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錢大昕〈奕喻〉言及:「今之學者,讀古人書,多訾古人之失;與今人居,亦樂稱人失。平心而度之,吾果無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見吾之失。」這句話背後的寓意是:
(A)時常以古人或他人之失為借鑑,正可以看出一己之失何在
(B)識人如讀書,需於細微處多作思量,才不致有失
(C)為人除了應該時常指正別人的缺點,同時也要看到自己的缺點
(D)人往往只處處看別人的缺點,而對自己的缺失卻常視若無睹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851189
統計:A(670),B(104),C(847),D(9272),E(0)

用户評論

【用戶】Mars Zhang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現在的讀書人讀古人書,大多喜歡批評古人的失誤;和今人相處,也喜歡指摘他人的錯誤。人本來就不可能沒有錯誤,然而試著換個立場,平心靜氣地想想,我真的沒有一點過錯嗎?我能知道別人的過錯,卻看不見自己的過錯:我能指出別人的小缺點,卻看不見自己的大毛病

【用戶】Hsiu Lin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訾  部首 言 部首外筆畫 6 總筆畫 13 注音一式  ㄗˇ

【用戶】Mars Zhang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現在的讀書人讀古人書,大多喜歡批評古人的失誤;和今人相處,也喜歡指摘他人的錯誤。人本來就不可能沒有錯誤,然而試著換個立場.....

【用戶】Hsiu Lin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訾  部首 言 部首外筆畫 6 總筆畫 13 注音一式  ㄗˇ

【用戶】Hsiu Lin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訾  部首 言 部首外筆畫 6 總筆畫 13 注音一式  ㄗˇ

【用戶】林宇

【年級】研二上

【評論內容】6.錢大昕〈奕喻〉言及:「今之學者,讀古人書,多訾古人之失;與今人居,亦樂稱人失。平心而度之,吾果無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見吾之失。」這句話背後的寓意是: (A)時常以古人或他人之失為借鑑,正可以看出一己之失何在(B)識人如讀書,需於細微處多作思量,才不致有失(C)為人除了應該時常指正別人的缺點,同時也要看到自己的缺點(D)人往往只處處看別人的缺點,而對自己的缺失卻常視若無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