當做屬下看待;當臣子當「君王老師」的時候,不把臣子當做屬下看待。

【評論主題】16.「橫三豎四」相當於下列哪一個詞語:(A)亂七八糟(B)七上八下(C)七竅生煙(D)七嘴八舌。

【評論內容】典故:書證--1.五燈會元˙卷十七˙寶峰克文禪師:「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腳頭腳尾,橫三豎四。」2.紅樓夢˙第三十六回: 「只見外間床上橫三豎四,都是丫頭們睡覺。」

【評論主題】26.文心雕龍「情采」一文中「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聲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所謂「情文」指:  (A) 辭章 (B) 繪畫  (C) 雕刻  (D) 音樂

【評論內容】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聲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五色雜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五性發而為辭章,神理之數也。翻譯:至於抒發思想感情,鋪陳描寫萬事萬物,用文字刻劃內心活動,在紙上組織文辭,文章應當光彩煥發、文采繁富是很明白的了。所以構成文采的途徑有三條:第一種叫形中之文,是靠青、黃、赤、白、黑五色構成的;第二種叫聲中之文,是靠宮、商、角、徵、羽五音構成的;第三種叫情中之文,是靠喜、怒、哀、樂、怨五情構成的。五色相調,便會呈現漂亮的花紋;五音相配,就會形成美妙的樂曲;五情抒發,便會產生優美的辭章。這是天然的規律啊。

【評論主題】11形容有話必欲一吐為快,我們說:(A)骨梗在喉 (B)骨鯁在喉 (C)骨綆在喉 (D)骨哽在喉。

【評論內容】骨鯁在喉魚骨刺在喉嚨裡。比喻心中有話,必須一吐為快。骨「鯁」在喉:刺(動詞)**其他與「鯁」字相關的意義:1.作名詞解:(1)魚骨﹑魚刺。說文解字:鯁,魚骨也。(2)禍害。國語˙晉語六:今治政而內亂,不可謂德;除鯁而避彊,不可謂刑。----------後 漢書˙卷六十五˙段熲傳:昔先零作寇,……始服終叛,至今為鯁。2.作動詞解:阻塞不通。南朝梁˙庾肩吾˙亂後行經吳御亭詩:獯戎鯁伊洛,雜種亂轘轅。---------宋˙蘇軾˙張文定公墓誌銘:餉道一鯁,兵安所仰食?3.作形容詞解:正直、耿直。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傳˙專諸傳:方今吳外困于楚,而內空無骨鯁之臣,是無如我何。-----------隋書˙卷三十九˙陰壽傳:性剛鯁,有不可奪之志。

【評論主題】11.「詠到毛詩風第一,畫來眉樣月初三。」此一聯語適合用來祝賀何種喜事?(A) 新居(B) 開張(C) 結婚(D) 壽誕

【評論內容】詠到毛詩風第一:詩經國風,第一首為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在說求婚。畫來眉樣月初三:陰曆初三,月兒如眉。此句指老公幫老婆畫眉,即所謂"畫眉之樂",古代人的情趣活動。

【評論主題】59.史登伯格主張智力行為包含三個相互影響的因素。下列何者不是其中之一?(A)行為發生的情境 (B)個人先前的經驗 (C)處理訊息的方式 (D)完成作業所需的認知歷程。

【評論內容】Sternberg 智力三元論:1.組合智力:人在認知過程中對訊息的有效處理... D.完成作業所需的認知歷程 + C.應改為「處理訊息的『能力』」(1)後設認知智力(2)吸收新知能力(3)智能表現2.適應智力:指適應環境變化達到生活目的的實用性智力... A.行為發生的情境3.經驗智力:修改自己的經驗從而達到目的... B.個人先前的經驗

【評論主題】40.依民國 92 年 05 月 28 日 發佈之兒童及少年福利法 下列何者為教育主管機關權責?(A)兒童課後照顧 (B)發展遲緩兒童早期醫療 (C)兒童及少年心理保健 (D)幼童專用車檢驗。

