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4.下列敘述何者屬於認知論的主張 (而非行為論的)?
(A)獎賞會減低內在動機
(B)在學習上是最重要的是界定目標行為與安排行為後果
(C)認為學習就是外在表現的改變
(D)回饋強化了習得的行為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21565
統計:A(4185),B(995),C(426),D(619),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ARCS模式 凱勒計畫 小口訣:滿心關注、認知取向、內在與外在動機

用户評論

【用戶】蕭敏秀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行為論不考慮動機,強調目標與回饋,例如:編序教學法。

【用戶】我愛阿,阿愛我

【年級】

【評論內容】動機論 行為學派:由外在的增強或償酬,引發良好的行為,是為「外在動機」 認知學派:動機屬個人知覺的內在歷程,如好奇心、興趣、成就感,是為「內在動機」 人本學派:教師教學時要先滿足或幫助學生低層次需求的學習,學生獲得滿足時才能往高層次需求學習

【用戶】李柏油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看成選非....厚...

【用戶】艾莉米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陳嘉陽上(P.445)Bruner認為學生探索性的反應之後,是否立即獲得強化性的回饋並不是最重要的,而且回饋也未必須要由外在因素來控制。Bruner認為,回饋是學生發現問題答案時,從錯誤調整到正確的認知歷程。一旦發現錯誤而自行改正之後,其所產生的回作用,遠比外在的獎勵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