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9. 由於距離消除了觀賞者對作品的實用態度,使得美感有利於快感,因此使觀賞者對眼前的事物產生嶄新的體驗,關於上述是下列哪位學者所提出「心理距離」學說?
(A) 康德(Immanuel Kant)
(B) 黑格爾(Hegel)
(C) 托爾斯泰(Tolstoy)
(D) 布洛(Edward Bullough)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75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林紫陽(邀請碼103502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美學的「心理距離」1912年,任教於英國劍橋大學的瑞士心理學家布洛(Edward Bullough,1880-1934)在英國心理學雜誌發表了一篇名為《作為藝術的一個要素與美學原理的『心理距離』》(Psychical Distance as a factor in Art and an Aesthetic Principle)的文章,正式揭櫫了心理距離的概念。布洛認為,美的純粹客觀性並不存在,使用客觀標準、準則和範疇來界定美,將會抹殺掉許多豐富多彩的美感事實,因此他主張從心理學的角度研究美,說明美感乃是出自於人們對藝術品的觀賞所產生的心理效應,而此效應則是生於心理距離。心理距離並不是指空間或時間上的距離,而是觀賞者對於藝術作品所顯示的事物在感情上或心理上所保持的距離。這種距離由於消除了觀賞者對作品的實用態度,而使得美感有利於快感,因此使觀賞者對眼前的事物產生嶄新的體驗;然而,若是主客體在心理距離上失距了,例如差距(under-distanced)或者超距(over-distanced),則不會獲得美感。布洛的心理距離說,影響了其後50年美學理論的發展。美學研究者薛爾本(Donald W. Sherburne)即說:「布洛的心理距離說,已經在美學思想上成為了一個經典的理論。[1]」中國美學家朱光潛也深受其影響。

【用戶】教甄衝衝衝!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A)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為德國古典美學代表人物,主觀唯心主義者。其主要著作有〈對美感和崇高感的觀察〉1764年、〈論感覺界和理智界的形式與原則〉1777年、《純粹理性批判》(德: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1781;Critique of Pure Reason)、《實踐理性批判》(德:Kritik der pratischen Vernunft, 1788;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以及《判斷力批判》(德:Kritik der Urteilskraft, 1790; Critique of Judgment)三大鉅著。另還有《自然科學之形上學基礎》(Metaphysical Foundations of Natural Science, 1786)、《道德形上學》(Metaphysics of Morals, 1797)康德正是企圖從主觀唯心主義觀點來調和唯心(理性主義)和唯物(經驗主義)之爭:雖然經驗與感性認識的來源是物質界,而物質也有其獨立存在性質,但人心中必定先有先驗的範疇;也就是說,康德相信知識僅能認識現象,但沒有先驗(a priori)理性的預先存在並加以組織,將無法直達事物本體。 無主體的理性作用,事物本身是不可知的。(B)   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是德國古典唯心主義的集大成者,德國古典美學在他那裡達到了高峰。美學是黑格爾哲學的重要組成部份,他曾在一篇文章說:「理性的最高行動是審美行動」、「真和善只有在美中才能水乳交融」、「精神哲學是一種審美的哲學」。後來在《精神現象學》和《哲學全書》的《精神哲學》中,進一步探討了美學問題,而他最重要最系統的美學著作則是他死後才發表的《美學講演錄》(即《美學》)黑格爾在美學課題上的貢獻之一在於將美學轉向「藝術哲學」,他認為美學的對象是藝術客體,以藝術為中心來探討美學體系。再者是引入辯證法與歷史主義的思想,不再孤立的研究藝術,而是把藝術和其他社會現象看做人與現實世界的一種關係,並充份的肯定了藝術有一個形成、變化和發展的歷史,力求在歷史和邏輯、實踐和理論的統一中去把握藝術發展的規律。