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5對於文人畫的特點下列哪些描述是不正確的?
(A)形式上達到詩、書、化的徹底融合
(B)態度上以遊戲翰墨為手段
(C)內容上以佛教思想為主流
(D)功能上以寓意為目的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5
統計:A(0),B(2),C(6),D(0),E(0)

用户評論

【用戶】minghsuan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A)形式上達到詩、書、畫的徹底融合

【用戶】Gogogo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A)選項後來疑義正確的原因----原考卷「詩、書、化的徹底融合」的"畫"執筆錯誤吧!

【用戶】James Lin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文人畫亦稱「士人畫」。中國傳統繪畫及東亞其他地區唐畫的重要風格流派,泛指中國古代社會中文人、士大夫的繪畫,以別於宮廷繪畫(院畫)和民間繪畫。文人畫的歷史,大多數的研究多起於宋代。北宋蘇軾所提倡的「墨戲」、「士人畫」,被認為是文人畫的濫觴。到了北宋末期,米芾、米友仁父子的橫點山水畫(後世稱之為米點皴、米家山)被視作文人畫山水最早的典型。*南宋的文人畫發展上看不出明顯的傳承,反而今日可以看到金代畫家武元直的《赤壁圖》、王庭筠的《幽竹枯槎圖》、李山的《風雪山松圖》等,繼承北宋文人的繪畫風格,發展出有別於南宋院畫的體系。明代董其昌提出「文人畫」一詞,推唐代王維為始祖。文人畫家講究全面的文化修養,提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必須詩、書、畫、印相得益彰,人品、才情、學問、思想缺一不可。在題材上多為山水、花鳥以及梅蘭竹菊一類,他們強調氣韻和筆情墨趣,多為抒發「性靈」之作,標舉「士氣」、「逸品」,注重意境的締造。

【用戶】minghsuan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A)形式上達到詩、書、畫的徹底融合

【用戶】gogogo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A)選項後來疑義正確的原因----原考卷「詩、書、化的徹底融合」的"畫"執筆錯誤吧!

【用戶】James Lin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文人畫亦稱「士人畫」。中國傳統繪畫及東亞其他地區唐畫的重要風格流派,泛指中國古代社會中文人、士大夫的繪畫,以別於宮廷繪畫(院畫)和民間繪畫。文人畫的歷史,大多數的研究多起於宋代。北宋蘇軾所提倡的「墨戲」、「士人畫」,被認為是文人畫的濫觴。到了北宋末期,米芾、米友仁父子的橫點山水畫(後世稱之為米點皴、米家山)被視作文人畫山水最早的典型。*南宋的文人畫發展上看不出明顯的傳承,反而今日可以看到金代畫家武元直的《赤壁圖》、王庭筠的《幽竹枯槎圖》、李山的《風雪山松圖》等,繼承北宋文人的繪畫風格,發展出有別於南宋院畫的體系。明代董其昌提出「文人畫」一詞,推唐代王維為始祖。文人畫家講究全面的文化修養,提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必須詩、書、畫、印相得益彰,人品、才情、學問、思想缺一不可。在題材上多為山水、花鳥以及梅蘭竹菊一類,他們強調氣韻和筆情墨趣,多為抒發「性靈」之作,標舉「士氣」、「逸品」,注重意境的締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