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2.小寶自從自己心愛的小白兔死亡後,就一直擔心媽媽也會死掉,因此,開始拒絕上學,在家中也黏著母親不放。請問小寶可能是什麼問題?
(A)適應性疾患
(B)焦慮性疾患
(C)分離焦慮疾患
(D)反應性依附疾患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05431
統計:A(26),B(991),C(5144),D(1130),E(1)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適應性疾患

用户評論

【用戶】Tammy Wu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分離焦慮症(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簡稱SAD)在精神醫學的診斷系統中,被歸類為兒童或青少年時期的疾患。主要的特徵是離開家裡或離開所依附對象(例如父母親)時,會產生過度的焦慮。診斷的依據則分為下列四項準則來評估:準則A 離開家或離開此兒童或青少年所依附對象時,會產生過度的焦慮。所謂過度的焦慮,是指在下列八項焦慮症狀中,出現至少三項症狀:1. 當離開家裡或與父母親分開時,一再出現痛苦。2. 一直擔心會失去父母親,或擔心父母親受傷。3. 一直擔心會發生不幸事件,導致和父母親分離(例如迷路或被綁架)。4. 因為害怕和父母親分開,所以不願意上學或去其他地方。5. 害怕獨自一個人。6. 因為害怕父母親不在身邊,以...

【用戶】難忘

【年級】小三上

【評論內容】反應性依附:持續忽視有關兒童對呵護、刺激及關愛的基本情緒要求;或持續忽視兒童的基本身體需求;或一再更換主要照顧者,因此無法建立穩定的依附關係」。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sWESO2qHQkVBdvIfE4Uxvk0N/article?mid=441

【用戶】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出現焦慮的症狀:

【用戶】我愛阿,阿愛我

【年級】

【評論內容】廣泛性焦慮性疾患(GAD)DSM-IV診斷準則A:針對許多事件或活動(諸如工作或學業成就)過度焦慮及擔憂(預期的憂懼),至少六個月期間病人的擔憂期比不擔憂期長。B:此人發現很難控制此憂慮。C:焦慮及擔憂伴隨發生下列六項症狀中三項(或三項以上),在過去六個月期間,至少有些症狀的出現比未出現期間更長:不能靜止或感覺浮躁不耐煩容易疲累難保持專心或心中一片空白易怒肌肉緊張睡眠障礙D:焦慮擔憂對象並非侷限於一種第一軸項疾患的特質,如焦慮擔憂對象並非有關即將恐慌發作(如在恐慌性疾患)、公開受窘(如在社會畏懼症)、被玷污(如再強迫性疾患)、離家或離開親人(如在分離焦慮疾患)、變胖(如在心因性厭食症)、或罹患重病(如在慮病症),並且此焦慮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