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7.依郭爾堡(L.Kohlberg)的道德認知發展論,下列那一項敘述的道德發展階段最高?
(A)人要守法,惡法亦法
(B)是非善惡之判斷,取決於良心
(C)?好孩子?,才是好學生
(D)你對我好,我也要對你好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簡單0.95089
書單:佛洛伊德、Foucault的權力理論、幼兒道德發展

用户評論

【用戶】林寶蓮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郭爾保的道德序階依據的是道德認知發展理論,郭氏分為成規前期、成規期、成規後期。每一期又分兩個階段,共有六個序階:(王文科,1996:261-4;沈六,1991:388-91)A、道德成規前期(1)第一序階:避罰服從導向。以行為的結果決定好或壞,不問此等結果的價值意義。(2)第二序階:尋求獎賞導向,又稱相對功利導向。B、道德循規期(3)第三序階:社會認可導向,又稱人際關係和諧導向。能讓別人感到快樂與認可的行為,便是好的。對於大眾的傳統行為,予以順從。(4)第四序階:「法律與秩序」導向。權威、固定的規則以及社會秩序的維持,均有其價值。因此吾人盡一己之責、尊重權威、維繫社會秩序等良好的行為,對較大的社區表示關注。C、道德自律...

【用戶】Helen Chen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自律

【用戶】張貝淇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郭爾保的道德序階依據的是道德認知發展理論,郭氏分為成規前期、成規期、成規後期。每一期又分兩個階段,共有六個序階:(王文科,1996:261-4;沈六,1991:388-91)A、道德成規前期(1)第一序階:避罰服從導向。以行為的結果決定好或壞,不問此等結果的價值意義。(2)第二序階:尋求獎賞導向,又稱相對功利導向。B、道德循規期(3)第三序階:社會認可導向,又稱人際關係和諧導向。能讓別人感到快樂與認可的行為,便是好的。對於大眾的傳統行為,予以順從。(4)第四序階:「法律與秩序」導向。權威、固定的規則以及社會秩序的維持,均有其價值。因此吾人盡一己之責、尊重權威、維繫社會秩序等良好的行為,對較大的社區表示關注。C、道德自律...

【用戶】連家家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選B跳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