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8 衛靈公謂孔子曰:「有語寡人為國家者,謹之於廟堂之上而國家治矣,其可乎?」孔子曰:「可。愛人者則人愛之,惡人者則人惡之,知得之己者亦知得之人,所謂不出於環堵之室而知天下者,知反之己者也。」(《說苑.政理》)上述這段記載,對於今天政府公務人員的啟發為何?
(A)要知己知彼
(B)要充實知識
(C)要推己及人
(D)要愛憎明確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05827
統計:A(229),B(155),C(1490),D(15),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古時候年齡代稱

用户評論

【用戶】陳宜芊

【年級】國一下

【評論內容】翻譯:衛靈公對孔子說:「有人告訴我,我在朝廷裡表現得好一點,謹慎一點,國家就能得到治理,這是否可行?」孔子說:「我同意這個治理方案!愛別人,則別人愛自己;厭惡別人,則別人厭惡自己;知道別人從自己這裡得到了什麼的人,也會知道自己從別人那裡得到了什麼。所謂的不出自己的房屋就能了解天下的,是能夠推己及人的人。」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知己知彼】【充實】【推己及人】【愛憎】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30 「如果你曾被家人所愛,你已瞭解那份美好,把你所承受的愛分給別人!如果家人不曾愛你,你懂得那份辛 酸,那麼,便試著去愛那些不曾被愛過而無限辛酸的人吧!」此文中所表達之精神與下列何者相符? (A)損人利己(B)人一己百(C)捨己救人(D)推己及人 初等/五等/佐級◆國文- 103 年 - 五等地方特考國文#18334答案:D 難度:簡單28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禮記.禮運》)依上文之意,與下列那句成語意思最為接近? (A)行己有恥 (B)推己及人 (C)安分守己 (D)反求諸己初等/五等/佐級◆國文- 103 年 - 103原住民五等 國文#17595答案:B 難度:簡單6.「所...

【用戶】行百里者半九十

【年級】研一下

【評論內容】衛靈公對孔子說:「有人告訴我,我在朝廷裡表現得好一點,謹慎一點,國家就能得到治理,這是否可行?」孔子說:「我同意這個治理方案!愛別人,則別人愛自己;厭惡別人,則別人厭惡自己;知道別人從自己這裡得到了什麼的人,也會知道自己從別人那裡得到了什麼。所謂的不出自己的房屋就能了解天下的,是能夠推己及人的人。」

【用戶】陳宜芊

【年級】國一下

【評論內容】翻譯:衛靈公對孔子說:「有人告訴我,我在朝廷裡表現得好一點,謹慎一點,國家就能得到治理,這是否可行?」孔子說:「我同意這個治理方案!愛別人,則別人愛自己.....

【用戶】rock0522

【年級】

【評論內容】考驗大家的視力嗎?

【用戶】李瑄瑄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衛靈公對孔子說:「有人告訴我掌管國家的人,要在朝政上小心謹慎,國家才會治理好,這種說法對嗎?」孔子說:「可以。愛別人的人別人也會愛他;討厭別人的人別人也會討厭他。知道從自身獲得的人,也知道從別人身上獲得。所謂不走出四面圍著土牆的斗室,便知道天下大事的人,他懂得由外物而推及自身的道理。」A知己知彼正確的了解自己,並能評估對方的實力。元˙高文秀˙澠池會˙第三折:「但上陣要知己知彼,若相持千戰千贏。」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二十四回:「好一個劉先鋒,知己知彼,知進知退。」亦作「知彼知己」。C推己及人將心比心,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宋˙朱熹˙與范直閣:「學者之于忠恕,未免參校彼己,推己及人則宜。...

【用戶】Cheryl (休息中)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有語寡人為國家者,謹之於廟堂之上 而國家治矣,其可乎?」「有人告訴我,我在朝廷裡表現得好一點,謹慎一點,國家就能得到治理,這是否可行?」孔子曰:「可。愛人者則人愛之,惡人者則人惡之,孔子說:「我同意這個治理方案!愛別人,則別人愛自己;厭惡別人,則別人厭惡自己;知得之己者亦知得之人,所謂不出於環堵之室而知天下者,知反之己者也。知道別人從自己這裡得到了什麼的人,也會知道自己從別人那裡得到了什麼。所謂的不出自己的房屋就能了解天下的,是能夠推己及人的人。」

【用戶】rock0522

【年級】

【評論內容】考驗大家的視力嗎?

【用戶】李瑄瑄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衛靈公對孔子說:「有人告訴我掌管國家的人,要在朝政上小心謹慎,國家才會治理好,這種說法對嗎?」孔子說:「可以。愛別人的人別人也會愛他;討厭別人的人別人也會討厭他。知道從自身獲得的人,也知道從別人身上獲得。所謂不走出四面圍著土牆的斗室,便知道天下大事的人,他懂得由外物而推及自身的道理。」A知己知彼正確的了解自己,並能評估對方的實力。元˙高文秀˙澠池會˙第三折:「但上陣要知己知彼,若相持千戰千贏。」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二十四回:「好一個劉先鋒,知己知彼,知進知退。」亦作「知彼知己」。C推己及人將心比心,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宋˙朱熹˙與范直閣:「學者之于忠恕,未免參校彼己,推己及人則宜。...

【用戶】Cheryl (休息中)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有語寡人為國家者,謹之於廟堂之上 而國家治矣,其可乎?」「有人告訴我,我在朝廷裡表現得好一點,謹慎一點,國家就能得到治理,這是否可行?」孔子曰:「可。愛人者則人愛之,惡人者則人惡之,孔子說:「我同意這個治理方案!愛別人,則別人愛自己;厭惡別人,則別人厭惡自己;知得之己者亦知得之人,所謂不出於環堵之室而知天下者,知反之己者也。知道別人從自己這裡得到了什麼的人,也會知道自己從別人那裡得到了什麼。所謂的不出自己的房屋就能了解天下的,是能夠推己及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