【評論內容】兒童及少年福利法 第九條 第三項教育主管機關:主管兒童及少年教育及經費之補助、特殊教育、幼稚教育、兒童及少年就學、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兒童課後照顧服務」等相關事宜。

【評論主題】47. 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每三年所舉辦的國際學生評量計畫(PISA),其評量的分項層面包括:閱讀、數學、科學及何者?(A)公民素養(B)道德推理(C)問題解決(D)創造思考。

【評論內容】PISA主要在測量學生完成義務教育時,對於未來生活可能發生的挑戰所具備的知能,其中閱讀、數學、科學素養及問題解決能力被視為關鍵的領域:ODEC所進行的PISA(國際學生評量計畫)包含幾個能力的評量1.數學能力 2.科學能力 3.解決問題能力 4.閱讀能力而每個能力都包含知識、技巧、態度三個向度。例如閱讀能力的三個向度:1、擷取資訊:能否從所閱讀的文字資料中,找到所需的資訊。2、解讀資訊:閱讀後能否正確解讀資訊的意義。3、思考和判斷:能否將所讀的內容與自己原有的知識、想法和經驗相連結,綜合判斷後,提出自己的觀點。*應以『解決問題能力』為主軸,在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孩子蒐集、分析、整合知識的能力,以及運用數位設備的技能。其中包括思考、批判、表達、溝通的能力,在互動中,也學習合作、尊重、積極、耐心、專注、棄而不捨的態度。重點是:這些能力的養成需透過什麼樣的教學活動或是模式,讓學生進行學習,以培養這些能力。

【評論主題】18.那一類哲學派別主張閱讀經典名著?(A)存在主義(B)實用主義(C)觀念主義(D)永恆主義

【評論內容】1.課程應重視普遍真理的教導與人文素養養成2.國內推展「讀經」運動與永恆主義相關3.主張人文學科應為課程的中心4.學生必須研讀文學、哲學、歷史及科學偉大著作

【評論主題】48.『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一語出自周易何卦:(A)坤卦 (B)屯卦 (C)鹹卦 (D)乾卦。

【評論內容】源自: 易經˙乾卦˙象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卦)。乾卦的「像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即健,它是天德,其性質是陽、剛、動;乾卦表明了可見,這裡「自強不息」的含義就是對生命的體會,表示人要有堅強的意志,堅韌不屈的精神。

【評論主題】17.下列有關先秦諸子百家之敘述,何者為正確?(A)戰國時儒、法二家並稱「顯學」(B)集法家思想之大成者為商鞅(C)墨家主節葬、節用,而反對迷信,不敬鬼神(D)荀子主性惡之論,是故其說尚禮義法後王,而

【評論內容】A.儒、墨 並稱顯學B.集法家之大成:韓非子C.這題較多人錯,所以在此作詳述1.雖然墨家給人感覺重實用性,似乎與宗教扯不上關係,但實際上正好相反,在墨子所有學說之中幾乎都統攝在「天志」之中,即他將天權威化,於是宗教的意味也特別濃厚,認為天是有意識的,人若是作惡,則天會降禍,反之若行善,則賜福。因為墨子的學說是針對社會上低階層的人民,所以稍微帶有迷信思想的學說,較為能夠打動人心。墨子的「明鬼」思想,也有這種傾向。2.真正不敬鬼神的,反倒是孔子。他曾說:「敬鬼神而遠之。」對於鬼神不採取否定或信任的角度來對待,因為孔子的學說基本上還是立足於人事的修為上,故罕言死,所以他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又說:「未知生,焉知死。」孔子對祭祀的看法,也是以人的情感真誠為出發點,而禮儀其次,他說:「祭神,如神在。」又說:「喪,與其易也,寧戚。」著重於內心的真摯情感。

