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9-40 為題組閱讀下文後,回答 39-40 題。某位國小老師與學生討論「公平」的問題─師:什麼是公平?生:公平就是不偏心,給每個人同樣的東西。師:媽媽要怎麼公平地分蛋糕給孩子?生:給每個孩子一樣大或一樣多的蛋糕。師:對十歲的大哥哥和兩歲的小妹妹,要給他們一樣大的蛋糕嗎?生:如果給兩個人的蛋糕都很大,妹妹會吃不完;如果都很小,哥哥會不夠吃。所以要給哥哥大一點的,給妹妹小一點的。師:這樣不是不公平嗎?生:讓他們都吃得一樣飽,都覺得很高興,就好了。師:重要的是讓他們得到同樣的滿足,是嗎?生:對!大小不一定要相同,只要讓他們都同樣滿足,就是公平。
【題組】39.這位老師的教學法較接近下列哪一位教育家的方法?
(A)杜威(J. Dewey)
(B)盧梭(J. -J. Rousseau)
(C)蘇格拉底(Socrates)
(D)蒙特梭利(M. Montessori)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99718
統計:A(641),B(508),C(6241),D(414),E(0)

用户評論

【用戶】Quan Top

【年級】幼稚園下

【評論內容】教育即接生--(1)蘇格拉底(Socrates)時常使用不斷詰問對方的方式,由內而外地引發對方天生本有的觀念與知識(2)將「教育」詮釋為「引出」、「啟發」--強調人有先天觀念的理性論

【用戶】Vicky Vicky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31. 主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不斷地詰問學生,澄清學生的概念;因而在相互對話的過 程中,學生原本模糊的概念會逐漸獲得澄清。此種說法較接近於下列何種教育的「隱 喻」( metaphor)? (A) 鑄劍 (B) 撞鐘 (C) 生長 (D) 接生 Sherry Yeh 高三下 (2016/05/24) 8 教師會不斷地"詰問"學生,澄清學生的概念 ----  蘇格拉底 詰問法(產婆法)------教育即接生

【用戶】colorfuleggpl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A)杜威(J. Dewey) 1.實用(驗)主義2.做中學:學生為中心,重視實際經驗3.反對以預備未來作為教育目的(教育無目的論)4.主張教育機會均等(B)盧梭(J. -J. Rousseau) 1.自然主義2.教育來自三種途徑:人、事物、自然3.從大人中心扭轉為兒童中心(兒童本位)(D)蒙特梭利(M. Montessori) 1. 義大利首位女性醫學博士2.提倡兒童本位、獨立教育3.自然主義from sharon 筆記

【用戶】Quan Top

【年級】幼稚園下

【評論內容】教育即接生--(1)蘇格拉底(Socrates)時常使用不斷詰問對方的方式,由內而外地引發對方天生本有的觀念與知識(2)將「教育」詮釋為「引出」、「啟發」--強調人有先天觀念的理性論

【用戶】Vicky Vicky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31. 主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不斷地詰問學生,澄清學生的概念;因而在相互對話的過 程中,學生原本模糊的概念會逐漸獲得澄清。此種說法較接近於下列何種教育的「隱 喻」( metaphor)? (A) 鑄劍 (B) 撞鐘 (C) 生長 (D) 接生 Sherry Yeh 高三下 (2016/05/24) 8 教師會不斷地"詰問"學生,澄清學生的概念 ----  蘇格拉底 詰問法(產婆法)------教育即接生

【用戶】colorfuleggpl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A)杜威(J. Dewey) 1.實用(驗)主義2.做中學:學生為中心,重視實際經驗3.反對以預備未來作為教育目的(教育無目的論)4.主張教育機會均等(B)盧梭(J. -J. Rousseau) 1.自然主義2.教育來自三種途徑:人、事物、自然3.從大人中心扭轉為兒童中心(兒童本位)(D)蒙特梭利(M. Montessori) 1. 義大利首位女性醫學博士2.提倡兒童本位、獨立教育3.自然主義from sharon 筆記

【用戶】Quan Top

【年級】幼稚園下

【評論內容】教育即接生--(1)蘇格拉底(Socrates)時常使用不斷詰問對方的方式,由內而外地引發對方天生本有的觀念與知識(2)將「教育」詮釋為「引出」、「啟發」--強調人有先天觀念的理性論

【用戶】Vicky Vicky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31. 主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不斷地詰問學生,澄清學生的概念;因而在相互對話的過 程中,學生原本模糊的概念會逐漸獲得澄清。此種說法較接近於下列何種教育的「隱 喻」( metaphor)? (A) 鑄劍 (B) 撞鐘 (C) 生長 (D) 接生 Sherry Yeh 高三下 (2016/05/24) 8 教師會不斷地"詰問"學生,澄清學生的概念 ----  蘇格拉底 詰問法(產婆法)------教育即接生

【用戶】colorfuleggpl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A)杜威(J. Dewey) 1.實用(驗)主義2.做中學:學生為中心,重視實際經驗3.反對以預備未來作為教育目的(教育無目的論)4.主張教育機會均等(B)盧梭(J. -J. Rousseau) 1.自然主義2.教育來自三種途徑:人、事物、自然3.從大人中心扭轉為兒童中心(兒童本位)(D)蒙特梭利(M. Montessori) 1. 義大利首位女性醫學博士2.提倡兒童本位、獨立教育3.自然主義from sharon 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