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下文,回答 37~39 題       我個人稍識酒趣,對此杯中之物帶有濃厚的敬意。有時也遭遇到一些困擾,被人質問:「酒有什麼好?」我也覺得這事無可形容,「勿為醒者傳」。古人喝酒,和樂且湛,威儀□□──人多固然最好,獨飲也有其孤高的境界。近代醫學昌明,一般人都強調酒與遐齡之間的衝突,所以許多長輩在飲酒半生之後,輒主動地或被動地戒了;不但自己戒酒,也勸我們晚輩少喝或者根本不喝。通常勸說的人總是充滿了誠意,聽訓的人則始終是□□的。此事是非,不可分析,何況長輩當中,以高齡的道德文章,猶對飲酒鍥而不捨的仍然大有人在,可見是非辨詮之難。我自覺在這個文化價值交戰的社會裡,有一天大概也會變成一個□□規勸小子戒酒的人。陶公有詩曰:「止酒情無喜」,其沮喪可以想見。現在我必須趁情無喜之前,先把飲酒的正面意義記下來,以免不飲以後,失去追憶傳述的興趣。(楊牧〈六朝之後酒中仙〉)

【題組】37. 依據文意,上文□□內依序應填入的詞語,何者最適當?
(A)琅琅/諄諄/咄咄
(B)琅琅/藐藐/諄諄
(C)幡幡/藐藐/諄諄
(D)幡幡/忡忡/咄咄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歐陽無敵

【年級】大四上

【評論內容】我個人稍識酒趣,對此杯中之物帶有濃厚的敬...

【用戶】歐陽無敵

【年級】大四上

【評論內容】我個人稍識酒趣,對此杯中之物帶有濃厚的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