【評論主題】24.下列詩句何者最接近閒適的意境? (A)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B)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C)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D)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評論內容】C.源自:杜甫 旅夜書懷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背景:唐代宗永泰元年(七六五年)正月,杜甫辭去節度使參謀職務,返居草堂。四月,嚴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迫於無奈,只好帶著家人離開成都,乘舟東下,在岷江、長江飄泊。這詩約作於舟經渝州(今重慶市)、忠州)途中。*全詩流露了詩人奔波不遇之情。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翻譯:在遼闊的原野上,但見星光低垂,銀色的月光,映著奔騰洶湧的長江, 流光閃閃

【評論主題】20.下列選項有關年齡之說,何者正確? (A)「弱冠」之子,童山濯濯,可以從心所欲, 亦不踰矩 (B)「強仕」之年,事業有成,堪為社會中堅 (C)日本金銀婆婆「垂髫」而立,童顏稚語,煞是可愛 (D)「

【評論內容】垂髫ㄔㄨㄟˊ ㄊㄧㄠˊ :古時童子不束髮,故稱童子為「垂髫」。 指5.6歲。.束髮之年:15歲以上的成童*志學之年:15歲*加笄/及笄之年:女子15歲加冠/弱冠之年:男子20歲強仕之年:40歲

【評論主題】23、「比物醜類」一詞中的「醜」,意思是(A)惡劣(B)羞恥(C)醜陋(D)比較。

【評論內容】比物醜類:將相類的事物聯繫一起互為比較聯想比物:排比事類,歸納推演。醜類:以同類的事物相比。

【評論主題】20.屈原(哀郢):「鳥飛返故鄉兮,狐死必□□。信非吾罪而棄逐兮,何日夜而忘之!」空格中應該填入那一個詞?(A)郢都(B)首丘(C)龍門(D)江夏

【評論內容】鳥飛返故鄉兮,狐死必首丘。鳥秋天往南飛春天都還會回家,一年飛一次,我都九年了,卻還沒回去一次。狐狸發現自己快死了,都會找一個不高不低的山,找個石頭躺在上面,頭朝著自己的家。信非吾罪而棄逐兮,何日夜而忘之實在不是我的罪被放逐的,我什麼時候忘記回家呢*引申:人怎能不如禽獸。

【評論主題】48. 下列成語參照人物生平事蹟配對何者較為正確(A)李白-克紹其裘 (B)文天祥-功高震主(C)連橫-逢人說項 (D)諸葛孔明-壯志未酬。

【評論內容】《史記》作者司馬遷雖然官拜太史令、中書令,但《史記》卻不是奉召而作,而是他克紹箕裘的家業。這是因為司馬遷在三十六歲時,因太史公不能從行漢家之封,發憤且卒,臨死前告知司馬遷必要克紹箕裘,復為太史。因為 克紹箕裘:比喻能繼承父業。所以克紹箕裘才與司馬遷有關

【評論主題】18.「絕妙好辭」是出自於《世說新語》中何人之間的對話?(A)阮籍、嵇康 (B)曹操、楊修 (C)何晏、王弼 (D)劉備、諸葛亮。

【評論內容】原文:「魏武嘗過曹娥碑下,楊脩從,碑背上見題作『黃絹幼婦,外孫 臼』八字。魏武乃曰:『吾已得。』令脩別記所知。脩曰:「黃絹,色絲也,於字為絻。幼婦,少女也,於字為妙。外孫,女子也,於字為好。臼,受辛木,於字為辭。所謂『絕妙好辭』也。」魏武亦記之,與脩同,乃歎曰:「我才不及卿,乃覺三十里。」翻譯:曹操有一次與楊脩路過曹娥碑,見石碑背面題有「黃絹、幼婦、外孫、虀臼」八個字。他便問楊脩說:「懂嗎?」楊脩微笑,點了點頭說:「懂!」好強的曹操於是說:「你且莫講,讓我想想看。」兩人又走了三十里,曹操這才興奮地說道:「我懂了。」便叫楊脩把他猜到的意思另記下來。楊脩的解答是這樣的:「黃絹,有顏色的絲,便是個『絕』字。幼婦,便是少女,合起來是個『妙』字。外孫,女兒的兒子,則是個『好』字。虀臼,就是用來容受辛辣物的,是個「【受辛】」(辭)字。四字連起來讀,便是『絕妙好辭』。」曹操看過楊脩的解答,和自己的意思正好相符,於是歎服地說:「我的才華比不上你,竟然相差三十里遠。」**由此曹操已知自己與楊修的才智差距有多少,而害怕他會背叛,後來又因楊修支持曹植繼位與曹操立場不同使自己死於非命。

