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林老師帶領幼兒園學生校外郊遊,途中周中明熱心照顧體弱的同學,林老師當眾讚美他的行為表現,其同學也為了得到老師的讚美,陸續表現出助人行為。請問下列何者能說明此種現象? 
(A)仰角效應
(B) 漣漪效應
(C) 投射作用
(D) 補償心理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簡單0.941389
統計:A(420),B(8320),C(77),D(21),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各種效應

用户評論

【用戶】我愛阿,阿愛我

【年級】

【評論內容】仰角效應====偏好勾選某選項。 漣漪效應(ripple effect)===教師獎勵學生良好行為或處罰指責學生偏差的行為時,常會影響鄰近學生的行為。 投射作用===將一切不愉快之遭遇,諉過於他人或環境,藉以掩飾自己,防衛自己,作為解決挫折衝突及維護自尊之手段。 補償心理 ===展其所長、補其所短

【用戶】恰拉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同6F一樣疑問。

【用戶】roby1210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漣漪效應,正面負面的影響都有喔!

【用戶】恰拉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謝謝八樓

【用戶】我愛阿摩,阿摩愛我

【年級】

【評論內容】仰角效應====>偏好勾選某選項。 漣漪效應(ripple effect)===>教師獎勵學生良好行為或處罰指責學生偏差的行為時,常會影響鄰近學生的行為.....看完整詳解

【用戶】roby1210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漣漪效應,正面負面的影響都有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