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2.學校效能很重要,而在評量學校效能時有一些模式分別由不同的著重點切入,請問對於組織的健康和生存極為重視的應該較屬下列何種模式?
(A)目標中心模式
(B)自然系統模式
(C)參與滿意模式
(D)學生成就模式。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67877
書單:自然系統模式

用户評論

【用戶】【站僕】摩檸Morning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二)自然系統模式其演進過程如下:1.Mayo人際關係理論:霍桑實驗學派的啟示:第一期:1.成員榮譽感的滿足2.人格受到尊重3.團隊精神的重視4.個人潛能及專長的發揮。第二期:1.成員的意見會受到重視2.榮譽感受到重視(3)成員會改善組織的缺失第三期:非正式組織的影響2,心理層面對組織的影響很大3.人際關係的重要。2. C. Barnard (1886-1961) 動態平衡學派:1938「行政人員的功用」其要點為:(1)組織正一個互動的體系(2)有正式組織就有非正式組織(3)行政應該兼顧效果與效率(4)精神誘因高於物質(5)應該建立銀好的系統(6)命令是否有權力取決於部屬接受的程度(7)責任感是由成員內心出發,非外在影響。3.A.H.Maslow需求層次論:提出人類五大需求層次:(1...

【用戶】Liu Jason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最佳解中 Y理論採性"惡"管理的觀點,應改為Y理論採性"善"管理的觀點 為佳

【用戶】飁草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教育行政理論分期 一、科學實證時期=理性系統模式=傳統理論時期1. 1930年以前2. 代表:泰勒-科學管理、費堯-行政管理、韋伯-科層體制3. 受到理性規範的影響而視組織為封閉系統4. 重視正式組織、專業分工5. 金字塔型指揮系統6. 屬於靜態結構層面7. 忽略人、非正式組織、情境的因素 二、行為科學模式=自然系統模式1. 1930~1960年2. 代表:梅堯-霍桑實驗、巴納德-動態平衡(合作系統)、McGregor-XY理論、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赫茲伯格-激勵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