他將藝術劃分為「象徵型」、「古典型」、「浪漫型」,簡單介紹如下:象徵型:代表是埃及、印度、中國等東方民族的藝術,尤其是建築。在形式上是較為抽象,以物質形式壓倒心靈內容的崇高風格,所以是形式支配內容,具高度的文化聯想。古典型:代表是古希臘的雕塑,形式與內容相調和,是具體的理念找到正確的表現形式,但由於仍以有限、有用的形式來表現理念,所以最終仍需讓位給浪漫型的藝術。浪漫型:代表是中世紀的基督教藝術,心靈內容壓倒物質形式,表現了自我的主觀性。黑格爾是第一位談到藝術死亡問題的人,近代的思想家如班雅明等亦談到藝術死亡,班雅明所說的藝術死亡指的是在機械複製的年代造成靈光消逝,而黑格爾所說的藝術死亡指的又是什麼呢? 藝術死亡,當然是黑格爾對藝術的詮釋,他所說的藝術死亡,指的就是一種信仰的崩解,他談了藝術,有如將藝術當作屍體解剖、分析,這時人不再融入藝術感受之中,不再信仰藝術內容、感動於藝術的形式,因此藝術被黑格爾宣告死亡。(C)    托爾斯泰在七十歲出版的美學論著《何謂藝術?》(What is Art?)。托爾斯泰在書中給出自己對藝術的定義。首先,他認為要定義藝術,不應由「藝術使人感到愉悅」這種觀點出發。因為將藝術等同個體的享樂活動,就會忽略了藝術使人聯繫的本質。所謂藝術,就是當一個人透過感官接收到另一個人的情感表達,而得以體驗最初感動到那個表達情感的人(藝術家)的情緒。藝術之所以可能,就是因為人與人有共通的情感,每個人都能夠體驗同樣的情緒。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一個人笑,另一個人聽其笑聲也會感到快樂;一個人哭,聽其哭聲會感到哀愁。(D)   美學的「心理距離」。1912年,任教於英國劍橋大學的瑞士心理學家布洛(Edward Bullough,1880-1934)在英國心理學雜誌發表了一篇名為《作為藝術的一個要素與美學原理的『心理距離』》(Psychical Distance as a factor in Art and an Aesthetic Principle)的文章,正式揭櫫了心理距離的概念。布洛認為,美的純粹客觀性並不存在,使用客觀標準、準則和範疇來界定美,將會抹殺掉許多豐富多彩的美感事實,因此他主張從心理學的角度研究美,說明美感乃是出自於人們對藝術品的觀賞所產生的心理效應,而此效應則是生於心理距離。心理距離並不是指空間或時間上的距離,而是觀賞者對於藝術作品所顯示的事物在感情上或心理上所保持的距離。這種距離由於消除了觀賞者對作品的實用態度,而使得美感有利於快感,因此使觀賞者對眼前的事物產生嶄新的體驗;然而,若是主客體在心理距離上失距了,例如差距(under-distanced)或者超距(over-distanced),則不會獲得美感。

【用戶】林紫陽(邀請碼103502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美學的「心理距離」1912年,任教於英國劍橋大學的瑞士心理學家布洛(Edward Bullough,1880-1934)在英國心理學雜誌發表了一篇名為《作為藝術的一個要素與美學原理的『心理距離』》(Psychical Distance as a factor in Art and an Aesthetic Principle)的文章,正式揭櫫了心理距離的概念。布洛認為,美的純粹客觀性並不存在,使用客觀標準、準則和範疇來界定美,將會抹殺掉許多豐富多彩的美感事實,因此他主張從心理學的角度研究美,說明美感乃是出自於人們對藝術品的觀賞所產生的心理效應,而此效應則是生於心理距離。心理距離並不是指空間或時間上的距離,而是觀賞者對於藝術作品所顯示的事物在感情上或心理上所保持的距離。這種距離由於消除了觀賞者對作品的實用態度,而使得美感有利於快感,因此使觀賞者對眼前的事物產生嶄新的體驗;然而,若是主客體在心理距離上失距了,例如差距(under-distanced)或者超距(over-distanced),則不會獲得美感。布洛的心理距離說,影響了其後50年美學理論的發展。美學研究者薛爾本(Donald W. Sherburne)即說:「布洛的心理距離說,已經在美學思想上成為了一個經典的理論。[1]」中國美學家朱光潛也深受其影響。

