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0.進行幼兒社會行為評量時,下列哪些作法有助於提升評量的效度?甲、收集足夠的行為樣本,以涵蓋或適切代表欲評量的行為乙、檢查以不同方式收集的資料是否趨於一致丙、評量的內涵符合評量的目的丁、收集單一種情境下的行為樣本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93002
統計:A(5500),B(108),C(418),D(133),E(0)

用户評論

【用戶】I-ling Tasi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效度(準確性)<---準到大笑了!!!

【用戶】榮辱與共

【年級】小五上

【評論內容】這題如果先看到丁,就一定會先刪掉它,那就絕對不會錯的選唯一沒有丁的A選項....偏偏我先看到乙的"一致"兩個字,就想說信度才跟一致性有關......然後就把有乙的選項都刪了.....結果就是得到一個大錯特錯.......提醒大家考試真的每個選項都要看清楚阿阿阿阿阿

【用戶】阿比比

【年級】國一下

【評論內容】甲.收集足夠的行為樣本....--增加受試樣本→外在效度(代表性、說服力)乙.不同方式收集的資料....--針對同種能力或特質運用不同量表或測驗來評估→同時效度丙.評量的"內涵"....→內容效度

【用戶】Show Lin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請問丁、收集單一種情境下的行為樣本 是會提升信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