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8 「所謂『意』,實在是兼容了多重暗示性的紋緒;也許,我們可以參照『愁緒』、『思緒』的用法,引申為『意緒』,都是指可感而不可盡言的情況與狀態。『意』是指作者用以發散出多重思緒或情緒、讀者得進以體驗這些思緒或情緒的美感活動領域。這個領域,要用語言去『存真』,必須在活動上『近似』詩人觀、感事物時未加概念前的實際狀況,因而中國傳統批評中亦強調『如在目前』。」下列選項,何者最符合本文意旨?
(A)意緒可感不可盡言故作詩必須意在言先
(B)語言可以確實呈現情感意象的實際狀況
(C)詩是詩人以概念化語言呈現意象的結果
(D)任何眼前意象必然引發人們的美感活動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困難0.328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寧靜致遠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圖片截自於: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臺灣文學研...

【用戶】whappy501

【年級】博一上

【評論內容】閱讀測驗滿分技巧:先看所有選項 在...

【用戶】wen wen

【年級】小一上

【評論內容】朱天(2009)。詩與美感的交輝:葉維廉、...

【用戶】水超人

【年級】小五上

【評論內容】「所謂『意』,實在是兼容了多重暗示性的紋緒;也許,我們可以參照『愁緒』、 『思緒』的用法,引申為『意緒』,都是指可感而不可盡言的情況與狀態。『意』 是指作者用以發散出多重思緒或情緒、讀者得進以體驗這些思緒或情緒的美感活動領域。這個領域,要用語言去『存真』,必須在活動上『近似』詩人觀、感事物時未加概念前的實際狀況,因而中國傳統批評中亦強調『如在目前』。」 下列選項,何者最符合本文意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