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張可久〈賣花聲.懷古〉:「美人自刎烏江岸,戰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傷心秦漢,生民塗炭,讀書人一聲長歎。」 上述文字中,讀書人長歎的事應近於下列何者?
(A)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B)撲頭飛柳花,與人添鬢華
(C)水晶環入了麵糊盆,才沾粘便滾
(D)夜來西風裏,九天鵬鶚飛。困煞中原一布衣,恨無上天梯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74516
統計:A(1805),B(41),C(17),D(201),E(0)

用户評論

【用戶】謝麻糬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張可久長期為吏的身世,對他的創作很有影響。生活的坎坷,不免使他抑鬱感傷,他的〔慶東原〕《和馬致遠先輩韻》九首,抒發了窮通無定,世態炎涼的感慨。有時不免聯想到百姓的疾苦和世道的險惡:"傷心秦漢,生民塗炭,讀書人一聲長歎"(〔賣花聲〕《懷古》),"比人心山未險"(〔紅繡鞋〕《天臺瀑布寺》)。他在〔醉太平〕《感懷》中,更寫道:"水晶環入麵糊盆,才沾粘便滾。文章糊成了盛錢囤,門庭改做迷魂陣,清廉貶入睡餛飩,葫蘆提倒穩",揭示了當時社會黑白顛倒、賢愚不分的現實。只是這種憤世疾俗的作品,為數不多。

【用戶】Ribbon Gift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美人自刎烏江岸。戰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傷心秦漢,生民塗炭,讀書人一聲長歎。【譯文】還記得項羽和虞姬的故事,那項羽是在烏江岸邊自刎。還記得三國時的赤壁之戰,真的是烽火連天。還記得班超在西域生活了三十一年,晚年思鄉所寫的「但願生入玉門關」。為歷代的戰爭而傷心,人民最痛的是戰爭所帶來的災難,而我一介讀書人,也只能在此長嘆一聲。

【用戶】我愛阿摩,阿摩愛我

【年級】

【評論內容】張可久長期為吏的身世,對他的創作很有影響。生活的坎坷,不免使他抑鬱感傷,他的〔慶東原〕《和馬致遠先輩韻》九首,抒發了窮通無定,世態炎涼的感慨。有時不免聯想到百姓的疾苦和世道的險惡:"傷心秦漢,生民塗炭,讀書人一聲長歎"(〔賣花聲〕《懷古》),".....看完整詳解

【用戶】Ribbon Gift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美人自刎烏江岸。戰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傷心秦漢,生民塗炭,讀書人一聲長歎。【譯文】還記得項羽和虞姬的故事,那項羽是在烏江岸邊自刎。還記得三國時的赤壁之戰,真的是烽火連天。還記得班超在西域生活了三十一年,晚年思鄉所寫的「但願生入玉門關」。為歷代的戰爭而傷心,人民最痛的是戰爭所帶來的災難,而我一介讀書人,也只能在此長嘆一聲。

【用戶】正向迎擊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張可久長期為吏的身世,對他的創作很★★★...

【用戶】我好棒

【年級】大四上

【評論內容】(A)對老百姓疾苦深切同情與關懷(B)瘦馬馱詩天一涯,倦鳥呼愁村數家。撲頭飛柳花,與人添鬢華。→內容訴說羈旅途中的輕愁,年華老去的傷感。 (C)人皆嫌命窘,誰不見錢親。水晶環入麵糊盆,才沾粘便滾,文章糊了盛錢 囤,門庭改做迷魂陣,清廉貶入睡餛飩。胡蘆提倒穩→嘲諷元朝末年世風混濁、官場黑暗 (D)夜來西風裏,九天鵬鶚飛,困煞中原一布衣悲,故人知未知?登樓意,恨無上天梯!→一吐人生之鬱悶不得志,讀此元曲後,方知人生之不快,豈非獨我一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