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0. 下列《論語》《孟子》敘述,何者正確?
(A)「君子周而不比」意謂君子待人普遍親厚而不結黨營私
(B)「舉直錯諸枉,則民服」意謂用正直的人去打擊邪曲的人,百姓就服從了
(C)「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意謂天災人禍,害百姓無法存活,只好自求多福
(D)「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意謂恭敬的人,不受人侮辱;儉約自守的人,不肯被人搶奪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44732
統計:A(1828),B(242),C(37),D(55),E(2)

用户評論

【用戶】我愛阿,阿愛我

【年級】

【評論內容】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用正直的人做官,捨棄邪曲的人,百姓就會服從

【用戶】馬自達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出於《孟子》〈離婁上〉的,原句如下:孟子曰:「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侮奪人之君,惟恐不順焉,惡得為恭儉!恭儉豈可以聲音笑貌為哉!」翻譯如下:孟子說:「恭敬的人不會去欺侮別人,節儉的人不會去掠奪別人。喜歡欺侮、掠奪別人的君主,總是唯恐別人對他的不順從,可是這麼做,又怎麽能做到恭敬和節儉呢?難道恭敬和節儉是可以靠聲音和笑貌勉強表現出來的嗎?」

【用戶】Anita Chung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thx a lot

【用戶】田咩咩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A)「君子周而不比」意謂君子待人普遍親厚而不結黨營私(B)「舉直錯諸枉,則民服」意謂舉用正直的人做官,捨棄邪曲的人,百姓就會服從(C)「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意謂自然界給人們造成災害,人們或許尚能逃避而得僥倖生存;但人們自作的罪孽,卻是要自行承擔惡果,是無法逃避的。(D)「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意謂恭敬的人不會去欺侮別人,節儉的人不會去掠奪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