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5.《戰國策.樂毅報燕王書》:「恐抵斧質之罪,以傷先王之明。」其中「斧質之罪」是指?
(A)宮刑
(B)黥刑
(C)刖刑
(D)死刑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31061
統計:A(139),B(105),C(410),D(966),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斧質之罪

用户評論

【用戶】我愛阿,阿愛我

【年級】

【評論內容】刖刑:一種古代的刑罰。砍掉人犯的腳或腳趾。斧質:古刑法。置人於鐵砧上,以斧砍之。斧質指誅戮之事。

【用戶】火力全開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48、49、50太史公說:「我聽周先生說過:『舜的眼珠有兩個瞳孔。』又聽說項羽也有兩個瞳孔,項羽難道是舜的後代嗎?要不然,怎麼會興起得這樣快呢?那時秦朝政治失民心,陳勝率先發難,各地豪傑蜂擁並起,互相爭奪天下,多得數不清。然而項羽並沒有一尺一寸的土地,他赤手空拳乘勢從民間興起,只不過三年的工夫,就率領了齊、燕、韓、趙、魏五國諸侯的兵將滅掉秦國,分割天下,分封給許多侯王,一切政令都由項羽發布,自號為西楚霸王。他的王位雖然終究不能保住,可是近代以來,還沒有這樣的人物呢!直到項羽離開關中,回到楚國,又趕走義帝,自立為王,自己先背叛了義帝,卻又怨恨韓廣、劉邦等諸侯背叛自己,這事就很難了!自我誇大功勞,只憑一己的智慧而不取法古聖先賢,以為霸王的事業,只要用武力征伐,就能治理天下。僅僅五年,就亡國了。自己被迫自刎於東城,至死還不覺悟,不肯自責,那真是大錯了!還要引用『這是天意要亡我,不是我用兵有錯誤而亡。』這句話來自我解嘲,豈不荒唐透頂嗎?」

【用戶】黃原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樓上有46-50題組題的翻譯請問有46-50題的答案嗎?!

【用戶】CHOKO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46.B47.A48.C49.D5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