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5.價值澄清法是由那一個學派的心理學家所提倡?
(A)行為主義心理學
(B)認知心理學
(C)人本主義心理學
(D)存在主義。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89231
統計:A(7),B(131),C(383),D(45),E(0)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價值澄清法具有下列特性:一、以學習者為主位的一種教學方法二、教學者是一個催化者三、教學的內容重視情意及踐行的層面四、教學目的在使學習者變成一位自我實現者五、價值澄清具個別性與主觀性六、價值澄清法強調價值形成的過程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Raths認為價值形成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七個準則:階 段準 則 選擇(choosing)1、  自由的選擇。2、  從不同的情境中選擇。3、  經過考慮後才選擇。 珍視(prizing)4、  重視和珍視自己的選擇。5、  公開表示自己的選擇。 行動(acting)6、  根據自己的選擇採取行動。7、  重複實施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所以價值澄清教學法的教學過程,可分成瞭解、關聯、評價、反省四個時期:1、  暸解期:在於使學生瞭解所要學習或使用的相關概念,可以應用圖片、統計圖表、卡通、詩或畫等引導或協助其瞭解,並鼓勵學生提出自己所瞭解的情形與看法。2、  關聯期:指將瞭解期學過的相關概念,與正在學習的主題關聯起來,再進一步澄清二者的關係。在關聯期中,教師要利用價值澄清活動當作學習單元的一部份,引起學生的注意,又兼顧到第三期的準備。3、  評價期:即是表達出對於情境、政策、事件等價值的接納或偏好等。4、  反省期:是指由學生反省個人所經驗過的價值或感情,並公開表露與評量前面各期中他的喜好和情緒。前述三期主要是澄清個人的價值概念,反省期提供其自省的機會,使學生察覺到自己到底如何瞭解、思考、評價及感覺等。