【評論主題】7. 古人對某物之賞愛,往往藉以寄託一己之情志。下列四組「人-物」的聯結關係,何者為非?(A)陶淵明──菊 (B)林和靖──蘭 (C)周敦頤──蓮 (D)王子猷──竹

【評論內容】宋朝的文人林和靖,是北宋隱逸詩人,他愛梅成痴,一生不仕不娶,在西湖畔種梅養鶴二十年,留下千古絕唱「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另外,「一樹梅花一放翁」的陸游也寫下許多詠梅的詩篇,壯志愁緒與生活感嘆,在梅花的詠嘆下表露無遺!林和靖即林逋(A.D.967~1028),字君復,卒諡「和靖 」,北宋杭州錢塘人。他年輕時遊歷於江、淮之間,後來返回杭州,於西湖孤山隱居,在草屋四周種了三百多株的「 梅花」,養了一隻「白鶴」與一頭「 梅花鹿 」,有客人來訪,白鶴便鳴於空中以為通告,若想飲酒就遣梅花鹿去買酒。常與梅花為伴,每向梅吟詩、畫畫,終身不仕,也不婚娶,過著隱逸的生活,日日如此,竟至二十年不入市塵,因此後人稱他為「梅妻、鶴子、鹿家人」。

【評論主題】11、「八」字在「六書」中是屬於哪一類?(A)象形 (B)指事 (C)會意 (D)假借

【評論內容】指事之中「純粹用記號表示事情的文字」:八---表示分別相背一---表示計數的開始丨---表示上下貫通

【評論主題】4、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荀子倡『性惡論』,主張『化性起偽』,『偽』不是虛偽,而是指『人為』。李斯、韓非為其弟子, 三人皆是法家重要代表人物 (B)老子有鑑於世人自利而好爭,致使社會混亂難治,遂提出

【評論內容】C錯在:唯墨子死後, 墨學即快速衰亡在墨子死後的墨學,並沒有快速衰亡,反之分為三派,即「有相裡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鄧陵氏之墨」,並且在戰國後期的中國社會中繼續發展,其中尤其是在秦國,墨學佔有相當重要地位,深入滲透進秦文化的價值層次。除此之外,至漢初,在諸子復活的背景下,墨學不但獨立發展,還通過儒墨、道墨互補兩種學術融合的途徑進行傳承,而蓬勃發展呢!資料來源:http://www.wretch.cc/blog/chenboda1219/18423732

【評論主題】19. 梭羅(Thurow)宣稱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中,知識已經取代了先前經濟體系中土地與能源的地位。(A)是 (B)否

【評論內容】梭羅2000.6.12以「如何在IT(資訊科技)驅動的 經濟 世界裡創造財富」為題,發表專題演講。他說 ,以前人有錢,都是靠天然資源,譬如擁有土 地、石油等。但現在進入第三波工業革命,人 類第一次出現因為擁有知識而致富。微軟總裁 比爾‧蓋茲就是很好的例子,往後掌握知識流 程才是掌握財富另一補充資料:http://forums.chinatimes.com.tw/special/knowledge/88b0718a.htm

【評論主題】58.張小華此次數學科定期考查考了70分,此分數在全班25人中共贏4人。根據上述,以下哪一陳述最有可能?(A)換算成百分等級為40(B)換算成百分等級為84(C)換算成T分數為40(D)換算成T分數為

【評論內容】關於百分等級與z互換:Z=-3,PR=0.1 Z=-2,PR=2 Z=-1,PR=16Z=0,PR=50 Z=1,PR=84 Z=2,PR=98 Z=3,PR=99.9資料來源:郭生玉(2004)教育測驗與評量。台北:精華書局,137-13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