【用戶】教甄衝衝衝!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A)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為德國古典美學代表人物,主觀唯心主義者。其主要著作有〈對美感和崇高感的觀察〉1764年、〈論感覺界和理智界的形式與原則〉1777年、《純粹理性批判》(德: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1781;Critique of Pure Reason)、《實踐理性批判》(德:Kritik der pratischen Vernunft, 1788;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以及《判斷力批判》(德:Kritik der Urteilskraft, 1790; Critique of Judgment)三大鉅著。另還有《自然科學之形上學基礎》(Metaphysical Foundations of Natural Science, 1786)、《道德形上學》(Metaphysics of Morals, 1797)康德正是企圖從主觀唯心主義觀點來調和唯心(理性主義)和唯物(經驗主義)之爭:雖然經驗與感性認識的來源是物質界,而物質也有其獨立存在性質,但人心中必定先有先驗的範疇;也就是說,康德相信知識僅能認識現象,但沒有先驗(a priori)理性的預先存在並加以組織,將無法直達事物本體。 無主體的理性作用,事物本身是不可知的。(B)   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是德國古典唯心主義的集大成者,德國古典美學在他那裡達到了高峰。美學是黑格爾哲學的重要組成部份,他曾在一篇文章說:「理性的最高行動是審美行動」、「真和善只有在美中才能水乳交融」、「精神哲學是一種審美的哲學」。後來在《精神現象學》和《哲學全書》的《精神哲學》中,進一步探討了美學問題,而他最重要最系統的美學著作則是他死後才發表的《美學講演錄》(即《美學》)黑格爾在美學課題上的貢獻之一在於將美學轉向「藝術哲學」,他認為美學的對象是藝術客體,以藝術為中心來探討美學體系。再者是引入辯證法與歷史主義的思想,不再孤立的研究藝術,而是把藝術和其他社會現象看做人與現實世界的一種關係,並充份的肯定了藝術有一個形成、變化和發展的歷史,力求在歷史和邏輯、實踐和理論的統一中去把握藝術發展的規律。他將藝術劃分為「象徵型」、「古典型」、「浪漫型」,簡單介紹如下:象徵型:代表是埃及、印度、中國等東方民族的藝術,尤其是建築。在形式上是較為抽象,以物質形式壓倒心靈內容的崇高風格,所以是形式支配內容,具高度的文化聯想。古典型:代表是古希臘的雕塑,形式與內容相調和,是具體的理念找到正確的表現形式,但由於仍以有限、有用的形式來表現理念,所以最終仍需讓位給浪漫型的藝術。浪漫型:代表是中世紀的基督教藝術,心靈內容壓倒物質形式,表現了自我的主觀性。黑格爾是第一位談到藝術死亡問題的人,近代的思想家如班雅明等亦談到藝術死亡,班雅明所說的藝術死亡指的是在機械複製的年代造成靈光消逝,而黑格爾所說的藝術死亡指的又是什麼呢? 藝術死亡,當然是黑格爾對藝術的詮釋,他所說的藝術死亡,指的就是一種信仰的崩解,他談了藝術,有如將藝術當作屍體解剖、分析,這時人不再融入藝術感受之中,不再信仰藝術內容、感動於藝術的形式,因此藝術被黑格爾宣告死亡。(C)    托爾斯泰在七十歲出版的美學論著《何謂藝術?》(What is Art?)。托爾斯泰在書中給出自己對藝術的定義。首先,他認為要定義藝術,不應由「藝術使人感到愉悅」這種觀點出發。因為將藝術等同個體的享樂活動,就會忽略了藝術使人聯繫的本質。所謂藝術,就是當一個人透過感官接收到另一個人的情感表達,而得以體驗最初感動到那個表達情感的人(藝術家)的情緒。藝術之所以可能,就是因為人與人有共通的情感,每個人都能夠體驗同樣的情緒。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一個人笑,另一個人聽其笑聲也會感到快樂;一個人哭,聽其哭聲會感到哀愁。(D)   美學的「心理距離」。1912年,任教於英國劍橋大學的瑞士心理學家布洛(Edward Bullough,1880-1934)在英國心理學雜誌發表了一篇名為《作為藝術的一個要素與美學原理的『心理距離』》(Psychical Distance as a factor in Art and an Aesthetic Principle)的文章,正式揭櫫了心理距離的概念。布洛認為,美的純粹客觀性並不存在,使用客觀標準、準則和範疇來界定美,將會抹殺掉許多豐富多彩的美感事實,因此他主張從心理學的角度研究美,說明美感乃是出自於人們對藝術品的觀賞所產生的心理效應,而此效應則是生於心理距離。心理距離並不是指空間或時間上的距離,而是觀賞者對於藝術作品所顯示的事物在感情上或心理上所保持的距離。這種距離由於消除了觀賞者對作品的實用態度,而使得美感有利於快感,因此使觀賞者對眼前的事物產生嶄新的體驗;然而,若是主客體在心理距離上失距了,例如差距(under-distanced)或者超距(over-distanced),則不會獲得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