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2古者諫無官,自公卿大夫,至於工商,無不得諫者。漢興以來,始置官。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眾, 得失利病,萃於一官。使言之,其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當志其大,舍其細,先其急,後其緩,專利 國家,而不為身謀。(司馬光〈諫院題名記〉)下列敘述何者最貼近上文所強調的諫官之德?
(A)知所不為,行己有恥
(B)權衡輕重,先公後私
(C)察納雅言,隱惡揚善
(D)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75851
統計:A(70),B(1208),C(113),D(61),E(0)

用户評論

【用戶】Coco Nut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譯文在古代沒有專門來規勸君王的官職,從官居高位的公卿大夫到市井百姓從事手工業和從商的人,都可以規勸君王。(等到)漢朝興盛開始,才有了諫官的稱號。將天下所有的政事,四海之內的百姓,國家社稷的得與失,優勢和弊病,都交萃於諫官身上,讓他正確地將一切說出來。(諫官)的責任相當重啊!要當好一個諫官,(應當)注意重要的方面,舍棄細微的地方;把情況緊急的事放在前面,把不要緊的事放在後面;只為國家作貢獻而不要將自己放在國家前面。那些在名聲方面急切的人,一定會在利益方面貪圖。(如果這樣成為一個諫官的話)那其中的差距可太大了吧!天禧初年的時候,真宗下詔設立諫官六名,來監督皇帝的行為。慶歷中的時候,錢君開始將諫官的名字書寫在專門的文書上,我恐怕日子長了名字會磨滅掉。(於是)在嘉佑八年時,將諫官的名字刻在石頭上。(這樣)以後的人就可以逐個對著名字議論道:“這個人是忠臣,這個人是奸臣,這個人正直,這個人偏邪。”哎,真是令人警戒害怕啊!

【用戶】LaLa Chen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在古代沒有專門來規勸君王的官職,從官居高位的公卿大夫到市井百姓從事手工業和從商的人,都可以規勸君王。(等到)漢朝興盛開始,才有了諫官的稱號。將天下所有的政事,四海之內的百姓,國家社稷的得與失,優勢和弊病,都交萃於諫官身上,讓他正確地將一切說出來。(諫官)的責任相當重啊!要當好一個諫官,(應當)注意重要的方面,舍棄細微的地方;把情況緊急的事放在前面,把不要緊的事放在後面;只為國家作貢獻而不要將自己放在國家前面。那些在名聲方面急切的人,一定會在利益方面貪圖。(如果這樣成為一個諫官的話)那其中的差距可太大了吧!天禧初年的時候,真宗下詔設立諫官六名,來監督皇帝的行為。慶歷中的時候,錢君開始將諫官的名字書寫在專門的文書上,我恐怕日子長了名字會磨滅掉。(於是)在嘉佑八年時,將諫官的名字刻在石頭上。(這樣)以後的人就可以逐個對著名字議論道:“這個人是忠臣,這個人是奸臣,這個人正直,這個人偏邪。”哎,真是令人警戒害怕啊!

【用戶】張宜文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在古代沒有專門來規勸君王的官職,從官居高位的公卿大夫到市井百姓從事手工業和從商的人,都可以規勸君王。(等到)漢朝興盛開始,才有了諫官的稱號。將天下所有的政事,四海之內的百姓,國家社稷的得與失,優勢和弊病,都交萃於諫官身上,讓他正確地將一切說出來。(諫官)的責任相當重啊!要當好一個諫官,(應當)注意重要的方面,舍棄細微的地方;把情況緊急的事放在前面,把不要緊的事放在後面;只為國家作貢獻而不要將自己放在國家前面。

【用戶】Coco Nut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譯文在古代沒有專門來規勸君王的官職,從官居高位的公卿大夫到市井百姓從事手工業和從商的人,都可以規勸君王。(等到)漢朝興盛開始,才有了諫官的稱號。將天下所有的政事,四海之內的百姓,國家社稷的得與失,優勢和弊病,都交萃於諫官身上,讓他正確地將一切說出來。(諫官)的責任相當重啊!要當好一個諫官,(應當)注意重要的方面,舍棄細微的地方;把情況緊急的事放在前面,把不要緊的事放在後面;只為國家作貢獻而不要將自己放在國家.....看完整詳解

【用戶】LaLa Chen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在古代沒有專門來規勸君王的官職,從官居高位的公卿大夫到市井百姓從事手工業和從商的人,都可以規勸君王。(等到)漢朝興盛開始,才有了諫官的稱號。將天下所有的政事,四海之內的百姓,國家社稷的得與失,優勢和弊病,都交萃於諫官身上,讓他正確地將一切說出來。(諫官)的責任相當重啊!要當好一個諫官,(應當)注意重要的方面,舍棄細微的地方;把情況緊急的事放在前面,把不要緊的事放在後面;只為國家作貢獻而不要將自己放在國家前面。那些在名聲方面急切的人,一定會在利益方面貪圖。(如果這樣成為一個諫官的話)那其中的差距可太大了吧!天禧初年的時候,真宗下詔設立諫官六名,來監督皇帝的行為。慶歷中的時候,錢君開始將諫官的名字書寫在專門的文書上,我恐怕日子長了名字會磨滅掉。(於是)在嘉佑八年時,將諫官的名字刻在石頭上。(這樣)以後的人就可以逐個對著名字議論道:“這個人是忠臣,這個人是奸臣,這個人正直,這個人偏邪。”哎,真是令人警戒害怕啊!

【用戶】張宜文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在古代沒有專門來規勸君王的官職,從官居高位的公卿大夫到市井百姓從事手工業和從商的人,都可以規勸君王。(等到)漢朝興盛開始,才有了諫官的稱號。將天下所有的政事,四海之內的百姓,國家社稷的得與失,優勢和弊病,都交萃於諫官身上,讓他正確地將一切說出來。(諫官)的責任相當重啊!要當好一個諫官,(應當)注意重要的方面,舍棄細微的地方;把情況緊急的事放在前面,把不要緊的事放在後面;只為國家作貢獻而不要將自己放在國家前面。

【用戶】何孟桓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40、以下出自司馬光〈諫院題名記〉,閱讀後回答下列問題:  古者諫無官,自公卿大夫至於工商,無不得諫者。漢興以來,始置官。  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眾,得失利病,萃於一官使言之,其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當志其大,舍其細;先其急,後其緩;專利國家,而不為身謀。彼汲汲於名者,猶汲汲於利也。其間相去何遠哉!  天禧初,真宗詔置諫官六員,責其職事。慶曆中,錢君始書其名於版。光恐久而漫滅,嘉祐八年,刻著於石。後之人將歷指其名而議之曰:「某也忠,某也詐,某也直,某也曲。」嗚呼!可不懼哉!(1) ( )       由上文推測,古代諫官的職責是什麼? (A)彈劾奸佞,獎勵忠直 (B)鼓勵群眾,上書進言 (C)考政得失,上諫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