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司馬遷的《史記‧孔子世家》: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始於衽席,故曰「關雎之亂以為風始,鹿鳴為小雅,文王為大雅始,清廟為頌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禮樂自此可得而述,以備王道,成六藝。下列選項中的資訊,上述文章未提及何者呢﹖
(A)取詩的標準
(B)取詩的時代限制
(C)取詩的空間限制
(D)取詩的數量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26473
統計:A(173),B(104),C(1652),D(126),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司馬遷介紹、史記、詩經‧小雅‧車舝

用户評論

【用戶】YiChen Yin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A)取詩的標準:取可施於禮義。(B)取詩的時代限制: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始於衽席。(D)取詩的數量: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故選(C)

【用戶】YiChen Yin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A)取詩的標準:取可施於禮義。 (B)取詩的時代限制: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始於.....看完整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