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韓愈(進學解)與下列何文性質相類似?
(A)禮記(學記) 
(B)荀子(勸學) 
(C)東方朔(答客難) 
(D)朱熹(白鹿洞書院學規)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困難0.353338
統計:A(414),B(1338),C(1101),D(263),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韓愈〈毛穎傳〉賞析、謫仙、「玉不琢,不成器」出處

用户評論

【用戶】又子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寫法上是模仿東方朔《答客難》、揚雄《解嘲》之前人作品,但不同於呆板的駢文,駢文致力於用典,恪守四六法,而本篇雖屬賦體,卻駢散兼用,長短錯落,韻白相間,其中以駢為主,前人謂「凝重多出於偶,流美多出於奇。體雖駢必有奇以振其氣,勢雖散必有偶以植其骨」(包世臣《藝舟雙楫.論文》卷一)而本文正發揮了駢散結合的優勢。中間大部分駢偶句,或不疾不徐,舒緩輕快,或語短調促,不容間斷(如第二段)。至於造語矜創,表達形象,注重文從字順,音節和諧等,這些韓文的優長,在本篇中表現得很突出表現得很突出。

【用戶】pony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答客難》屬於對問體,雖未名之為賦,實際上卻是賦的一種特殊格式。作者東方朔為人放蕩詼諧,他胸懷大志,卻得不到重用,沈淪下僚,心中鬱抑,就寫了這篇對問體賦,假設有客就此語難,而加以辯駁,由此求得心理平衡和自我慰藉。

【用戶】Mac Liang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韓」愈(「進」學解) 一 「東」方朔(「答」客難) →寒冬,進補麵疙瘩。

【用戶】chuchu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筆記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